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堂多练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lw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学生自读自讲、做好课堂笔记、做习题三个环节论述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减轻学生负担。并例举了很多教学中的实例,进行补充论证。
  【关键词】自读自讲 做好课堂笔记 做习题 环节 参与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78-01
  课堂练习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如何运用将决定一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反映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课堂教学以使学生练习多寡判断教育之优劣,使学生充分讨论,参与之机会方为良教师。可见陶行知先生不但强调当堂多练的重要性,而且说明了多练方法重要是讨论,参与教学。
  我在多年生物课教学实践中,理解和实施的当堂多练主要包括三个环节:自读自讲——参与练习环节;做好课堂笔记——总结练习环节;做习题——反馈性巩固练习环节。通过多环节、多形式、多侧面的练习,在45分钟内把握教和学、学和练、传授知识和传授方法、知识获得和能力提高结合起来,当堂巩固,不增加课后负担。
  三个环节中,学生的自读自讲环节是基础环节。这一环节需教师引导启动。例如,我在进行“DNA结构”教学时,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准备回答DNA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旺盛的求知欲。自读数分钟后自讲。根据教学挂图,看图说话。学生登台自讲,演讲者认真投入,听讲者情绪激动,不断地有学生焦急地插嘴,气氛活跃。教师在此基础上,用自制的脱氧核苷酸硬纸块教具,在黑板上拼接成DNA分子片段,结合挂图和教模,轻松形象地把相关知识点拨讲解清楚。使教与学、学与练结合起来,即有知识获得,也有能力的训练。学生自读自讲环节可以因教学内容不同而变化形式,可变为自学自练。例如,“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一课教学,此课教学内容中基本概念难度较低,学生自读后,通过回答,需讲解概念的时间较少。我就请学生上讲台,板演色盲不同婚配情况的基因图式。四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座位上自练。学生练习后,教师对黑板上四道题进行全班面批式讲解。同时,由这四道题引出,色盲由男人传给女儿后再传后外孙;色盲男多女少的结论。学生自读自讲之后,教师的精讲点拨有了基础,容易事半功倍。学习自读自讲。教师精讲点拨,与注入式教学比较,节约了时间,这就为当堂练习,巩固提供了时间的可能。
  当堂多练中,第二个环节是课堂笔记训练,做好课堂笔记训练环节非常重要,课堂笔记是对学生自读效果一种检验。学生自读时,我要求学生手不离笔,要及时地圈下关键词,划下重点句。当堂多练,因受时间限制,不一定一看就懂,不可能一读全懂。但是,熟悉教材,圈下关键词划下重点句却是基本要求。学生答问时,可以根据圈的内容宣读课文。教师精讲板书时,笔记上有的,书上没有圈划,说明自己自读时没有捕捉到重点——要补充圈起来。常言道:“读十遍,不如抄一遍”。学生一边听讲,一边记好笔记,学习效果比光听不记要强。课堂笔记是点拨精讲的提纲,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补充,是课后复习,特别是阶段复习的重要参考资料。笔记也是做学问的一种基本功,中学时代必须得到充分训练。课堂45分钟时间宝贵,课堂笔记宜精不宜庸长。例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基本方式”一课,名词概念很多,但是关键之点有二,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笔记本就成了我变相的作业本。我定期收课堂笔记,检查,批改,登记,督促每个学生必须认真做好笔记。笔记训练成了生物学教学必要的巩固环节。
  当堂多练第三环节,做习题——反馈巩固性练习环节。课堂练习应适合面向全体课堂教学的形式,并受时间限制,因而要求具有开放性、精练性和灵活性。可采用问答式、板演、做投影问答题等类型,反馈效果好。此外,纠正学生的遗漏或错误,也能面向全体,复习巩固效果也好。一节课,经过导言、自学自讲、点拨精讲之后,时间往往不多了,作为课堂练习必须质高量精。生物学教材中的“动动脑”和复习题量少且偏易,这就必须选择一些教材之外的习题补充。例如:在进行“呼吸作用”一节教学时,我补充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联系和区别的表格填充题作为突破难点,复习巩固之用。在进行“激素调节”一节教学后,我精选补充了“呆小症”、“侏儒症”的区别与相同点,“巨人症”的发病原因及特点,“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原因等习题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并解答,以达到巩固复习的目的。课堂练习还必须具有灵活性:一方面形式灵活多变,包括提问、板演或看投影等多种形式;另一方面时间上必须灵活掌握时间可长可短,万一当堂来不及也可以推迟到下节课处理。有些教材内容通俗浅显可作阅读训练材料;有些可作练习题式的材料——这样的课,练习就长些。有些教材,例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孟德尔两个遗传规律等等,往往需要教师花费较长时间讲解剖析清楚。有些课堂可能没有练习时间,课堂练习可课后做,或专门设置习题课。课堂练习,切忌刻板化。模式化的轻率处理,因为一堂课最后十分钟左右是学生精力和注意力下降之时。此时,点几道题你们做吧!可以解决学生注意力下降的不利因素,达到反馈、巩固的效果。
  在课堂45分钟内完成大纲的教学任务,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课外作业负担,这是每位教师的应尽职责。这不但涉及教师的能力,也关系到教师的职业道德。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及生物学科已成为“3+X”高考学科。我准备继续采用当堂多练的教学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摸索探讨,使之更为完善,更好的服务于我的教学工作,使更多的学生获得利益,得到发展。
  作者简介:
  张鸣(1967-),男,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人,现任教于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逸挥基金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生物教学。
其他文献
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由海峡两岸双方轮流异地承办,之前已召开了八届研讨会,第九届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4月16—20日在台湾宜兰召开,会议由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周仲岛教授担任召集人,并负责筹办。大陆方面由召集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人禾领队,委员秦大河、江志红、陈文、沈学顺、俞卫平、温敏及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编辑刘金婷等人参会;台湾方面由周仲岛教授领队,委员陈泰然、刘广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教学工作中无论是在教学目标上还是在教学方式上都有了较大的转变,更加强调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也同样如此。探究能力是现今课堂教学培养的重点方向之一,是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经历的基础上体验乐趣,收获知识并拓展思维。本文则将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就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做一些简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布鲁氏菌病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有超过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人和动
【摘要】初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不仅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还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在课堂上进行情景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愉悦课堂氛围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等。  【关键词】初中化学 提高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74-01  新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在课堂,新理念落实的关键也在课堂,课堂教学的状况如何,应该是地理教师关注的热点。在实际教学中,转变观念,认清角色,使师生情感和谐、学生自主学习、保持创造性,落实新课程理念,就必须打造高效课堂!那么,教师应当如何落实新课程理念,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呢?在地理教学中,我们是从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71-01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常常听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张冠李戴,死搬硬套,表述
期刊
【摘要】探究性教学正如火如荼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广泛开展,但在探究的意义、形式、深度和广度上却存在不少误区。本文从一节课堂实例出发,以教学案例和教学片段的形式,对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性教学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以期引起广大同行的关注。  【关键词】新课程 实验探究 理论探究 逻辑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73-02  新课程倡
【摘要】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而化学实验又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本文重点是通过对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常常发生的实验事故原因进行分析,使广大师生在实验中树立安全意识,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实验规范。  【关键词】农村初中 化学实验 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70-02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能调动学生学习
【摘要】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无味,根据新课改要求,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的学习,在学习中感受知识的乐趣,构建幸福的生物课堂。  【关键词】创新 教学方法 幸福 生物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75-01  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