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员比赛跑动表现特征研究

来源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dew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比赛跑动表现随年龄、比赛位置、自身水平的变化所表现出的特征和规律.方法:使用GPS可穿戴设备对我国U13-U17联赛中,85队次、544人次打满全场球员的跑动数据进行采集,并对不同年龄、不同位置、不同水平球员的跑动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走慢跑、低速跑和最高跑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P<0.01),总跑动、中速跑、快速跑、高速跑和冲刺跑随年龄的增长表现出先下降后增长的现象(P<0.01).(2)中前卫完成最多的总跑动、低速跑、中速跑和快速跑(F=27.30,P<0.01;F=14.62,P<0.01;F=24.30,P<0.01;F=23.17,P<0.01),边前卫完成最多的高速跑、冲刺跑(F=22.56,P<0.01;F=19.49,P<0.01),前锋完成最多的走慢跑(F=4.44,P<0.01),边前卫、前锋、边后卫表现出更快的最高跑速(F=8.92,P<0.01).(3)入选和未入选国家队球员间:中后卫,入选组最高跑速显著高于未入选组(P<0.01);边后卫、边前卫,入选组高强度跑距离显著高于未入选组(P<0.05),前锋,入选组在总跑动、低强度跑、中强度跑方面显著低于未入选组(P<0.01),最高跑速显著高于未入选组(P<0.01).结论:年龄和比赛位置均显著影响青少年球员跑动表现的各项指标,但是两者对其影响并不存在交互作用;比赛跑动表现具有明显的位置特征,且不随年龄的变化而改变,并与成人比赛中的位置特征相近;最高跑速可区分不同水平中后卫和前锋,高强度跑动能力对区分不同水平边路球员具有重要意义.建议:青训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可将本研究所提供的各年龄、各位置球员的比赛跑动表现数据作为训练、选材和负荷监控等工作的参考依据,并将其变化特征和规律纳入考虑范畴,以提高青少年球员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其他文献
以近70年来中俄(苏)外交关系中标志性政治事件与里程碑文件为主线,梳理两国体育交往的历史阶段,反思其历程主要表现为:(1)因中国体育发展基础较弱呈现出单一的苏联援助与指导中国体育为主要特征的“蜜月阶段”;(2)因中苏关系“恶化”呈现出官方体育交往滞后于民间体育交往为主要特征的“恶化阶段”;(3)因中国体育取得的辉煌成就呈现出中苏体育真正意义“交往”为主要特征的“回暖阶段”;(4)因中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呈现出官方、民间及元首体育交往为主要特征的“重启阶段”;(5)因中俄确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呈现出中俄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培养卓越体育教师队伍,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势在必行.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中体育与运动科学部体育教育实习的目标、结构、内容及特征进行了分析,其主要特征包括:既具连续性又具层次性的教育实习内容促进实习生获得扎实的专业技能;规范的教育实习制度保障教育实习有序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实习评价体系力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各机构及人员合力协作和及时有效的教育实习反馈共同促进教育实习质量的提升.基于此,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得出以下启示:教育实习应贯穿于整个体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