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及预后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LEY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42例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患儿进行长期随访发现:12例(28.6%)原临床诊断病毒性心肌炎,5例幼时确诊为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后者中3例分别于4、5及6年后发展为DCM,这提示EFE与DCM可能为病毒性心肌炎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本病预后差,随访组病死率高达56.7%。我们还发现:心胸比率<0.65及长期使用地高辛组预后较好。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改善DCM的心力衰竭症状。

其他文献
报道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二例,应用程序刺激及心房标测进行发病机制及药物电生理研究。一例为预激综合征B型,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旁道参与了折返的形成,旁道有效不应期为300ms,心内膜标测定位为右侧间隔旁道,异搏定为预防及终止本例患儿室上性心动过速发生的有效药物。另一例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儿,体表心电图不能确定其发生机制,心内电生理研究证实为心房扑动伴201房室传导。
期刊
1987年3~8月收治病毒性脑炎73例。取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采用血凝抑制法检测虫媒病毒属中7个血清型。结果:15例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20.5%),10例为甲组病毒性脑炎(13.7%)。本文甲组虫媒病毒性脑炎的特点是起病急,临床表现不重,恢复快。10例中有1例出现右侧轻度腮腺肿大。观察到3~5月份有乙脑2例,甲组虫媒病毒性脑炎4例;提示应重视春季灭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