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渗透,润物无声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面临21世纪的各种竞争和挑战,只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小学生健康心理素质,不单单是一门“心理健康教育课”所能完成的。作为一名从教十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师,我深切地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更直接、更有效。我们应抓住教学中的每次机会,努力创设条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目的。我们该如何做呢?
  一、摆正平等地位,营造和谐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心理处于一种平和愉悦的状态,往往容易激活思维的机制,绽放灵动智慧的花朵。因此,教师应摆正师生的平等地位,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即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光、大方的姿态、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化、熏陶学生,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融洽和谐的心理环境。
  有人说,是 “对话式”的方法启动了学生思维的闸门。我却深知,“对话”只是方式,起决定作用的是师生间地位的平等、人格的互相尊重而营造出的和谐氛围,因此,学生才有可能心态平和,思维纵横,彰显创新与智慧的风采。
  二、创设动机情境,获得成功体验
  学习必须具有内部动力,这种动力就是学习动机。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思考习惯还没有很好养成,阅读也好,答问也好,往往耐不得“寂寞”,发言踊跃,却不免“有口无心”。这时候,老师适当地创设一些成功动机的情境,促使学生潜心阅读,埋头思索,有助于促使他们真正学有所获。
  在语文活动中,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或有了一定的进步时,及时中肯地给予肯定,这样,学生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激励效应。
  三、有的放矢培养,方法可以多样
  完善人格的造就,健康心理的形成涉及到很多方面。教学中某一环节的设计,或者针对某一心理特点而为,或者恰恰促进了人格诸方面因素的提升,或者促进某一种心理素质的养成。语文教学中学生正确情感态度的培养常常需要我们科学造境, 有的放矢。
  (一)潜移默化,朗读中培养。
  以下简举几例,探寻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情感、情绪和意志。
  1.歌咏吟诵,使学生感受人生多彩情怀,涵养人文精华。学生时代是人生最绚丽的时节,而学习的压力常常使他们苦闷、彷徨或焦虑不安。语文就是解脱的良药,朗读是其中较有成效的一味。我们用朗读缓解学生压力,释放学生苦闷,调节学生情绪,使学生愉快地、充满信心地去学、去悟、去打造人生。班里同学每每读到《我微笑着走向生活》一诗,同学们便喜上眉梢,那愉悦的心情写在脸上,因为这一课的朗读给了他们心灵以快慰和平和,让他们明白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在这首诗歌朗诵中,我采用分合并用的方式。低沉的语句男生读,欢快乐观的语句由女生读。这首诗歌情感激越澎湃,荡涤心胸,撼人肺腑,是一个训练吟诵的好素材。教学时我设计了分男女角色朗读的方式,而在“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诗歌的高潮部分齐读,强化了声势。
  2.激荡的乐曲中朗读课文,使学生切身体会人生多味,增强心理承受力。民间音乐家阿炳一生苦难,身世飘零,令人慨叹。是苦难造就了阿炳,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是爱——是对生命的爱,对家乡的爱,对音乐的爱,对月光的爱,帮助了阿炳超越了人生的苦难。我特意将相关语段进行剪辑处理,在哀怨愁苦的乐曲伴奏下,找学生代表怀有深情地朗读部分课文,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到,敢于同命运抗争的可贵。
  (二)细心挖掘,善加利用。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并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积极因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1.文理上给予享受。语文教材中所选的文章,语言优美,图文并茂,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我在《布达拉宫》一文教学时,首先展示了有关景色的图片,再播放纪录片《布达拉宫》,这样达到了以图造景、以声传情的效果。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陶醉在西藏独特的风光和文化中,惊叹于布达拉宫的神奇,在充分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到升华。
  2.情感上形成共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的自主建构和完善,使个性心理品质得到发展。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学习《纸船——寄母亲》时,通过深情朗诵让学生沉浸在诗人冰心对母亲的爱恋和思念的柔情中。在浓厚的思念的氛围里,学生的心理受到强烈地触动,产生情感共鸣——母亲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让我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祝愿所有的母亲幸福。
  3.思想上受到启迪。有些课文,能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明白事理。课文《将相和》的故事,让学生明白“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课文《匆匆》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语言美的同时,体会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留住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的留恋,明白我们学生也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4.实际中进行指导。有的课文,可以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明白,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问题该如何正确处理。课文《丑小鸭》由于故事内容生动,形象感人,寓意深刻,历来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丑小鸭“受不了哥哥姐姐的欺侮而离家出走”这一行为,是所有教学本文的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丑小鸭离家出走是最好的办法吗?学生通过再次阅读课文,通过思考、辨析,就会明白:离家出走并不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真正原因。在家里遇到不快乐,希望通过离家出走解决问题,更是不理智的行为。面对困难和挫折,只有坚定信念,坦然面对,用良好的心态去迎接生活的挑战,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5.活动中得到促进。如,《狐狸和乌鸦》是一篇寓言故事,故事生动有趣,寓意深刻。我让学生阅读完课文后,先在小组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而后各自扮演不同角色。学生在这种表演中学会了与人协作,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坚韧的品格、不屈的意志、奋斗的豪情、乐观的心态等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人生前进中不可缺少的要素。而语文教学恰恰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这些可贵的品质,这正是语文课的“春风自化雨,润物总无声”。■
其他文献
1973年秋,我们参加了河北省“黑龙港地区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科研大会战,在南部的一片涝洼盐碱地的中心——邯郸地区曲周县北部建立了一块近3万亩的“旱涝碱成综合治
大赛评委会主席布鲁斯·马克思(美)各具特色的舞蹈让我感到惊喜。舞台的绚丽,舞者绝妙的舞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令我惊讶的是与国外较为单一的舞蹈体系不同,舞种的丰富让我
我国水资源总量在世界排位很高,人均占有量却很低,东西南北差异较大,年内年际分配不均,不同地区不同大小的干旱时有发生,特别是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干旱频发,严重地影响到国民
线粒体DNA(mtDNA)是一种核外遗传物质.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mtDNA得到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既具有相对的科属稳定性,又能够反映科属间的进化关系,因而已成为动物科属鉴定和系统演化研究的一种有效遗传标记.本文以工蚁为材料,用6种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常德市4种白蚁线粒体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根据限制性片段差异计算了4种白蚁之间的遗传距离,利用MEGA4软件构建了四种白蚁的系统进
[目的]对某院住院患者2009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ABC分析法,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数据进行回顾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国内著名茶树植保专家,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夏怀恩同志于2005年12月3日1 时5分去逝,享年90岁。夏怀恩同志从1953年在贵州省茶科所工作以来,夜以继日地全身心投入茶叶
督查是机关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的有效手段.近年来,荆门市计委在督查工作的实践中,狠抓三个环节,确保政令畅通,推动了各项工作上质量、上水平、上档次,为
一九八二年七月二十九日至八月四日,我站所在地区连降暴雨,总降雨量达694毫米,为多年平均降雨量的90%。特别是七月二十九日夜降雨396毫米,最大降雨强度1小时高达101毫米。由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