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杰的龙以及油桶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际性的大都会,肯定要利用公共空间阐述它对世界与人生的看法,多少激进的观点在此散布,多少活色生香的生活在此张扬。香港时代广场也经常会展出一些艺术活动,比如现在——5月22日起,艺术家邱志杰拿了自己新近创作的“油桶龙”装置,放到这里展出。组合成串的油漆桶被漆成彩色,并刻出剪纸似的图案,龇牙咧嘴,具有怪异而狞厉的表情,让人领受一种强大的压力。
  邱志杰的大名近年来在上海及多个艺术气氛活跃的城市里,越来越为人所知,特别是青年人粉他粉得厉害。他是福建漳州人,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作为职业艺术家,他目前生活和工作在北京。
  90年代初,他以大型装置作品《大玻璃…关于新生活》为世人所知,并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引起了严重关注,这件作品将绘画、装置和偶发艺术融为一体,成为当时波普浪潮中重要的代表作。同时他的另一件作品《重复书写一千遍兰亭序》,通过整个创作过程引发了公众的围观,在若干年后成为中国行为艺术与书法传统之间对话的经典之作。无疑,他的行为与作品是具有极强的启示性的。
  此后邱志杰转向以摄影和录像等作为创作的主要媒体,是最早在观念摄影的新领域进行探索的艺术家之一。1996年后参加并参与组织了中国最早的几次录像艺术展览,介绍和编译相关文献,近年来更涉足互动多媒体艺术,成为新媒体艺术在中国重要的艺术家和组织者。在创作上致力于将新媒体与中国传统美学中深刻细腻的人生体验相结合,克服了早期媒体艺术中冷漠枯燥的弊病,追求强烈的现场感染力,开拓了新媒体艺术的新局面。近年来,艺术家邱志杰创作的系列作品以多元化和反传统手法,受到关注。
  在时代广场举行的邱志杰户外雕塑展不止是一件作品,这个以能量为主题的展览还包括“棱镜屋”、“凸镜屋”、“摇钱树”等,当中安装了1400个三棱镜的“棱镜屋”,以及有500块凸透镜的“凸镜屋”,均是一个半圆形的不锈钢结构的屋子,犹如因纽特人的雪屋。镜屋最近移至露天广场,形成一大一小两个半圆,透过户外的太阳照射,会在地面的白色小石上、四周墙面上和在人群里投出彩虹。艺术家想以此来回顾人类历史对天然能源的利用过程,唤醒一种对大自然的敬畏感。至于“摇钱树”则是通过研究摇钱树的历史和当今摇钱树的演变发展,启发年轻一代,对比及探讨摇钱树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的必要性。
  邱志杰在他的博客中提到:“我其实是凭着直觉决定把两个粗糙的汽油桶和两个精致的igloo放在一起的。用展览的标题‘能量’阐释成两个雪屋汇集太阳能量,两个汽油桶装置储存远古能量。这时想到,古代的麋鹿在冰原上迁徙,它们的血液成为石油,而最靠近麋鹿,远离石油的生存方式,其实是因纽特人的雪屋。”
  这也许就是邱志杰对这组作品的善意解释吧,但观众自会从龙的图腾中读出更多的含义,其中不乏对垄断企业的嘲讽与质疑。很希望这些作品能在内地展出,想必一定会引起热议。
其他文献
热爱健身的朋友一定对跑步机非常熟悉,它不仅在健身房中是我们的伙伴,也出现在不少人家中。跑步机的发明初衷不是作为健身器材,而是惩罚犯人。  19世纪初,英国犯罪率上升,监狱里人满为患。如何改造顽固的犯人们?监狱管理人员苦恼不堪。1818年,工程师William Cubitt发明跑步机treadmill,这种人力驱动的巨型装置很快被引入监狱,用于犯人劳改。  Treadmill有点像加强版的水车,犯人
卡-26直升机由著名的苏联卡莫夫设计局设计制造  这些年,直升机已经成为农林作业的“空中高手”,喷洒农药、播种施肥、运输物资、护林灭火、人工增雨,样样拿得出手。这么优秀的作业高手,功夫可不是一两天就能练成的。“直升机界的拖拉机选手”  农林作业是直升机很早就应用的领域之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世界上第一款专门研制的民用直升机卡-26就是用来服务农业生产的。  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苏联民航局提
