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洗手的背后

来源 :家教世界·V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ru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雯是个小学五年级学生,自幼爱清洁,讲卫生,腼腆、胆小、认真。两年前她的同桌同学得了肝炎,妈妈非常紧张,叮嘱她:不要在街上乱吃东西,饭前便后要洗手。还说:“得了肝炎,眼白发黄,对身体危害可大呢!”从此她饭前非要用肥皂把手洗得干干净净才肯进餐。后来,她洗手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亦越来越长,而且一定要看钟计时,非洗到10分钟不可。如果父母劝她少洗几次,她就会发脾气,甚至不吃饭。小雯明知这样做没有必要,却又无法控制自己,感到很苦恼,父母也为她担忧。小雯的父亲性格温和,母亲性格内向、胆小、谨慎、刻板。父母对小雯管教严格,期望甚高,希望她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成为出类拔萃之才。
  像小雯这样反复洗手的现象,临床上称之为 “儿童强迫症”。所谓强迫症是一种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在儿童时期,强迫行为多于强迫观念,年龄越小这种倾向亦越明显,本症多见于10~14岁的儿童,智力大多正常。
  一个正常的儿童,在他发育的早期,也可能会有轻度的强迫行为。如走路时,有的孩子喜欢抚摸路边的电线杆,有的喜欢用脚踢小石子,有的喜欢反复计算栏杆的数目等等。孩子的这些行为并不伴有任何情绪障碍,而且会随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一个有强迫症的儿童,除有上述的表现以外, 还常伴有其他强迫症状,如强迫意向、强迫观念、 强迫情绪等。其症状表现也多种多样:有的表现为强迫计数,反复数天花板上吊灯的数目、图书上人物有多少、自己走了多少路等。有的表现为反复洗手, 反复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反复检查作业是否做对。有的表现为某种习惯性动作,如睡觉时反复检查衣服鞋袜是否放得整整齐齐,上楼梯上一步跨两级,走路走两步跳一下等。一般来说,患儿对自己的强迫动作并不感到苦恼,仅仅是刻板地重复这些动作而已。如果不让他们重复这些动作,他们就会焦虑不安,甚至发脾气。
  儿童强迫症的病因:
  一般认为,儿童的遗传因素、性格基础、父母不良的性格影响、家庭教育的方式不当等均与本症的发生有关,患儿病前常有严肃、拘谨、胆小、呆板、多思多虑、不活泼的表现,父母也常有胆小怕事、过于谨慎、缺乏自信、迟疑不决、反复检查、 过于克制自己、呆板、缺乏兴趣爱好等不良性格。父母对孩子过于苛求,如对清洁卫生的过分要求、 对日常生活的过分刻板等,也可能是诱发本症的原 因。此外,孩子重病、外伤、突然的严重的精神创伤、精神长期紧张、精神负担过重等,均可成为诱发因素,促使症状的出现。
  儿童强迫症的治疗:
  强迫症的患儿应在心理医生的指导和鼓励下, 通过反复的训练和实践,主动去矫正那些令人苦恼的强迫观念、意向或行为。在治疗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树立信心
  对有强迫症的儿童,要帮助他们认识和克服自己的性格弱点,努力做到处理事情当机立断,遇事不犹豫不决。让孩子了解,人的一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难题,要勇敢面对困难。帮助孩子正确评价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遇事不胆小、畏缩。要多方为患儿创造条件,让孩子获得成功,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还要注意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以减少他们不必要的疑虑。
  2.行为疗法
  对于单纯用意念不能对抗的强迫现象,可以采用“行为对抗疗法”加以矫正。行为对抗疗法基本上是一种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它把刺激与强迫行为反复多次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使之与原来的强迫行为相对抗,以消除原有的错误行为。具体做法是:吩咐儿童右手腕上套三股橡皮圈,一旦出现不可克制的强迫现象,如反复计数、反复检查等时,立即拉弹腕上的橡皮圈,以对抗强迫现象。拉弹力量以手腕皮肤稍有疼痛感为宜,同时数拉弹次数及强迫现象持续的时间。刚开始时需要拉20~30次,才能对抗强迫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拉弹橡皮圈3~5次就能对抗强迫现象了,这时橡皮圈就可以去掉。以后,如果再出现强迫现象,就会立即想到手腕上橡皮圈的对抗力量,用自己的意念来消退强迫欲念。
  3.培养爱好
  鼓励强迫症患儿多参加集体活动,多与外界接触,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爱好,如唱歌、跳舞、 听音乐、打球、跑步等,以建立新的大脑兴奋灶,去抑制强迫症状的兴奋灶,转移对强迫症状的高度注意力,这样,可以大大促进病情的恢复。
