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风景写生是高职院校视觉传达专业的实践教学必修课程之一。视觉传达专业课程学习能够对后续设计课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热爱自然、感受自然,成为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高职院校视觉传达专业在风景写生实践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可以采取明确教学计划、固定写生实训基地、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展示教学成果等措施,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使风景写生课程与专业设计紧密联系在一起,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视觉传达专业风景写生教学
[作者简介]芮雪莹(1964-),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基础与包装设计。(江苏常州213164)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111-02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同时也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景写生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视觉传达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培养设计师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高度概括能力、记忆能力、创意思维表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风景写生实践,能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大自然光、色的变化规律。在感受自然、热爱自然、深入生活、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
但是,在视觉传达专业整个教学实践课程安排中,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特别是高职院校“2+1”教学模式的限制,在短暂的三年大学学习中,学生外出写生的机会非常少。因此,作为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应该珍惜风景写生这一实践机会。同时,风景写生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调整教学思路,找出适合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的途径,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使培养不再模式化,真正符合“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一、视觉传达专业风景写生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视觉传达专业风景写生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重技巧轻文化、教学模式不适合专业要求与发展、风景写生课变成考察课等问题,需要风景写生课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引起充分的注意,及时改进课程教学。
1.重技巧轻文化。视觉传达专业部分教师在教学上仍沿袭着传统的教育观念与知识体系结构,偏重于技巧研究,而忽略了文化素养的积累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往往都是一些绘画技巧方面的知识,而艺术素养对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美学知识与审美能力,决定其设计作品的品味。同时,教师应注重自我文化修养的提升,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摒弃长期以来重技巧轻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调整知识体系结构,正确引导学生汲取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从而使中国设计能够在国际化道路上取得长足发展。
2.教学模式不适合视觉传达专业。目前,国内众多艺术院校视觉传达专业的风景写生实践教学仍沿袭着传统纯绘画类专业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从绘画角度去看待大自然的景物。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对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来说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从而造成风景写生实践课程与后续的专业设计实践课程脱节,不适应现代高职院校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和设计思维开发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风景写生除了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快速表达能力外,还承载着与专业基础课和设计专业课程衔接和过渡的作用。在风景写生中,必须改变以往纯绘画类基础教学的观念与模式,突出设计思维的引导,强调造型能力和设计思维相结合,形成视觉传达风景写生的教学体系,使之与设计专业联系得更加紧密,更加符合设计专业的特点。
3.风景写生变成考察课。现在外出风景写生时,有的教师为了图方便、省事,只要求学生带单一的器材,即相机,最多只带几支笔和速写本。有的学生即便带了绘画工具也怕动笔,怕出丑。还有一些学生用手机拍照后对着手机画,产生一种对照片依赖的心理,最后画出的作品不仅不生动,而且构图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从对色彩的观察和表现上讲,人眼能够灵敏地发现丰富多变的色彩,这是再高级的照相机和手机也无法取代的。如果只是借用照片作画,会影响作画者表现自然色彩的生动性,如时间、光线、气候和各种景物的造型、色彩、质感以及当时的情绪等,离开了现场的“写生”是一种死板生硬的行为。还有的学生把风景写生课程当成游山玩水的好机会,这与带队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教师带着学生到各个景点跑,甄选写生地点,一跑两三天,“走马观花”式的风景写生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真正進入作画状态,因为他看的景色多、新鲜感低,越看就越想找新的,写生课也就变成了考察课。考察的写生地点越多,写生的基地就越难确定,两周的风景写生课教师带着学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学生对新的景色环境还没有熟悉和了解,就又被换了新的地方,很难保障学生达到一种较好的作画状态。“只有深刻地理解它,才能更深刻地表达它。”跑得地方越多画得越少,最后学生没画什么,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认识不足,教学效果不明显,而且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二、视觉传达专业风景写生教学改革思路
