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音乐教育的三大误区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cppc825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音乐教育中存在着种种误区,本文撷取其三种误区:一、重辅德价值,轻审美价值;二、漠视音乐教育的独特作用;三、重音乐知识与技能,轻学生音乐兴趣爱好。
  【关键词】初中 音乐教育 误区 审美价值 独特作用 兴趣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也吹响了音乐课程改革的号角。通过十几年的改革实践,我们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发现我们的音乐教育问题仍不少,离音乐课程标准所定的目标还很远,教学中存在着种种误区,阻碍着音乐课程改革的进程。本文针对音乐教学的种种误区,撷取其三种误区,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求教于方家。
  误区一:重辅德价值,轻审美价值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应渗透在各个不同的教学领域中。通过音乐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在以政治挂帅的年代,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过分强调了音乐的德育价值,将音乐教育视为促进德育的一种工具,将音乐的德育价值无限地扩大,视音乐的德育功能为万能的,这种极左的思潮是要不得的。应该说,音乐有德育的功能和作用,但音乐教育的长处在于给人的道德观念以情感上的支持。音乐教育“通过音乐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及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审美情感,发展审美想象,深化审美理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这就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
  黑龙江大学讲师金虹指出:“一个国家民族的音乐创造力和感染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深层的基础则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音乐审美教育事业。”还指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无数音乐不朽之作构成了人类延绵不绝、成就辉煌的音乐史,这些过去时代的音乐作品之所以横跨古今、永世流传,不仅仅是因为它们鼓舞激励了当时那个年代,记录了那个时代,更在于经过后人用审美的标准进行感知予以认可,得以传承、发展、创新。”这都充分说明音乐的审美价值是第一位的,绝不能忽视,它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兴亡和国民素质的高低。
  误区二:漠视音乐教育的独特作用
  音乐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无法比拟的。首先从武汉交响乐团的舟舟事例可见一斑,舟舟,智商仅30,重度弱智儿,音乐教育造就了目前世界上第一位“弱智”指挥。与他合作过的乐团遍布国内外,包括美国国家交响乐团、美国辛辛那提交响乐团、中国歌剧芭蕾舞剧乐团在内的十几支中外交响乐团。早在舟舟3、4岁的时候,他的父母亲在逐步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时,就开始培养他音乐、绘画、表演等艺术方面的才能,在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舟舟的音乐潜能得到很好的开发,音乐创造力得到很好地培养,人生道路有了很大起色。舟舟是弱智成才的幸运儿,是音乐潜能正确开发的幸运儿。
  其次,不少新生儿母亲,从怀孕中期就对胎儿进行音乐胎教。实验表明,受过音乐胎教的孩子有良好的音乐感,学习成绩也比没有受过音乐胎教的孩子好。
  再次,古今中外有不少革命家、文学家、科学家、军事家、外交家、戏剧家、画家和诗人等都酷爱音乐,他们有的精通乐理、深谙乐器;有的以音乐为题材,写出许多动人的作品;有的在音乐的启迪下发明创造。如:孔子,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孔子除了是位杰出的政治家外,就是一位终身献身教育事业的“教书匠”。其实不然,孔子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全能型人才,尤其对音乐这门艺术情有独钟,造诣最深,这可从他师从师襄子学弹《文王操》可见一斑。美国前国务卿赖斯从音乐家到国务卿。中国第一支小提琴曲出自于地质学家李四光之手。爱因斯坦酷爱音乐而且造诣很深,他说:“在科学思维中,永远存在着音乐的因素,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又说:“我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
  可是,我们实际的音乐教育对这方面的独特作用却视而不见,使我们的音乐教育大打折扣。
  误区三:重音乐知识与技能,轻学生音乐兴趣爱好
  实践证明: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不是音乐知识与技能,而是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
  《音乐课程标准》把“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定为音乐课程的第一个基本理念。在总目标中呼吁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初中的阶段目标定为:“增进对音乐的兴趣。”
  从一些先进国家和地区来看,也都摒弃了以往把音乐知识技能作为音乐课程首要目标的做法,而是强调音乐兴趣爱好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通过音乐教育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如美国强调“开发人的潜能,提供创造和自我表现并享受成功的机会”;德国强调“音乐面向每个学生,人的所有能力都必须得到发展”;日本强调“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和丰富的感受音乐的能力,陶冶高尚情操”;香港强调“培养喜爱音乐及学习音乐的兴趣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并提高儿童自律、表达、专注和协调的能力”。
  可以这么说,我国的音乐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与世界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理念是同步的。
  古今中外不少成功人士都十分看重“兴趣”对成功的作用。
  我国的教育鼻祖孔子很早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
  兴趣,是成功者十分珍贵的情感。人一旦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热爱的事物有了兴趣,就能自觉的、善注意、肯坚持、全身心地投入,因此,往往也就能成功。
  音乐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即是学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动力催化剂。
  总之,作为一名战斗在第一线的音乐教师,要加强对《音乐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运用其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从音乐教育的种种误区中走出来,既关注音乐课程的辅德价值,又重视音乐课程的审美价值;既关注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训练,又重视学生音乐兴趣爱好的培养;看重音乐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的独特作用。在实际操作中分清主次,突出重点,不走极端。我们的音乐教育定能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
  [2]《音乐课程标准》解读摘要.
  [3] 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4] 金虹. 音乐审美教育的价值,《光明日报》.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七中学)
其他文献
不确定度评定是计量比对中的重要部分,关系到计量比对的结果。在对众多参比实验室文件、资料整理分析过程中,发觉不确定度评定问题颇多,主要问题是数学模型错误、不确定度分
近几年来,学生父母离异的不断增多,这种突来的家庭变故,给学生带来了不可低估的心灵创伤。有的因为父母离异,感到在其他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产生了强烈的自卑心理;有的因为缺少
“严格管理+人文关怀”管理理念,就是在管理中把严格管理和人文关怀有机结合起来,是我们在以往严格管理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管理思维。长期以来,铁路行业形成了一系列
翻阅近年中考卷,总感觉有些试题似曾相识,但又不尽相同,有所变化和创新.下面我就列举几例,供同行参考.题目1问题情境已知矩形的面积为a(a为常数,a>0),当该矩形的长为多少时,
各市、州、县(市、区)公安局:根据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和吉林省统计局公布的一九九六年统计数字,对我省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有关的赔偿标准调整如下:
众所周知,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对于初中数学学科来讲,课堂教学又是何等的
虽然说新课改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但是对于高中数学来说其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就此笔者结合了大量资料和文献认为高中教学课堂应该将师生互动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提
“叭!叭!”两声正义的枪响,为遂川县特大持枪抢劫杀人犯王友明、刘春光年轻的生命划上了句号。这是恶有恶报的结果,也是一切敢于藐视法律之徒的必然下场。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
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目标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自身的生活居住条件也越来越高,在近年来一直倡导的低碳生活与大自然的返璞归真结合中,园林景观环境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