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之一。当前,大学生存在政治观念的片面性和不成熟、价值取向的自我性、心理素质状况不佳等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是社会、学校、大学生自身综合因素的结果;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可以从营造良好的环境、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之一。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加之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信念、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冲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
(一)政治观念的片面性和不成熟
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成长的一代,亲身感受着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高度的爱国热情,因此,其政治方向主流是好的,但在政治观念上也存在着片面性和不成熟。一些大学生把入党、评优评先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而不是个人价值的一种手段;一些大学生由于心智不成熟,不能很好的认识社会的复杂性;互联网的广泛运用,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大片的影响,让部分大学生产生错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误把娱乐当现实,陷入现实与理想的困惑,动摇社会主义政治信念。
(二)价值取向的自我性
一些大学生缺乏集体责任感,没有团结合作意识;一些大学生存在双重价值标准,往往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以利己主义的价值标准宽容自己;在价值取向上一些大学生重知识学习轻品德培育,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对书本知识的汲取上,不注重思想品德的提高;也有一些大学生受拜金主义的消极影响,片面追求物质享受,认为金钱是万能的,并且用物质享受衡量个人价值,在日常生活中,爱慕虚荣、追求名牌、互相攀比。
(三)心理素质状况不佳
一些大学生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与高中相比,宽松的环境让部分大学生不知所措,失去了奋斗的目标,甚至失意、焦虑;一些大学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他们在同学面前自我封闭,不愿意敞开心扉;一些大学生缺乏自信、容易自卑,因此成绩不佳,导致自信心下降,甚至对同学的帮助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一些大学生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偶然的因素如失恋、补考、家庭的变故等都难以承受,面对挫折的无能为力,也考验着其心理素质。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是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成才意识、创新意识、自强意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如过分注重竞争而忽视合作、过于关注物质的追求等。二是社会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影响。三是西方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判断能力还不够强,很容易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四是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但由于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极易误入歧途,这些都严重冲击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学校教育存在问题的影响
一是学校的管理分工不清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两张皮”现象,另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育人也没有形成合力。二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整体素质不是很高。思想政治教育被认为是随便就可以应付。三是教学手段的呆板、僵化。一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对现代教学手段的学习、运用不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效传达。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一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思想政治课在课程设置上属于公共课,学生普遍不够重视,他们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上。二是大学生思维活跃,但思考不足,缺乏辩证分析,容易冲动。三是大学生自我实现愿望强烈,但容易受挫。面对繁纷复杂的社会,大学生想有一番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却对社会估计不足,他们往往心比天高,但不愿意付出艰辛的劳动。
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氛围,自觉摒弃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不正之风。二是充分发挥媒介及媒介环境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过程中的作用。如可以开设BBS论坛、QQ群、班级网站等,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加强对媒介的监督。媒体要加强自律,传播正能量。但媒体也具有自利性,因此,要加大对媒介的监督力度,防止媒体行为失范。
(二)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
一是合理分工、转变管理理念。教务处、学工部、团委、后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部门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编织一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网,以部门的整合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二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也要有完善的知识储备,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还要有一颗大爱之心,从灵魂深处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教导学生。三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参与式、启发式、研究式、案例教学、专题讲授、实地参观等方式方法丰富课堂内容。
(三)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一是大学生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自身素质的作用。大学阶段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学历不代表能力,文凭不代表水平,培养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二是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大学生必须多参加社会实践,向社会求知。如参与志愿者服务、加入社团组织、撰写调研报告、参加“三下乡”活动等。三是培育健康的心态。要正确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同时还要正确的认识别人、接纳别人。学会调控情感,要具有积极明确的情感倾向,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手段之一。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加之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影响,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心理状态、理想信念、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冲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现状
(一)政治观念的片面性和不成熟
当代大学生是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成长的一代,亲身感受着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高度的爱国热情,因此,其政治方向主流是好的,但在政治观念上也存在着片面性和不成熟。一些大学生把入党、评优评先等作为实现个人利益而不是个人价值的一种手段;一些大学生由于心智不成熟,不能很好的认识社会的复杂性;互联网的广泛运用,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大片的影响,让部分大学生产生错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误把娱乐当现实,陷入现实与理想的困惑,动摇社会主义政治信念。
(二)价值取向的自我性
一些大学生缺乏集体责任感,没有团结合作意识;一些大学生存在双重价值标准,往往以集体主义的价值标准要求别人,以利己主义的价值标准宽容自己;在价值取向上一些大学生重知识学习轻品德培育,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对书本知识的汲取上,不注重思想品德的提高;也有一些大学生受拜金主义的消极影响,片面追求物质享受,认为金钱是万能的,并且用物质享受衡量个人价值,在日常生活中,爱慕虚荣、追求名牌、互相攀比。
(三)心理素质状况不佳
一些大学生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与高中相比,宽松的环境让部分大学生不知所措,失去了奋斗的目标,甚至失意、焦虑;一些大学生不会处理人际关系,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他们在同学面前自我封闭,不愿意敞开心扉;一些大学生缺乏自信、容易自卑,因此成绩不佳,导致自信心下降,甚至对同学的帮助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一些大学生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偶然的因素如失恋、补考、家庭的变故等都难以承受,面对挫折的无能为力,也考验着其心理素质。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
(一)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是市场经济负面作用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成才意识、创新意识、自强意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如过分注重竞争而忽视合作、过于关注物质的追求等。二是社会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影响。三是西方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的判断能力还不够强,很容易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四是互联网的影响。互联网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各种便利,但由于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大学生极易误入歧途,这些都严重冲击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学校教育存在问题的影响
一是学校的管理分工不清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两张皮”现象,另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育人也没有形成合力。二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整体素质不是很高。思想政治教育被认为是随便就可以应付。三是教学手段的呆板、僵化。一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对现代教学手段的学习、运用不够,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效传达。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一是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思想政治课在课程设置上属于公共课,学生普遍不够重视,他们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上。二是大学生思维活跃,但思考不足,缺乏辩证分析,容易冲动。三是大学生自我实现愿望强烈,但容易受挫。面对繁纷复杂的社会,大学生想有一番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却对社会估计不足,他们往往心比天高,但不愿意付出艰辛的劳动。
三、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
(一)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氛围,自觉摒弃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等不正之风。二是充分发挥媒介及媒介环境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过程中的作用。如可以开设BBS论坛、QQ群、班级网站等,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加强对媒介的监督。媒体要加强自律,传播正能量。但媒体也具有自利性,因此,要加大对媒介的监督力度,防止媒体行为失范。
(二)发挥学校的育人功能
一是合理分工、转变管理理念。教务处、学工部、团委、后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部门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编织一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大网,以部门的整合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高。二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也要有完善的知识储备,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还要有一颗大爱之心,从灵魂深处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教导学生。三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参与式、启发式、研究式、案例教学、专题讲授、实地参观等方式方法丰富课堂内容。
(三)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
一是大学生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提高自身素质的作用。大学阶段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学历不代表能力,文凭不代表水平,培养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二是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大学生必须多参加社会实践,向社会求知。如参与志愿者服务、加入社团组织、撰写调研报告、参加“三下乡”活动等。三是培育健康的心态。要正确的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妄自菲薄。同时还要正确的认识别人、接纳别人。学会调控情感,要具有积极明确的情感倾向,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