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制在中国农村的重建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injie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中国的改革开放发端于农村改革。30年前,农民满腔热情地实行“包产(包干)到户”为主要形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而取得农村第一阶段改革的辉煌胜利,创造出令世界惊异的奇迹。而今天,从南到北,农民们又在满腔热情地建立农业合作组织。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实施,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进入了有法可依的新阶段。在许多地方,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离不开的重要组织形式。
  为什么在二十几年前农村改革过程中,冲破重重阻力,奋起推倒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体制的中国农民,现在又办起了合作社?
  这就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要给予回答。
  
  重建合作制是适应新形势的体制创新
  
  农村第一步改革是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它最突出最伟大的成就在于:彻底改变了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体制,实行以农户为单位的生产经营,调动了广大农民空前的生产积极性,使我国农业得到迅猛发展,解决了13亿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但是,改革进行到这一步,体制改革的任务并没有完成:旧的集体经济体制破除了,而适应商品生产的新体制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虽然当时已经提出建立一种有统有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而且在各地农村自上而下地普遍以村(原人民公社的大队或生产队)为单位建立起一大批农业生产合作社,但这些所谓地区性合作组织是靠上级行政命令建立起来的,多是有名无实,根本担当不起所谓“统”的任务。
  所以,经过短暂的辉煌之后,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改革很快便出现了胶着状态,农业生产也遭遇到困难。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产品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之后,1985年便出现了全面下降。1986年、1987年两年总产虽有一定回升,但仍没有达到1984年的水平,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低谷。棉、油、糖主要经济作物产量也全面下降。原来到处喊“卖难”,似乎“过剩”了的农产品,一下子出现了“短缺”,带动整个市场供应趋紧,价格上涨,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震荡。
  农业上的这一低谷的出现,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不安。这不仅使流通领域本来就阻力重重的改革难以推进,正在开展的农产品价格体制改革无法顺利进行,而且连第一步改革成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受到质疑。一时间否定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舆论甚嚣尘上。
  其实,造成农业发展这一低谷的真正原因是十分清楚的。这是农村体制改革任务尚未完成所形成的体制欠缺造成的。首先是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严重滞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推动着商品生产不断发展,开始了农村经济由传统的自给自足向较大规模的商品经济转变。但是,我们的农产品流通体制却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老一套,粮食、油料、棉花由国家统购统销,国家实行定购派购的农副产品多达200余种。再加上市场建设滞后,主体渠道单一,农产品的销售还只靠国家收购、小型分散的集市贸易作补充。所以,整个流通渠道梗阻不畅,不论是什么产品,只要商品率稍有提高,什么就“卖不掉”。
  体制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是农民单家独户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与商品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后,各家各户经营自己承包的土地,对市场、流通领域非常陌生,市场信息不灵,难免要吃苦头。农民的生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自己种什么,往往是以本村某人当年种什么卖了好价钱为根据而确定的。结果往往今年市场稀缺的品种,明年大家一哄而起,大量种植,必然形成“过剩”。而当时的有些政府部门也不懂市场经济,有的人还习惯于强迫命令,强制农民种这种那,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于是有一些地方领导干脆就来个“大撒把”,唱高调,说今后不再干预农民的生产计划,让他们根据市场的需要,种养什么有利就种养什么。当时有个时兴的说法:“把农民推向市场”。农民们对此极为不满,说你们到底要把我们推到哪儿去?推进大海里还不活活淹死?市场经济的确是一个风高浪急的海洋。而当时中国的市场又极不规范,要改革而又一时难以奏效,新旧体制并存,“双轨制”令人无法捉摸。中国农民面对的这片“海洋”,不仅风高浪急,而且神秘莫测,暗礁遍布、险象环生。
  所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商品经济开始发展之际,也正是农民受市场之苦开始之时。整个80年代、90年代,各种媒体上年年都有农产品没有销路、给农民造成各种惨剧的报道,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产品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际市场的竞争。农民们更是束手无策。
  面对无情的市场,农民看到自己单打独斗、生产规模小的弱点,纷纷从实际出发,寻求改变弱势地位的出路。经过一段艰苦摸索,最终他们把目光落在“组织起来”,兴办专业合作组织上来。
  纵观世界各国农业商品生产和合作社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对市场的需求增强,小规模的生产者为求得在市场中的平等地位,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便有“组织起来”的要求。这正是世界各国农民普遍建立合作社的基本动因。中国也不例外。就是在20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间,中国农业开始向较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变,亿万农民饱受“卖难”之苦的时候,他们开始尝试“组织起来”。80年代主要是组织各种学会、研究会,90年代开始兴建专业合作社,从而开始了合作制在中国农业的重建。这是继创造了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民为适应商品生产需要而进行的又一次体制创新,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农村体制改革的继续。合作制的重建,为农业商品生产的发展,为农业走上现代化,提供了体制上的保证。
  
