钩吻配伍玉叶金花对外排转运蛋白BCRP和药物代谢酶CYP3A11的影响

来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lda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钩吻配伍玉叶金花对外排转运蛋白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和细胞色素P450 3A11(CYP3A11)的影响,探讨其配伍减毒的机制;同时添加核受体激活剂干预探讨核受体是否在该过程中有调节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空白组,钩吻组(GE组,0.25g·kg-1),钩吻配伍玉叶金花组(GE+MP组,0.25g·kg-1+10g·kg-1),钩吻+孕烷X受体(PXR)激活剂(利福平)组(GE+Rif组,0.25g·kg-1+50 mg·kg1),配伍+利福平组(GE+MP+Rif组,0.25g·kg1+10g·kg-1+50 mg·kg-1),钩吻+组成型雄甾烷受体(CAR)激活剂﹛1,4-双[2-(3,5-二氯吡啶氧)]苯,TCPOBOP﹜组(GE+TCP组,0.25g·kg-1+0.5 mg·kg-1),配伍+CAR激活剂组(GE+MP+TCP组,0.25 g·kg-1+10 g·kg-1+0.5 mg·kg-1).连续给药14 d,末次给药l h后脱颈处死小鼠,取肝组织.左肝组织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变化;右肝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对其进行mRNA及蛋白水平的检测,检测其对BCRP,CYP3A11基因和蛋白的影响.结果:GE+Rif组小鼠存活率25%,存活率最低,GE组存活率40%,GE+MP组存活率为80%,其他组均存活未见死亡.GE组小鼠肝脏细胞出现明显病变,与GE组比较,GE+MP组肝细胞病理状态都有所缓解;GE+Rif组小鼠肝脏细胞病理状态严重,与GE+Rif组比较,GE+MP+Rif组小鼠肝脏细胞肝细胞病变有所缓解;GE+TCP组小鼠肝脏出现轻微病变,GE+MP+TCP组小鼠肝脏细胞病变不明显;与GE+MP组比较,GE+MP+TCP组病变程度有轻微缓解但差异不大.与空白组比较,GE组BCRP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GE组CYP3A11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mRNA表达有下调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GE组比较,GE+MP组BCRP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P<0.01);CYP3A11蛋白及mRNA表达有上调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GE组比较,GE+Rif组BCRP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与GE+MP组比较,GE+MP+Rif组BCRP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PXR激活剂利福平在钩吻配伍前后均对BCRP产生调节.与GE组比较,GE+TCP组CYP3A1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与GE+MP组比较,GE+MP+TCP组CYP3A11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CAR激活剂TCPOBOP在钩吻配伍前后对CYP3A11也存在调节作用.结论:钩吻配伍玉叶金花毒性降低与外排转运蛋白BCRP和药物代谢酶CYP3A11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槐耳清膏对人前列腺癌VCaP细胞自噬的影响及对核纤层蛋白B1(Lamin B1)表达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其在VCaP细胞增殖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CCK-8)法检测0,2,4,6,8,10g·L-1槐耳清膏在不同时间下对人前列腺癌VCaP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吖啶橙染色法分析槐耳清膏给药对VCaP细胞中自噬溶酶体形成的影响.借助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槐耳清膏给药后细胞中与自噬密切相关的蛋白微管相关蛋白Ⅰ轻链3(LC3),自噬相关蛋白3(Atg3),自
目的:观察积雪草苷对DBA/1小鼠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和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PF级DBA/1雄性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CIA组,甲氨蝶呤组(MTX组,0.5 mg·kg-1),积雪草苷低、中、高剂量(5,15,45 mg· kg-1)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小鼠均构建CIA模型,分别于第1天给予牛Ⅱ型胶原和完全弗氏佐剂进行一次免疫,第21天给予牛Ⅱ型胶原和不完全弗氏佐剂进行二次免疫,并在二次免疫当天开始给药,MTX腹腔注射方式给药,积
目的:探讨当归补血汤通过改善足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对糖尿病肾病(DKD)大鼠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造模组采用高糖高脂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当归补血汤低剂量(0.72 g·kg-1)组、当归补血汤高剂量(1.44 g·kg-1)组、厄贝沙坦(0.017 g·kg-1)组进行灌胃,正常组及模型组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药物干预20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血清丙二醛(
目的:评价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性肝衰竭(CLF)毒热瘀结证的疗效及对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措施,对照组口服茵陈蒿汤配方颗粒,1剂/d;观察组口服解毒化瘀颗粒,10 g/次,3次/d.均连续8周.检测治疗前后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芳香族氨基酸(AAA),支链氨基酸(BCAA),血氨,降钙素(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IL-6,IL-17,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辅助性T细
目的:在确定黄连素保护脑缺血的基础上,采用转录组和蛋白质组测序的方法探究黄连素抗脑缺血的关键转录因子(TFs).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并将其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黄连素低、高剂量组(37.5,75 mg·kg-1·d-1),连续灌胃7 d后处死大鼠,取脑组织.通过Longa评分法和脑梗死率测定进行药效学评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采用RNA-Seq技术
公立医院在各项改革措施和政策落地之时,逐步建立起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作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模块,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以释放自身发展潜能,提高管理效率.针对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汇总出医院经济运营与医生薪酬水平的内在联系,并且借鉴改革系统研究了卫生医疗系统收入分配机制改革的优化路径,具有更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目的:基于miR-514a-5p/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成员15(TNFSF15)信号通路探讨益肾通络方抑制膜性肾病(MN)大鼠肾小球足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采用预免疫和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C-BSA)的方法建立MN大鼠模型,并使造模成功的MN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益肾通络方高、中、低剂量组(26.44,13.22,6.61 g·kg-1)和贝那普利组(10mg·kg-1),每组各10只,取健康大鼠20只作为正常组,各组分别予对应药物灌胃,每日1次,连续干预4周.给药结束后,实时荧
目的:观察和分析加味参苓白术散对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脾虚挟瘀浊证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及蛋白质-能量消耗(PEW)的干预作用.方法:CAPD脾虚挟瘀浊证患者6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每组3例患者退出观察,实际完成60例.两组均予CAPD和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服用加味参苓白术散颗粒(1剂/d,分早晚2次服),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二联活菌胶囊(1.05 g/次,每日2次),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胃肠道症状分级量表(GSRS)评分、营养不良-微炎症(MIS)评分的变化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注射液(APS)对X射线治疗U14宫颈癌模型小鼠的增效和减毒作用.方法:体外培养U14小鼠宫颈癌细胞,注射接种于昆明小鼠右前肢腋下构建宫颈癌皮下荷瘤模型.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X射线干预组(IR,6 Gy),APS组(APS,10 mL·kg-1·d-1),X射线联合黄芪多糖注射液组(IR+APS).观察各组小鼠状态、体质量、进食量,并测量瘤体积大小变化;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瘤体细胞周期和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指受精卵不在子宫体腔内着床,发生在子宫体腔以外的过程,一直被视为具有高度危险的异位妊娠早期并发症.诊断并不困难,医师只需通过临床症状,有短期停经史、腹痛、阴道不规则出血、尿妊娠试验阳性,结合彩超等检查,可让异位妊娠患者在早期就能得到治疗,但同时也存在受限因素,如妊娠时间、着床部位及异位妊娠破裂出血量多少不同的影响,临床表现多样,有的甚至对诊断治疗有所影响,对孕产妇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值得深入探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