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节奏生活不着急的百岁老人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42667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漆元鑫老人是重庆人,老人虽已年逾百岁,看上去却像70岁左右,精神矍铄。漆元鑫老人一直有个习惯,就是爱“赖床”,每天早晨就算五六点钟醒了,也不会急着起床,而是在床上从头到脚细致地按摩一遍。到了下午找几个人打打麻将、聊聊天,或者去逛逛街,每天中午还会坚持睡1小时的午觉,日子过得慢悠悠的,却很有条理。
  有时候“慢”并不是一种懈怠,而是一种对待紧张生活状态的有张有弛的态度。而对老年人来说,“慢”也是“稳”和“健”的体现,慢下来不容易走路时摔倒,慢下来也不容易发生腰和肩膀扭伤。
  对老年人来说,“慢”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走路要慢 走路慢下来会减少摔倒的可能,也就减小了骨折等疾病的发生概率。
  速度要慢 大幅度的动作可能造成短暂的脑供血不足,从而有昏倒的可能。因此,老年人在活动时幅度要尽量小一些,速度要慢一些。
  排便要慢 一些患有高血壓和脑动脉硬化的老人,如果排便时猛然用力,可能使腹压增加,导致血压突然升高,引起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排便时,一定要慢慢用力,不宜过急过快。
  吃饭要慢 进食速度过快,不仅不利于食物营养的吸收,还有可能呛住气管,发生危险,所以吃饭时一定要慢。并且,吃饭宜少食多餐,不可吃得太饱。
  而对家中的日常起居,老年人同样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浴室地面光滑,一不留神就可能摔倒,并且浴室空间狭小,很容易发生磕碰,所以在浴室时动作一定要慢。其次,当东西掉在地上时不要强行去捡,要慢慢地蹲下来捡,实在不行就放弃,不能强求,尤其是高血压患者,动作过快时易出现头晕,有发生昏倒的可能。最后,家中的座椅最好配备上扶手,当离开座位时臀部先向前慢慢挪动,然后双手扶着扶手慢慢起身。
  让紧绷的神经慢下来,让疲惫的身体慢下来,慢一点,身体会更加健康。
其他文献
哈佛医学院发表在《美国医学会心脏病学杂志》的一项研究认为,在安静状态下人的心脏跳得越快,患心血管病的风险就越高。研究称心脏跳动每分钟增加5次,心力衰竭风险和死亡的风险会同步增加13%。这是为什么呢?下面一起来揭秘关于心脏健康的几个小知识。  心跳快的人,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  临床发现,心跳快的人,更容易患心血管疾病,但很难说是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并非是因为心跳快导致了心血管疾病。两者是相关关系,而
得了骨关节炎不宜静养,否则会导致肌肉萎縮,应进行合理锻炼。  关节活动范围锻炼 膝关节伸直和打弯的锻炼。  肌肉锻炼 股四头肌锻炼,勾脚尖,蹬脚后跟,尽量将腿绷直,抬腿,坚持5~10秒,放下。10个一组,一天10组。臀中肌锻炼,侧躺,腿绷直,向侧方抬腿,坚持5~10秒,放下。10个一组,一天10组。  耐力锻炼 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如步行、骑车、游泳等,循序渐进。刚开始时量不要太大,逐渐加量,最终
1. 西梅汁  西梅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果胶及其独有的一些微量元素。新鲜的西梅打成汁饮用,有促进肠胃蠕动的作用,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排便次数,可有效缓解便秘的症状。  2.牛奶玉米粥  牛奶一盒,玉米粉60克。將玉米粉、牛奶放到锅中,加凉水适量搅拌成糊状,先大火煮开后改小火,要一直搅拌,防止糊锅。 粥熟后,食用。此粥有缓解便秘的作用。
中医认为,湿为夏季的主气,故夏季湿气盛,脾主湿,湿邪困脾,阻碍脾胃消化、吸收食物的功能,所以夏季食补重在健脾利湿、开胃消食,而药粥食疗法,既可补充因气候炎热丢失的水分,又可护养脾胃,寓药于食,可谓一举两得。  丝瓜粥 丝瓜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暑、凉血解毒的功效。做法:将嫩丝瓜250克洗净,削皮切成小块,粳米100克洗净待用。取锅放入清水、粳米,煮至半熟时,加入丝瓜、精盐,再继续煮至粥成。此粥有除烦、
小时候,每当我生病,家里的长辈总叮嘱不能吃肉。据说肉是发物,生病的时候只能吃清淡的食物,吃肉会加重病情!可是肉不是可以给身体补充营养吗?生病了能不能吃肉呢?  真相一  凡事需要辩证看待,也需要仔细推敲。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很多事情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无法得到科学合理的解释,于是人们就只能凭借着经验来处理自己遭遇的问题。  真相二  古人所谓的“生病”,多半指的是感染或传染病一类的疾病。这类疾病
生活中很多人患有脂肪肝、哮喘、高血壓、心脑血管病,甚至恶性肿瘤,其实这些病多跟“湿邪”有关。身体出现湿邪的症状是什么?如何才能祛除身体内的湿邪呢?  湿邪可以说是现代人健康的“敌人”之一,十个人中有八个人体内潜伏着“湿邪”。  判断体内是否有“湿”  古话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那么,如何判断自己体内是否有湿呢?  体内有湿气的症状:  早上起来头晕、头重,大便费力、粘马桶
50岁以上的人已经成为胃病的高发人群。说到胃病,很多人会把它和胃痛画上等号,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孙光荣说:“胃病其实是一个疾病群的统称,它包括中医诊断的胃脘痛、胃胀等,也包括西医诊断的急、慢性胃炎等。”  不过,胃病虽复杂,治疗方法却也不少。要想和老胃病“相安无事”,只要科学辨证,对症下药,也不是无法治愈。  治胃原则:辨证施治〓冷热不同  孙光荣
针对中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观看电脑、手机等各类电子屏幕的时间增多,视力受损风险明显增大的“商机”,不少商家千方百计“套路”家长为孩子购买价格更高的“护眼神器”——防蓝光眼镜。   那么,防蓝光眼镜究竟效果如何?怎样才能真正保护好孩子们的视力?记者进行了调查。   商家:推销“套路”深   “放大危害”是部分商家的重要推销手段。记者在某地随机走访了多家眼镜店,发现店内均设有防蓝光眼镜专柜。记者以担
核桃原名“胡桃”“羌桃”,中医认为核桃是滋补强壮剂,其性温补,有健肾、补血、润肺、益胃的功效,《开宝本草》载:核桃“食之令人肥健,润肌,黑须发”等。此外,核桃还有镇咳平喘作用。一到冷天,哮喘病发作,可每晚睡前剥2个核桃仁,不要去掉仁上薄皮,再切一小片姜,同放嘴里慢慢嚼,等嚼到像稀糊一样时,再徐徐咽下。坚持吃一两个月就会见效。  英国一项研究发现,快吃完饭时吃一点核桃仁有助于减少油腻食品对动脉的损害
不久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老年健康核心信息,旨在增强老年人健康意识,开展老年健康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老年健康的社会氛围,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  老年健康核心信息共20条,涵盖了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可用于指导老年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开展老年健康教育的重要参考。  1.积极认识老龄化和衰老  老年人要不断强化自我保健意识,学习自我监护知识,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早期发现和规范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