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一株百合的约会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xin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皎洁的月光透过玻璃窗,洒满了我的小屋。我高兴地钻进了被窝,想要做个好梦。
  躺在床上,我想起了饭前刚去楼顶花园浇水的那株百合。想着想着,一阵微风吹过,一朵美丽的百合花飘进了我的房间,它对我说:“你好!我想请你明天去参加我们的花儿舞会好吗?”我很开心,长到这么大还没看过花跳舞呢!我爽快地回答:“谢谢!我一定去。”百合递给我一片红彤彤的枫叶说:“这是舞会的入场票!”说完,它很快消失了。
  仿佛又是另一个晚上,我来到了一个花园,把那片枫叶给枫树爷爷,坐在小草铺成的绿地上享受着大自然的亲昵,等待舞会的开始。一会儿,百合们陆陆续续进场了,向我鞠躬后便开始翩翩起舞。虽然百合没有、夜来香的幽芳,也没有墨梅的顽强,但它们穿着洁白的纱裙,披着皎洁月光的身影,给了我美的享受。在百合的舞蹈中,我仿佛看见了它们内心对人们充满了感激。表演结束时,百合们说:“愿天下所有人能团团圆圆,幸福美满。”说完,它们就都不见了。我站起来,想去找它们……枫树爷爷“叮铃”“叮铃”的叫了起来。哦!该起床了。
  早晨,我来到了小花园,看见一株百合在微风中摆动身姿,我在心里默默祈祷:美丽、纯洁的百合啊,希望你一生无忧。
  
  本栏责任编辑 张家瑜
其他文献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初中生应当具备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所以,教师应该主动地采取有效的教学方略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基于此,本文从创设宛然如生的情境、巧借绘声绘色的技术、开展小组讨论的活动等方面切入,探讨了提高初中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口语交际;情境;技术;活动  【作者简介】肖业丰,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中学。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培
设计意图:  散文《蒲公英》篇幅短小,易于幼儿理解与朗诵。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蒲公英形象地比喻成球、柳絮、雪花,并借助“飞扬”“轻盈”等词语,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以及热爱大自然、向往田园生活的质朴情感。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了一些简单的形容词,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感悟力,在成人的引导下能够由浅入深地感知并体验散文所蕴含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从而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及审美情
李宏亮在《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5期撰文指出,传统的德育观奉行“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将德育置于智育之上。这一工作思路是将道德教育与学生的学业发展视为两个独立并行的体系,对学生先进行道德教育,然后以学习到的道德知识和规范去约束其言行。这种简单、机械的割裂必然造成学校道德教育与学生道德生活的脱节。  德育应坚持道德教育与学业生活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从被动地学习道德转向主动的道德学习,涵养学生的学
小丁(化名),12岁。一年级开始,几乎每节课都可以听到任课老师对他的抱怨,说其扰乱课堂秩序;他的座位更是经常调换,因为同学都受不了被打扰;他总利用课间10分钟的休息时间跑遍校园各个角落,并状况不断:不是歪戴帽子拿着小刀在同学身后比划着说抢劫了抢劫了,就是从四楼向下扔小石子,还踮起脚尖看谁会被砸中……鉴于以上种种表现,结合医生诊断,他处于多动症的临界点,所以才如此“好动”。因为好动,同学渐渐和他疏离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834名中小学家长進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家长认为给学生排座位应该主要参考视力(71.2%)和身高(56.2%),其他因素还包括:性格(41.2%)、成绩(35.2%)、学生之间的关系(28.9%)和学生身体情况(21.4%)等,仅2.9%的受访家长赞同完全随机。  其中,67.4%的受访家长认为,老师排座位的规则有必要向家长公开说明,66.9%的受访家长建议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是师生互动之舞台,也是学生体验快乐、实现梦想、自信飞扬的乐园。本文从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语音自信的建立、英语习惯培养进行阐述,强调基础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兴趣;英语课堂;有效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之场所,是师生互动之舞台,课堂之道在于如何以学生为主题,在教师的主导下,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知识结构等来开发学生对基础英
【摘要】茶文化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种传统文化,茶产业也是我国众多产业链中不可忽视的一条产业链。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在进行茶叶出口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跨文化交际的方式完成对于我国茶文化的传播。由于当前国际通用语言是英语,因此,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我国也必须要针对英语教学模式的策略进行相应的研究。本文主要针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茶文化的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苏联]普利什文著 惠树成 尤建初译    从我记事起,我就清楚地记得米赫伊爷爷的毡靴穿了十多年。而在我记事之前还穿过多少年,那我就说不上来了。爷爷常常看着自己的脚,说:“毡靴又穿透了,该换靴底啦。”  他从集市上买回一块毡子,剪下一双靴底,绱在毡靴上。毡靴又能穿了,和新的一样。  就这样过了许多年。我想,世界上一切都有终结,一切都会灭亡,只是爷爷的一双毡靴是永存的。  不料,后来爷爷的腿疼得厉害
摘 要 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三者构成了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生态文化视角下的德育改进,倡导用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完善兼具人文情怀与科技素养、传统美德与现代视野的课程生态,提升学生素养;将家庭和社区真正纳入学校生态教育系统,深化学校发展内涵。  关 键 词 生态文化;德育改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
镜头一:在大班绘画活动“熊猫”中,教师A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图片了解熊猫的身体结构和主要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让他们自主尝试用水粉笔画一只大熊猫。幼儿画好之后纷纷将作品张贴在黑板上。接着,教师A提问:“怎样才能把熊猫画得更像?”并指着一位幼儿的作品说:“这只熊猫画得很好,但是老师要提一个意见,耳朵可以画得更小一点。其他小朋友还有什么意见吗?”……  镜头二:大班幼儿在进行“古老的城堡”绘画活动,在对不同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