  4.纠正父母不良性格
  如果强迫症患儿的父母有性格偏异,如特别爱清洁、过分谨慎、过于刻板、优柔寡断、迟疑不决等,都加以纠正,否则,会影响患儿强迫症状的康复,也不利于孩子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这一点尤为重要。
  5.药物治疗
  严重的强迫症患儿,由于强迫症状影响了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必须进行药物治疗。实践表明,使用氯丙咪嗪结合其他药物,对于有强迫观念的强迫症患儿,疗效比较满意。但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从小剂量开始使用,且需要持续较长的用药时间,才可控制强迫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的顽固性的强迫症状,往往是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早期表现,心理医生必须严密追踪观察,必要时在服治疗抗强迫症状药物的同时,加一些抗精神病药,如少量奋乃静、舒必利,既用做预防,又可治疗。
其他文献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观念和模式,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信息化已经提上各国的发展规划中,本文通过对教育的各个层面应用互联网的状况作
孩子从出生到成年,除了乳汁、粮食、蔬果之外,我们还要给他们什么?rn犹太人的做法是,滴一点蜂蜜在书上面,让婴儿爬过去舔,以此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新加坡人的做法是,在婴儿
期刊
翻译自古以来就是不同语言文化圈中必不可少的交流手段。可以说翻译是一项艺术再现的过程,尤其是文字翻译。具体说来,艺术再现的实现不仅要求译者要理解原文的字面意思,还要求他
我正上着班,接到了女儿班主任打来的电话:“赶紧来学校,你家徐麟出大事了。”  班主任的话把我吓得不轻,我拉着爱人赶紧去了学校。到了班主任办公室,看到校长和教导主任都在,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这真是出大事的势头啊!  “徐麟伙同两个同学在厕所里打另外一个学生,我们已经报警了。”听了班主任的这句话,我本就不安的心像掉进了冰窟窿,女儿打同学?  震惊中,办公室的老师们七嘴八舌说开了,他们甚至提到
我国司法是经过两次初次的改革,分别是在建国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在建国时期初步的确定了整个司法改革进程的基本框架,最终确立完善是在改革开放年代以后。中间经过了许多历程
非常荣幸受邀参加2017领读者大会.刚才看了我们的视频,我就被这种浓浓的情怀包围着,这个视频做得真好,这些年大家为阅读做了大量的事情.首先我谨代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
期刊
“运算能力”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中的10大核心概念之一,是指能够根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正确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小学生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但现实教学中,学生的运算能力堪忧,运算能力的提升变成了盲目记忆、机械操作,学生死记硬背、生搬硬套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的“学”是模拟的、重复的,对运算的原理、产生的问题是茫然的……持续这样的教和学,随着年级升
期刊
导读: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随时都有可能遇到来自学生的错误。教师要珍视学生的错误,引导学生正视不足,把错误作为学习的途径。通过分析比较、推理判断、交流吸纳等方式自我探索,自我消化,深刻理解,自主构建。把错误转化为有效的学习资源,从而获得深刻的学习体验,丰富课程内容,提高学习热情。  在“分数化成小数”的练习课上,在计算了几个分数化小数的题目后,一名学生欣喜地发现“凡是分母是整十的分数都
期刊
产业结构的升级是经济发展的有机内涵与必由之路,也是任何国家走向现代化历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其中社会资金的部门流向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金融集聚在多个方面影响着产
汉语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 ,遵守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宗旨 ,要根据个性差异 ,使教学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不能被受教育者所接受的教学是低效的、失败的教学。语言教师不该成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