“壬辰秋月,祭奠郎君仪式开始……”随着主祭人洪亮的声音,原本热热闹闹的房间内顿时安静了下来,三十多位老老少少人人手拈清香一支,表情肃穆,站成三排。这是一群“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南音表演者。最年长者,六十不到,最年轻者,是一位80后演员带来的才几个月大的儿子。就是这群人,延续着汉晋以来的相和歌、清商乐,唐代的燕乐、大曲等艺术传统,令人动容。  祭台上,供奉着一尊造型古朴雅致的神像,右手执弹,左
若是冬日于大雪纷飞中独自踌躇街头,我会忽然特别向往儿时老家温暖的土炕。对于我们这些乡野里长大的孩子来说,作为乡村生活的符号的土炕,不仅是乡情的承载,更是潜藏在心底的未泯情愫。  小时候,家里来了客人,祖母总会说,上炕坐吧,炕上暖和。来人如果只站着,说几句话就走,她就踮着三寸金莲的小脚送出大门口,嘴里不停念叨:“这就走啊,你看,连热炕都没坐会儿……”  在关中农村,土炕家家都有。大多数人家的屋子,进
与朋友雅聚,言及当年求学时情状,感慨万千:入学后,上课时先生把凳子拿走,要求学生站着写字,每天下午必须交60个核桃大小的楷体字作业,持续30日之后,不再要求。??  先生说,今后不让你们交了,因为一个人有一个月的持续坚持,已经成为生命中的习惯。朋友说,果然,那30天的作业,成为了骨子里的习惯,30多年了,到现在自己已经成了导师,但是每天写字的习惯却没有间断过!  由是我想,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并不
  
1918年,潘濂生于海南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 。为了生存,16岁时他奔赴了香港,在海轮上做学徒。二战爆发后,英国商船负责在海上运输战时物资,人手急缺,便從中国大量招募海员,潘濂就在英国的“贝洛蒙”号商船工作。  1942年11月23日,在大西洋上航行的“贝洛蒙”号,被德国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千钧一发之际,潘濂反应迅速,穿上了救生衣,随即跳入了海中。他刚进入水中,第二颗鱼雷又击中了商船,船身很快沉没,
夜深回家,如果是有月亮,我很喜欢在山前的那条路上多走会儿。  原来,这是一条很窄的小路,两边长满野草,中间被踩得光秃秃的。走在上面,有轻微的风伴着,时而,草丛中还会蹦出泰戈尔或者黑格尔的精美语句来。  一边行走,一边咀嚼,弄不清是草在思想,还是我在思想。  后来,山里盖起了好多楼,住的人多了,小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的大马路,少了很多诗意。  想想,这些年来,少了诗意的又何止是一条路呢?小河的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是一个高度官方和正式的用语。  政府行动的报道广泛见诸媒体。中国参加气候变化首脑会议成为头条新闻, 政府通过此种方式来使民众确信政府是为了他们的最大利益在行动。但凡重大公共事项如奥运会、世博会等均成为了展示绿色未来的舞台。  因此,毫不奇怪,挂在每个人口头上的“可持续发展”这个词是当前最应时的话。  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关于可持续性, 人们的所说与所做之间有着日益扩大的鸿沟
这位77岁的老人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对于圈内的种种故事,对于《读书》这本在知识分子中有着深刻影响力的杂志,他都是一个最好的见证者。    《读书》换帅风波过去整整一年了,现在雨过天晴,汪晖和黄平的离去也早成了昨日旧闻,对于流传已久的沈昌文不满汪、黄主政时期《读书》学术风的传闻,沈昌文的反应也是模棱两可,他对记者说:“说不上满意不满意。《读书》不是我的私产,我也没有老干部的那种责任心,退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