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散养土鸡机体组织和鸡蛋中类胡萝卜素成分研究

来源 :中国饲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116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农村散养土鸡机体组织和鸡蛋中类胡萝卜素成分,试验选取100只农村散养土鸡,同时收集100枚土鸡蛋,通过比色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鸡机体组织和土鸡蛋蛋黄的色度及类胡萝卜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1)土鸡蛋蛋黄色度8~14度;蛋黄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丰富,总叶黄素28.83~106.94 mg/kg,主要以黄体素和玉米黄质为主,同时也含有斑蝥黄、β-胡萝卜.紊、虾青素和辣椒红素等;(2)土鸡脚蹼色度1~6度,总叶黄素6.78~43.88 mg/kg,主要是黄体素、玉米黄质和斑蝥黄等;(3)土鸡脚胫色度2~8度,总叶黄素14.59~58.22mg/kg,主要是黄体素、玉米黄质、斑蝥黄和辣椒红素等;(4)土鸡皮肤色度1~6度,总叶黄素4.68~5.29mg/kg,主要是黄体素、玉米黄质、斑蝥黄和辣椒红素等;(5)土鸡脂肪色度4~12度,总叶黄素4.55~7.38 mg/kg,主要是黄体素、玉米黄质、斑螯黄、β-阿朴酯和辣椒红素等.结果 说明,色泽越深的组织样品,其类胡萝卜紊含量越丰富;同时也得出公鸡机体各部分色泽均比母鸡深,说明公鸡着色能力比母鸡强.
其他文献
一 防病防疫rn1严格科学的防疫制度rn在家禽养殖制度的建立上,坚持“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养防结合,综合防控”的管理原则.京海公司采用全进全出饲养制度,有利于提高鸡群群体生产性能,且便于防止禽类疾病发生.为便于落实,实施时可分为3个层次:①在单独栋禽舍内全进全出;②在养禽场的一个区域范围内全进全出;③整个养禽场实行全进全出.
期刊
某商品肉鸡养殖场在使用节能灯管过程中发现:鸡舍6~9月份光照强度处于正常值范围;10月份以后光照强度降低,鸡舍照明灯光在视觉上伴有忽明忽暗现象;11月份光照强度明显下降较快.2020年5月10日和12月1日,笔者分别对相关数据进行检测,根据检测数据可以发现:场内鸡舍照明灯管存在光衰过快问题,且鸡舍光照强度达不到生产所需的光照标准.笔者对场内情况进行查询,并查阅相关资料,针对鸡舍灯管光衰下降过快做出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
期刊
为深入了解江苏省蛋鸡养殖场酸化剂应用情况,江苏蛋鸡产业技术体健康养殖创新团队开展了江苏省蛋鸡养殖场酸化剂应用情况调研,本次调研共走访江苏省内50个蛋鸡养殖场(户),取得有效调研表50份,对蛋鸡养殖场是否使用酸化剂、使用酸化剂的蛋鸡养殖场基本情况、酸化剂分类、酸化剂主要成分、添加方式、添加比例、添加次数及酸化剂使用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酸化剂合理应用建议.
期刊
当前,随着笼养商品肉鸡场的机械化、集约化水平越来越高,较大规模鸡场的生产成绩基本能维持较好的水平,然而,各场笼养商品肉鸡场条件不一、季节不同,影响生产数据的因素多且权重时有变化,导致各批次和鸡舍间仍会出现较大差异,因此对生产关键环节加以重视、增强管理,以提升生产绩效.rn笔者从山东某肉鸡场一批肉鸡的出栏数据出发,分析饲养管理的关键环节,以期为业内同仁提供参考.该肉鸡场周末体重统计和肉鸡出栏数据见表1、表2.
期刊
近几年来,绦虫病在散养鸡群养殖生产中发病较频繁.由于养殖场(户)以及个别兽医从业者对于寄生虫病的防范意识不强,对其危害认识不足,容易忽视该病.该寄生虫病又极易和鸡球虫病、产蛋下降综合征、维生素缺乏症状相混淆,导致临床误诊误治,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给养殖场(户)造成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一起鸡绦虫病鸡群的诊断治疗,在诊断治疗鸡绦虫病的同时,没有单纯就病论病,根据临床表现和实地观察,采取严谨细致的技术判断和环境分析等方式,又判断可能混合饲料中毒,为进一步对症治疗、缩短治疗周期、减少经济损失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时间保
期刊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危害青年鸡的烈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法氏囊,导致感染鸡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并引起免疫抑制.其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本病于1962年由cosgrove首次报道,死于该病的鸡有严重的肾损伤.因本病首次发生在美国甘保罗地区,因此也称“甘保罗”病.我国于1982年首次报道本病并分离到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目前该病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养禽业中均有发生,是危害养禽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
期刊
一 发病情况及症状rn某区养鹅户饲养的2 400只雏鹅,均已注射过抗小鹅瘟高免血清,免疫过鹅副粘和鹅禽流感二联灭活油乳剂苗.从育雏到发病一直使用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为22%)饲喂,到第8日龄,发现有几只雏鹅死亡,第10日龄有50~60只死亡.死前体温正常,精神不振,羽毛松乱,食欲下降,少食或不食,逐渐消瘦和衰弱.喙和蹼苍白.粪便稀薄,呈白色糊状.许多患鹅腿部关节肿胀,站立不稳,触摸有痛感.整群鹅较其他鹅生长明显缓慢,部分形成僵鹅.
期刊
为研究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红豆草缩合单宁工艺技术条件,首先以单因素试验进行范围筛选,再应用BBD试验设计进行工艺优化.结果 表明:缩合单宁最佳提取工艺为:萃取压力34.8 MPa、萃取时间123.0min、萃取温度40.3 ℃、萃取夹带剂流量2.0 mL/min、夹带剂50%乙酸乙酯.在此条件下,红豆草缩合单宁提取率达到89.23%,接近理论值.综上,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可以用于红豆草缩合单宁的提取.
为对四时青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考察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溶剂倍量对四时青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四时青总黄酮的提取条件.结果 表明:影响因素大小为:溶剂倍量>乙醇浓度>提取时间,较优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60 min,溶剂倍量10倍,提取1次,此条件下四时青总黄酮的提取率为23.82%.此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四时青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试验依据.
为建立同时测定饲料中5种喹诺酮类和4种四环素类药物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本实验采用1%甲酸甲醇溶液作为样品的提取溶液,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后上机测定.在正离子模式下通过两对离子对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基质匹配标准溶液外标法校准.结果 显示:各药物浓度在2.5~50 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5;空白饲料添加浓度为0.05、0.1、0.25 mg/kg时,回收率为74.7% ~ 93.2%;批内、批间相对偏差(RSD)均小于15%;本方法对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