  新兴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是旧体制的复归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和发展,也引起一些人的不安。有的一听农村又搞起了合作社,大惊失色,说:“走了多年的弯路,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才通过农村改革推倒人民公社集体经济体制。现在又搞合作社?”
  一些人对农村里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心生疑虑,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对合作制缺乏正确的认识。国际通行的合作制历史悠久,从最早的合作社诞生至今已经200年有余了,当今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几乎全都参加了各种合作社,有的一户便参加了若干个合作社。离开合作社,他们的生产便难以为继。世界各国百多年的实践证明,合作社不姓资也不姓社,它是小生产者在发展商品生产过程中,争得市场主动权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有些人没有全面了解合作制的这些历史背景情况,只经历了20个世纪50年代的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对合作社的认识没有摆脱50年代“合作”模式的影响,把合作制同等于集体化。所以,要重建合作制,有必要对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及公社化再进行一点反思。从1953年开始,中国开始推行合作化运动,即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目标就是毛泽东主席早设想的全面消灭小农经济私有制,实现集体化。
  建设现代化农业,实行合作制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但把公有制的集体化定位为合作社的目标,就使中国的农业合作化远离了合作制的基本原则,而误入歧途。开始搞初级社时,还比较注意实行合作制的自愿、互利、民主管理等基本原则,农民的生产资料所有权没有被剥夺。入社时,土地、大农具等生产资料作价入股,可以分得红利。初级合作社实行的是既按劳动又按股份进行分配。但在1956年加快发展后,合作社的基本原则被丢开了。实现高级合作社之后,继而又实行公社化,追求“一大二公”,大搞“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劳力、土地、耕畜、物资、资金随意乱“调”,完全违背了自愿、互利的原则。公社化以后,以政社合一的体制取代了独立经营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以政代企,使合作社完全成了政府附属物,合作制的基本原则荡然无存。
  20世纪50年代合作化、公社化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而最根本的教训就是离开了“合作制”的基本原则,把合作制搞成全盘集体化。
  回顾我国农业合作化及公社化的历史,就会发现它与世界各国通行的合作制有着重要的原则区别,也与当前新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本不同。
  当前兴起的新型合作社有以下几个显著标志:
  一、家庭经营与合作社共存,不是合作社取代家庭经营;
  二、新型合作经济,一般不是直接的生产合作,而是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性合作,大量的是流通领域合作;
  三、兴建合作组织实行自愿、互利、民主的原则,入社自主,退社自由,一个人可以参加若干个合作组织。社内实行民主管理的“一人一票”制。
  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及运作既借鉴了100多年来国际通行的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又结合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中国农民的意愿。它与20世纪50年代的高级社、人民公社之间,没有任何传承关系,绝不是旧体制的复归。我们完全不必惊慌,而应当积极地支持它的发展。
  