当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风景写生课程存在不足,要搞好视觉传达专业风景写生实践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相应的教学计划,把课程内容同现代设计思维相结合。具体来说,可以从明确教学计划、固定写生基地,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展示教学成果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1.明确教学计划,固定写生基地。教学计划是办学思想、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风景写生实践教学必须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虽然是外出风景写生,但针对视觉传达专业所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应区别于其他艺术设计类专业。风景写生服务于设计,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目的和实践教学计划。授课内容要明确、多样,尤其是要与传统绘画写生区别开来。视觉传达专业应用设计色彩原理去寻求画面的色彩效果,用平面构成中点、线、面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确立画面构图,在写生过程中,不单单是画几张画、绘几张速写,而应当通过风景写生实践课程锻炼与提升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意识。把当代设计思维和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写日记、写感想的形式,把当地的风俗民情、人文景观、民间工艺、建筑风格通过文字记录下来,通过收集资料素材,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及审美情趣。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学生才能对学习风景写生实践课程充满信心。
在选择写生基地时要充分考虑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选择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有利于学习与提升现代设计理念的地方,以便更好地为现代设计教育服务。如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确定了安徽屏山、宏村为固定的校外写生实训基地。这里“溪流水塘遍布,依山傍水而建。白墙青瓦马头墙,绿水青山天蔚蓝”。大自然与建筑完整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真所谓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创作素材和设计灵感。在旅游高峰期间,实训基地仍然能够保证学生安全,食宿卫生环境整洁干净,并提供多媒体、网络设备等硬件基础设施,为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保障了学生两周实践课程教学的顺利完成。
2.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手段。作为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师,从一开始,就应该教导学生牢固树立设计意识,明确专业学习目标,树立现代设计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去画,指导学生树立面对大的场景作画的自信心是关键。由于学生的基础差,也从未接触过写生,乍一出去,面对自然景物,往往无从下笔,使风景写生课教学效果不明显。写生初期,学生对光线、透视、天空、树木、建筑等相互关系的处理,往往把握不住,很难画出一幅完整的作品。少数学生会产生排斥心理,直接影响写生课程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要过于计较学生画得好不好,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耐心地指导,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设计意识的培养和创意思维能力的开发上。鼓励指导学生在写生中,可以有装饰性的手法,也可以有抽象化、几何化的手法,以此来接通设计,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能力和现代感。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外出风景写生课程的特点,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对教学实践做如下安排:带领学生到写生基地周边进行景致考察,通过多角度观察和对景物的拍摄,解决学生对表现景致的理解。刚开始学生对“画什么?从何处着手?”会显得茫然无助,无所适从。教师要对选景、构图进行讲解,如运用垂直线构图、V字型构图、水平构图,透视、光线等,并把前期课程色彩构成、平面构成中形式美法则贯穿在整个写生教学中。取舍要精心得当,形与色的构成要有节律感。在画面中体现的不只是眼前的形和色,还要有使画面美起来的人为处理,把直觉感受和主观设计意图有机地结合起来。现代设计所要求的是元素构成的简单、概括、有秩序、有韵律,要体现这些特点,学生的写生就要提炼概括、删繁就简,使画面视觉元素穿插有序,鲜明生动,让学生更自觉、主动、清晰地认识从自然到绘画再到设计的过程。这样的课程安排和讲解,有助于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在外出风景写生时充分结合专业的知识,避免造成与后期设计课程脱节的现象,并能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为后续深入研究和探索新的设计理念打好基础。根据不同绘画基础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做示范写生,使视、听效果直观明确。如以建筑为主体的写生,选景可以是建筑一角,光线可以是顺光,也可以是逆光、侧光、顶光,透视可平行透视、成角透视,也可仰视、俯视,色彩冷暖、投影的表现等,可以多种方法。还可以把不同地方的东西搬在一起,放在一幅画里,具有创作的性质,写生应与创作紧密联系,不可把两者截然分开。总之,要使画面合理、好看、有节奏感、有韵律,符合形式美法则的规律。这样学生就知道该如何体现自己的创意,如何能画得更好。要求学生先用小开纸作画,避免画大张不好控制。在培养学生对瞬间色彩的感悟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快速空间造型能力,每天完成色彩作品时,也完成小幅速写十张。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合理运用语言技巧,鼓励学生增强学习专业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内心重视风景写生课程。
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展示教学成果。在完成风景写生
课程后,学生可利用3~5天的时间,将写生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装裱,教师也可帮助学生挑选展览作品,举办风景写生汇报展,以检验两周风景写生课的成效。在写生期间,教师要求学生写一些日记、感想等,要同作品一同展出。展出的内容与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速写、摄影、收集的各种素材资料等,极大地丰富展览的内容,也产生一定的视觉效果。通过展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烘托校园学习气氛,同时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做好铺垫。
风景写生实践教学是一门亲近自然、开阔视野,提升审美能力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进学生的社会知识,使艺术实践最终得到实现和升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夏建红,吴海燕,张榕泉,等.艺术设计专业风景写生实践教学的思考[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2]汪明强.从油画风景写生教学引发的思考[J].文艺研究,2005(7).
