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异与求同:中国国际法立场的国际关系解读

来源 :中国法律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ibian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国际法,中国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针对某些国际法的理念和主张不予赞同、不予支持、不予接受;另一种则是对于多边性的国际法律体制和规范在整体理念上积极倡导,并提出一些适用于世界各国、为全球谋取福利、筹划人类共同未来的法律主张和制度建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国际法具有不成熟和碎片化的性质,另一方面是国际法在运行的过程中有一些成为既有大国进行维护霸权、"降维打击"的工具,另外一些则被世界各国用作建立秩序的尺度。鉴于国际法的此种特征,联系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所经历的国际法律进程,中国政府对一些效果不确定的国际法主张和措施持谨慎怀疑的态度;同时作为一个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国家,体现出对于全球事务的深切关注和负责心态。
其他文献
1970年,"文革"仍处高潮。1月5日,云南通海发生7.8级大地震。1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新华社消息,标题为:《毛主席林副主席亲切关怀受灾人民,当地军民信心百倍地进行抗灾斗争》。这则消息只是笼统地说:"我国云南省昆明以南地区发生了一次七级地震",没有
期刊
大队辅导员:陈丹丹中队辅导员:盛春花指导老师:陈丹丹中队长:顾诗颖副中队长:许亦涵学习委员:陆可欣卫生委员:徐晨瑞宣传委员:王艺蓉体育委员:徐晨轩文艺委员:耿子萱小小春笋,汲取阳光,收集雨露,我们正在破土。有朝一日,我们一定会长成挺拔的绿竹!
期刊
国际法职业共同体是国际法理论研究者、国际法实践操作者、国际法能力培养者所形成的知识与技能共同体,以地域范围和事项领域而分为国内职业共同体、区域职业共同体、全球职业共同体、广义的国际法职业共同体、国际法子部门职业共同体等阶次。他们共同以国际法的概念、规范、系统为基础,以法律推理和论证的基本方式和思维逻辑为技术要求,以对国际法的存在及功能的最低共识为起点,具体分为国际法的实践操作和国际法律的理论研究,
乡镇地区因经济发展欠佳、教育资源不够丰富等原因,导致教育事业的发展存在诸多难题,如幼儿园管理者综合素养有待提升、师资及生源外流严重、家校合作无法有效开展等。本文基于笔者自身多年的乡镇学前教育经验,简要概括乡镇学前教育发展的诸多问题,并从提高幼儿园管理者素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帮扶引领模式等6个方面提出改善策略,以期对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参考。
中国国际法学术探索的不断拓展显示出国际法中国学派正在生成之中。国际法中国学派意味着中国学术界在国际法领域提出了具有独特性的概念、方法或论断,在文化嬗递与传承的基础上,聚集一批学者,产出一批具有标志性的成果。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参与全球事务日益主动,治理经验不断积累,国际法中国学派的生成具有深刻的理论增进意义和学术引领价值。它意味着密切结合实践,参与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
在对西安市四所中学407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父母严苛型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自杀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从直接效应上讲,父母严苛型教养方式和个体自身对自杀行为的合理化认知对青少年自杀倾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2)青少年对自杀行为的合理化认知在父母严苛型教养方式和自杀倾向的相关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在严苛型教养方式通过自杀行为合理化认知影响自杀倾向的模型中,同伴支持
本文主要对金(银)泥湿法冶炼工艺进行分析,总结了在金(银)泥的处理中传统工艺存在的弊端,说明运用金(银)泥湿法冶炼工艺的优点,并对金(银)泥湿法冶炼工艺的应用现状进行阐述。
以海洋环境污染为代表的非传统海上安全问题逐渐暴露,而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于解决全球海洋治理方面的新问题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现实需求呼唤着新理念的出现。海洋活动的特性使其更需要整体性保护。尽管国际法上已有“对世义务”这一保护各国共同利益的概念,然而其外延却并不明确。海洋环境保护义务是否成为一项对世义务还是个有待商榷的问题。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为各国在海洋环境方面的共同利益提供整体性保
儿童科学启蒙教育针对的是3—6岁的儿童,其正处于幼儿阶段。在科学启蒙教育中,教师应该有计划地组织教育,并且以数学以及科学为重点。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有所不同,因为幼儿有独特的特点,所以教育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幼儿教育所针对的群体年龄较小,所以要符合幼儿的成长规律,教育方式大多会以游戏活动为主。在幼儿阶段添加科学教育是有必要的,教师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为幼儿的丰富内容,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途径。
中国教育财政家庭调查(China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Finance Research Household Survey,CIEFR-HS)是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全国范围内的抽样调查,旨在收集家庭子女教育选择和支出相关的信息,推动教育财政问题的跨学科研究。调查内容包括0-3岁幼儿早教、3-6岁幼儿入园、6-16岁及16岁以上在读情况,以及中小学阶段入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