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捷分档输液调节器的设计与应用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db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更加直观便捷地调节输液速度,通过剖析通用输液调节器的结构,对滑槽、滚轮、刻度等进行改进,设计了一款便捷分档的输液调节器。此调节器按照设置的刻度档位可直接调节流速,便于临床护理人员控制输液速度,经实验验证设计方案可行。该款便捷分档的输液调节器使用方便、节约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实习期间影响归属感的相关因素,为护理教育者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实习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和非参与性观察法,了解11名护理本科实习生归属感的真实体验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整理形成11份完整的访谈资料,经过仔细分析,归纳、提炼出影响归属感的5个主题:带教老师、科室管理者的重视与认可、实习科室的氛围、实习时间的长短、和护生自身的因素。结论护理本科生实习期间对于归属感的需求强烈
目的观察声门下分泌物持续稳压吸引结合间断加压吸引在建立人工气道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于2013年1—11月将入住ICU的44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患者行声门下分泌物持续稳压吸引,观察组患者在持续稳压吸引的基础上增加间断加压吸引。比较两组每日吸引量、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每日呛咳次数、气道黏膜损伤、引流管发生堵塞等情况。结果两组各有2例患者因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130例,其中前期收治的6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后期收治的6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引流管留置时间、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手术后观察组患者剧烈疼痛4例,重度疼痛13例,中度疼痛42例,
目的探讨主观全面营养评价方法(SGA)、微型营养评价方法(MNA-SF)、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对102例超高龄(80~90岁之间)住院患者中压疮的发生与营养评估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2月住院患者102例,根据3种营养评估方法进行营养筛查,记录压疮的结果。结合传统测量方法和化验室指标比较他们之间的相关性,结合ROC比较在压疮评估的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的疼痛认知、疼痛程度与疼痛对患者的不良影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188例住院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1.3%的癌症患者不了解疼痛相关知识;患者的疼痛程度与心理、情绪、生活影响的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25,0.534,0.549;P<0.01);了解与不了解疼痛知识的患者,其疼痛影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与不存在疼痛的患者对疼痛相关知识的了
目的探讨棉签按压按摩方法对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患者静脉危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2011年12月—2014年4月将105例游离皮瓣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4例,对照组51例。两组术后患者均按相同的时间点进行观察,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棉签按压按摩方法。结果观察组共发生静脉危象9例(16.67%),对照组共17例(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切口换药过程产生的疼痛对创面愈合轨迹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就诊的3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2年1月—2013年2月就诊的3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换药前采用芒硝和盐酸利多卡因湿敷切口,对照组采用常规水凝胶敷料覆盖切口。评估换药时患者的疼痛程度,记录切口愈合情况和愈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清创第1,4,7天疼痛强度得分分别为(2.71±1.11),(2.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Vogt-小柳原田病(VKH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方法。方法为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设计,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经诊断Vogt-小柳原田病的32例急性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16例,32眼)和观察组(16例,32眼)。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常规治疗的同时,另给予TA玻璃体腔内注射,同时进行心理护
目的分析层流洁净手术室空气质量监控不合格原因,改进管理措施,使层流洁净手术室的空气监测能够百分百达标。方法2013年11月前进行2次监测发现百级和千级各有2个手术间空气监测不合格,积极寻找原因并采取对策。于2013年12月—2014年2月采取措施后又进行4次空气监测。对改进前后手术室静态空气质量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本院外科手术患者经院感监测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始终<0.2%。改进后全部手术间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