[关键词]高职院校视觉传达专业风景写生教学
[作者简介]芮雪莹(1964-),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基础与包装设计。(江苏常州213164)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111-02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同时也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景写生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视觉传达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培养设计师对事物敏锐的观察力、高度概括能力、记忆能力、创意思维表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风景写生实践,能使学生认识和掌握大自然光、色的变化规律。在感受自然、热爱自然、深入生活、观察事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协调合作的团队精神。
但是,在视觉传达专业整个教学实践课程安排中,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特别是高职院校“2+1”教学模式的限制,在短暂的三年大学学习中,学生外出写生的机会非常少。因此,作为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应该珍惜风景写生这一实践机会。同时,风景写生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调整教学思路,找出适合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的途径,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使培养不再模式化,真正符合“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一、视觉传达专业风景写生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视觉传达专业风景写生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重技巧轻文化、教学模式不适合专业要求与发展、风景写生课变成考察课等问题,需要风景写生课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引起充分的注意,及时改进课程教学。
1.重技巧轻文化。视觉传达专业部分教师在教学上仍沿袭着传统的教育观念与知识体系结构,偏重于技巧研究,而忽略了文化素养的积累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的往往都是一些绘画技巧方面的知识,而艺术素养对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学生的美学知识与审美能力,决定其设计作品的品味。同时,教师应注重自我文化修养的提升,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摒弃长期以来重技巧轻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调整知识体系结构,正确引导学生汲取和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从而使中国设计能够在国际化道路上取得长足发展。
2.教学模式不适合视觉传达专业。目前,国内众多艺术院校视觉传达专业的风景写生实践教学仍沿袭着传统纯绘画类专业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从绘画角度去看待大自然的景物。这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对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来说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从而造成风景写生实践课程与后续的专业设计实践课程脱节,不适应现代高职院校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学和设计思维开发要求。因此,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风景写生除了能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快速表达能力外,还承载着与专业基础课和设计专业课程衔接和过渡的作用。在风景写生中,必须改变以往纯绘画类基础教学的观念与模式,突出设计思维的引导,强调造型能力和设计思维相结合,形成视觉传达风景写生的教学体系,使之与设计专业联系得更加紧密,更加符合设计专业的特点。
3.风景写生变成考察课。现在外出风景写生时,有的教师为了图方便、省事,只要求学生带单一的器材,即相机,最多只带几支笔和速写本。有的学生即便带了绘画工具也怕动笔,怕出丑。还有一些学生用手机拍照后对着手机画,产生一种对照片依赖的心理,最后画出的作品不仅不生动,而且构图千篇一律,没有新意。从对色彩的观察和表现上讲,人眼能够灵敏地发现丰富多变的色彩,这是再高级的照相机和手机也无法取代的。如果只是借用照片作画,会影响作画者表现自然色彩的生动性,如时间、光线、气候和各种景物的造型、色彩、质感以及当时的情绪等,离开了现场的“写生”是一种死板生硬的行为。还有的学生把风景写生课程当成游山玩水的好机会,这与带队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教师带着学生到各个景点跑,甄选写生地点,一跑两三天,“走马观花”式的风景写生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真正進入作画状态,因为他看的景色多、新鲜感低,越看就越想找新的,写生课也就变成了考察课。考察的写生地点越多,写生的基地就越难确定,两周的风景写生课教师带着学生“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学生对新的景色环境还没有熟悉和了解,就又被换了新的地方,很难保障学生达到一种较好的作画状态。“只有深刻地理解它,才能更深刻地表达它。”跑得地方越多画得越少,最后学生没画什么,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认识不足,教学效果不明显,而且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二、视觉传达专业风景写生教学改革思路
