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例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后行种植义齿修复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ong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后行种植义齿修复的治疗效果。

方法

以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采用腓骨瓣修复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切除术后缺损并行种植义齿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切除病变组织后使用游离腓骨瓣同期修复下颌骨缺损,骨移植后6~9个月植入Straumann软组织水平种植体,种植后3~4个月进行上部烤瓷冠修复,以恢复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术后6、12个月进行复诊随访,观察手术修复效果,并应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问卷的头颈专用问卷(EORTC QLQ-H&N35)和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对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生命质量进行调查和评估。采用方差分析进行3个时间点各量表(问卷)评分的比较,然后以SNK-q检验进行评分的两两比较。

结果

共纳入58例患者,男36例,女22例;年龄18~62岁,平均31.6岁。58例患者游离腓骨瓣全部成活,患者下颌骨缺损区的弧度得以恢复,颌面部对称,咬合关系良好,语言、咀嚼、吞咽功能恢复正常。EORTC QLQ-H&N35问卷调查显示:在饮食、社会接触和牙齿方面,术后6个月时评分最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评分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张口度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时评分逐渐降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语言方面,术后6个月较术前评分升高,术后12个月时评分降至术前水平;在吞咽方面,各时间点的评分无明显改变(P>0.05)。OHIP-14量表调查显示:在功能限制、生理障碍和残障方面,术后6个月时评分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评分下降,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理不适、心理障碍和社交障碍方面,术后6个月时评分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分值明显降低,但仍无法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与术前相比,生理性疼痛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逐步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并进行种植义齿修复,不仅能恢复患者的面部外形,而且能恢复患者的咬合关系和咀嚼功能,较好地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OTAIR对肾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凋亡与耐药性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5—2019年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手术治疗的32例肾母细胞瘤患儿的肾母细胞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肾母细胞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HOTAIR的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和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
葛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药食同源植物,富含异黄酮、葛根素、皂苷类、葛根多糖、生物碱等活性组分,具有缓解人体氧化、抗炎、抗肿瘤、预防“三高”、降“三高”、解酒护肝、保护神经、雌激素样活性等功效。该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葛根功能性成分及其生物功效的研究进展,总结葛根在食品方面的应用现状,以期为葛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相关食品开发提供一定的指导。
目的:由枸杞提取物、菊花提取物、牛磺酸、叶黄素酯组方制成复方制剂,对其进行缓解视疲劳功能性评价和安全性评价。方法: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食组及对照组,试食组服用叶黄素酯复方制剂,每日1次,每次2片,对照组服用等量安慰剂,试验周期60 d。结果:60 d后,试食组和对照组各安全性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试食后与试食前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试食组视疲劳症状均显著改善,有效率均在86.5%以上,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试食组症状总积分均极显著性降低(P<0.01),明视持久度均极显著性升高(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