  重建合作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制保证
  
  党中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的要求是全面的,既有经济发展的物质文明建设,又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但首要的任务应当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这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情况怎样呢?农村改革以来,我国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但不可讳言,农业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特别是有若干深层次的问题应当引起重视。从前些年的情况来看,最突出的是粮食增长乏力,经济作物产品几乎样样都面临着“卖难”,农业效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快速发展的工业和城市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相比,农村农业发展大大落后了,工业农业之间的差距一年年不断扩大。农业滞后和“三农”的弱势地位,成了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社会能否安定、和谐、进步的一大问题。
  近几年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总揽全局,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从提高农民收入入手来振兴农业。这些措施概括起来就是3个方面,6个字:少取、多予、放活。
  所谓“少取”,即切实减轻农民负担。2006年开始,我国已全面实现免除农业税的目标,使实行了2000余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
  所谓“多予”,主要是国家和地方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援。建国初期,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开始国家工业化建设,资金主要靠农民、农业提供积累。中国农民为国家工业化做出了几代人的贡献和牺牲。至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国家工业化水平大大提高,经济实力增强。这时,工农业之间的关系再不是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而是工业支援农业。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现在已经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时候了。从2004年开始,这方面有了令人鼓舞的切实进步。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资明显增加,2008年已达到5625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达到638亿元。
  但是要真正解决“三农”问题,我们在期望国家继续加大“少取”“多予”力度的同时,更寄希望于第三个方面:“放活”。“放活”,就是要从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深化改革,创新经营体制,理顺城乡、生产流通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保证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商品生产不断发展。实行体制创新,建立适应商品生产的新的经营体制,才是增强农业肌体功能,使之焕发出旺盛发展活力的根本措施。有了农业自身的发展活力,再加上国家、社会“少取”“多予”的外部力量支持,农业才可能逐步改变弱势地位,走向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才可能实现。而要深化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当前最紧要的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历程及当今全国许多地方的实践经验,都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
  我们期待着合作制在中国农村逐步重建,这是我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缺少不了合作制的作用,没有合作制普遍实行,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是无法实现的。
其他文献
杨德金,1956年10月生于北京市。自由酷爱书法,他的书法严谨,勇于创新,追求清隽格调,用笔、结体、章法力求多变,雄厚豪放、气韵生动、率真拙朴、酣畅淋漓,有其他写的牌匾,用笔洒脱,给人以奋发向上的时代感和艺术享受,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各界友人收藏。现聘任为北京燕京书画院常务副理事长、常务副院长。  在现实社会物欲横流,多元、开放的文化环境里,杨先生清醒地秉持东方文化的理念,用作品来
泣血的五月,地动山摇,生命陨落;  哀痛的五月,断壁残垣,亲离子去;  振奋的五月,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坚强的五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北京时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   面对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特大地震灾害,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胡锦涛主席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  温家宝总理当时正在河
有人看到了色情表演,有人看到了行为艺术,有人竭力寻找裸体“有伤风化”的罪证,也有人开始探寻对自我表达的肯定和关爱——一个叫海容天天的女子,用自己的裸体炒红了网络。  从10月5日开始,海容天天在北京798艺术区开始了她连续10天的行为艺术展示,名为“798女权主义十日谈”。在这10天里,全裸的海容天天每天都进入铁笼,模仿都市白领朝九晚五的工作状态进行表演。据海容天天自己解释,在没有男伴的情况下,她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吸烟有害于健康,这个是已经被科学实验反复证明的事实,且是国际上一个具有高度共识的问题。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烟民在中国。中国人对吸烟的爱好使其成为一个拥有3.5亿烟民的市场,烟民比例在世界上最高。中国又是全世界烟草价格最低的国家之一,最便宜的香烟一包只卖几元钱,’吸引着跨国烟草公司前来淘金,也成为全球健康问题的重点关注对象。全国政协委员、中
同样搞新农村建设,华西村为何搞得特别美?同样是农村基层干部,华西村干部的威望为何特别高?同样抓思想教育,华西村的风气为何特别好?——这是到华西村参观的人提出的共同问题。2006年12月22日是华西建村45周年的日子,笔者深感有必要就这些问题,对华西村作一番探索。    华西村为何特别美    谈到华西村的美,许多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华西村是“天堂”里的一颗“明珠”。也有人赞叹道,华西村是一座
一般情况下,现在普通公民对政府的信息公开,基本上还不属于刚性需求。河南南阳公民王清向全市181个政府部门申请信息公开,要求获知“三公”消费——公款吃喝招待、公车消费和公费出国的有关信息,想搞清楚政府把纳税人的钱都花到哪了,这在目前确实还属于一种“特殊形态”。并不是公民王清得了“公务信息稀缺焦虑症”,更不是像有的部门所言的王清是不是在搞“间谍”,王清只是在履行公民的“公共权利”,这是为了公共利益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最保险的职业生涯模式莫过于经过多年奋斗,积累充分从业经验,最后进入某家大型企业,进入管理层;或者,进入大学做老师,进入政府做公务员。薪酬、福利、保险,带给每个人的是生活上的安全感。  然而,一股新生代力量降生。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放弃了稳定工作、福利保障的安全襁褓,开始背对职场,剑走偏锋,勇敢地迈向SOHO。  SOHO是对既定生活模式的背叛,也是对未来生活
“职场上哪有什么忠诚?如果非说有,就是忠诚于薪水!”这是众多普通员工关于职场忠诚的一种代表性论调。  “要想留下人才,就得靠市场经济获得的效益来充分地刺激!”这是部分小老板的一种用人理念。  当许多人动不动“用脚说话”的时候,“叛变”“不忠”等词语也开始趋于流行。思想和市场的解放,也预示了从一而终的职业时代的终结。    唤醒员工的忠诚    “我这里的人员流动性太大了。新员工进来不过一个月、半个
“民生”是近年来出现在媒体和民众言谈中最多的词汇,更是党和政府关心的大事,这一词汇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  尤其是去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和今年的“两会”,“民生”这两个字让人民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民生的关注和重视。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七大报告中,
同学患绝症,河南女孩曹恒蕾尽心帮助。同学临终发短信把母亲托付给她,曹恒蕾一诺千金,在同学去世后,她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承担起抚慰受伤母亲的重任。如今,这位21岁的华中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大三学生曹恒蕾,被多名教师一致推荐为“2009年湖北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    同学临终托母    2007年9月,驻马店市泌阳县盘古乡张岗村一户贫困农家再次迎来喜讯,19岁的曹恒蕾被华中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录取,而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