当今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风景写生课程存在不足,要搞好视觉传达专业风景写生实践教学,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和相应的教学计划,把课程内容同现代设计思维相结合。具体来说,可以从明确教学计划、固定写生基地,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展示教学成果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1.明确教学计划,固定写生基地。教学计划是办学思想、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风景写生实践教学必须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虽然是外出风景写生,但针对视觉传达专业所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应区别于其他艺术设计类专业。风景写生服务于设计,首先要明确实践教学目的和实践教学计划。授课内容要明确、多样,尤其是要与传统绘画写生区别开来。视觉传达专业应用设计色彩原理去寻求画面的色彩效果,用平面构成中点、线、面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确立画面构图,在写生过程中,不单单是画几张画、绘几张速写,而应当通过风景写生实践课程锻炼与提升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意识。把当代设计思维和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写日记、写感想的形式,把当地的风俗民情、人文景观、民间工艺、建筑风格通过文字记录下来,通过收集资料素材,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及审美情趣。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丰富的教学内容,学生才能对学习风景写生实践课程充满信心。
在选择写生基地时要充分考虑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选择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的地方,有利于学习与提升现代设计理念的地方,以便更好地为现代设计教育服务。如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确定了安徽屏山、宏村为固定的校外写生实训基地。这里“溪流水塘遍布,依山傍水而建。白墙青瓦马头墙,绿水青山天蔚蓝”。大自然与建筑完整融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真所谓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创作素材和设计灵感。在旅游高峰期间,实训基地仍然能够保证学生安全,食宿卫生环境整洁干净,并提供多媒体、网络设备等硬件基础设施,为教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保障了学生两周实践课程教学的顺利完成。
2.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手段。作为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专业的教师,从一开始,就应该教导学生牢固树立设计意识,明确专业学习目标,树立现代设计观念。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大胆去画,指导学生树立面对大的场景作画的自信心是关键。由于学生的基础差,也从未接触过写生,乍一出去,面对自然景物,往往无从下笔,使风景写生课教学效果不明显。写生初期,学生对光线、透视、天空、树木、建筑等相互关系的处理,往往把握不住,很难画出一幅完整的作品。少数学生会产生排斥心理,直接影响写生课程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要过于计较学生画得好不好,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耐心地指导,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设计意识的培养和创意思维能力的开发上。鼓励指导学生在写生中,可以有装饰性的手法,也可以有抽象化、几何化的手法,以此来接通设计,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能力和现代感。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外出风景写生课程的特点,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对教学实践做如下安排:带领学生到写生基地周边进行景致考察,通过多角度观察和对景物的拍摄,解决学生对表现景致的理解。刚开始学生对“画什么?从何处着手?”会显得茫然无助,无所适从。教师要对选景、构图进行讲解,如运用垂直线构图、V字型构图、水平构图,透视、光线等,并把前期课程色彩构成、平面构成中形式美法则贯穿在整个写生教学中。取舍要精心得当,形与色的构成要有节律感。在画面中体现的不只是眼前的形和色,还要有使画面美起来的人为处理,把直觉感受和主观设计意图有机地结合起来。现代设计所要求的是元素构成的简单、概括、有秩序、有韵律,要体现这些特点,学生的写生就要提炼概括、删繁就简,使画面视觉元素穿插有序,鲜明生动,让学生更自觉、主动、清晰地认识从自然到绘画再到设计的过程。这样的课程安排和讲解,有助于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在外出风景写生时充分结合专业的知识,避免造成与后期设计课程脱节的现象,并能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为后续深入研究和探索新的设计理念打好基础。根据不同绘画基础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做示范写生,使视、听效果直观明确。如以建筑为主体的写生,选景可以是建筑一角,光线可以是顺光,也可以是逆光、侧光、顶光,透视可平行透视、成角透视,也可仰视、俯视,色彩冷暖、投影的表现等,可以多种方法。还可以把不同地方的东西搬在一起,放在一幅画里,具有创作的性质,写生应与创作紧密联系,不可把两者截然分开。总之,要使画面合理、好看、有节奏感、有韵律,符合形式美法则的规律。这样学生就知道该如何体现自己的创意,如何能画得更好。要求学生先用小开纸作画,避免画大张不好控制。在培养学生对瞬间色彩的感悟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快速空间造型能力,每天完成色彩作品时,也完成小幅速写十张。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合理运用语言技巧,鼓励学生增强学习专业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内心重视风景写生课程。
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展示教学成果。在完成风景写生
课程后,学生可利用3~5天的时间,将写生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装裱,教师也可帮助学生挑选展览作品,举办风景写生汇报展,以检验两周风景写生课的成效。在写生期间,教师要求学生写一些日记、感想等,要同作品一同展出。展出的内容与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速写、摄影、收集的各种素材资料等,极大地丰富展览的内容,也产生一定的视觉效果。通过展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烘托校园学习气氛,同时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做好铺垫。
风景写生实践教学是一门亲近自然、开阔视野,提升审美能力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进学生的社会知识,使艺术实践最终得到实现和升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夏建红,吴海燕,张榕泉,等.艺术设计专业风景写生实践教学的思考[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
[2]汪明强.从油画风景写生教学引发的思考[J].文艺研究,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