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生的影响

来源 :生物多样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ok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一种啮齿动物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危害严重,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采用数理统计模型及小波分析方法,对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1984-2016年HFRS的发生与鼠类、气候和经济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气候和经济因素对HFRS发生的影响.小波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HFRS暴发史可能分为两个时期,推测每个时期具有不同的主要宿主,在2002年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可能取代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成为HFRS疫源地的主要宿主.广义可加模型模拟结果表明,HFRS的发生与1984-2001年黑线姬鼠密度间存在极显著非线性效应(F2.06,9.02= 102.415,P<0.01),两者间显现为正相关;与2002-2016年的褐家鼠密度间呈正相关(F1.67,9.02=73.929,P<0.01);HFRS主要宿主的这种变化可能与当地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有关:HFRS的发生与年平均温度存在极显著的非线性效应(F2.93,9.02 = 12.164,P<0.01),两者间呈负相关;同样,HFRS的发生与上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也存在显著非线性效应(F1.70,9.02 =2.917,P<0.05),两者间也呈负相关.结构方程模型通过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途径证明了这种转移机制,发现温度对HFRS发生有显著的直接负向影响以及通过褐家鼠的间接正向影响;GDP对HFRS发生有直接的负向影响.本研究表明HFRS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和经济发展相关,两者均能影响HFRS的暴发,该结论有助于今后更好地对HFRS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
其他文献
《名古屋议定书》继承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在规范遗传资源的获取和惠益分享问题上采取的双边路径.但是,这一路径不能完全按照《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名古屋议定书》预设的前
生物多样性的海拔分布格局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海拔作为综合性因子驱动着植物群落的物种、系统发育与功能多样性的空间分布。以戴云山南坡900—1600 m森林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指数与环境驱动因子的相互关系以及环境因子在群落构建与多样性维持中的重要意义。结果表明:(1)森林植物群落的系统发育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沿海拔均呈现中间高度膨胀格局。(2)物种多样性Margalef指数、Sh
白枕鹤(Grus vipio)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IUCN列为易危(VU)物种.白枕鹤西部种群繁殖于中蒙俄交界处的达乌尔地区,数量呈下降趋势.我们于2017-2018年在蒙古国东部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