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用Gaussian03程序中的AM1方法对扶手椅型单壁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若碳纳米管生长的碳源是C2自由基,则有一条反应途径可能是:C2自由基首先与碳纳米管的开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Gaussian03程序中的AM1方法对扶手椅型单壁碳纳米管的生长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若碳纳米管生长的碳源是C2自由基,则有一条反应途径可能是:C2自由基首先与碳纳米管的开口端形成一个中间体,然后该中间体经过一个过渡状态,形成产物;从(3,3),(4,4),(5,5)到(6,6),其生长反应的活化能逐渐降低.同时研究发现,活化能的高低与碳纳米管共轭程度的大小有关,碳纳米管的共轭程度越大,活化能越低;在靠近新形成的六元环的两侧,碳纳米管可能优先继续生长.
其他文献
用共沉淀法制备了TiO2-ZrO2复合氧化物.采用N2吸附、XRD、TEM、NH3和CO2吸附量热、NH3吸附红外对TiO2-ZrO2体系的结构及酸碱性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单纯的氧化物相比,形成的
制备了不同含量Ni改性的K2CO3/MoS2(ADM)低碳醇催化剂,通过XRD、BET、XPS等表征技术考察了模型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电子特征,结果表明在ADM催化剂中Ni助剂主要以Ni-Mo-S配位结构和
基于自由能密度泛函理论(DFD考察了二元排斥Yukawa(HCRY)流体在不同外场下的密度分布,基于微扰理论,体系的Helmholtz自由能泛函采用硬球排斥部分和长程色散部分贡献之和,其中Kierli
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聚偏氟乙烯与聚三氟乙烯共聚薄膜[P(VDF0.80^-TrFE0.20)]的电子辐照和再结晶处理过程中分子链构型变化和化学变化,为深入探讨辐照的改性机理提
采用循环伏安(CV)与极化曲线测试了几种不同烧结工艺制备所得Ti/IrO2电极在酸性Na2SO4溶液中的电催化活性.对传统单一高温(500℃)烧结与改进的分段烧结及程序升温工艺进行了比较;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