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的社会环境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chaoqi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发展数字图书馆,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社会环境条件。社会环境条件包括社会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环境条件。本文对此进行分析。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社会环境;分析
  一、社会政治环境
  (一)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一个在政治上很封闭的国家,很难想象这个国家的信息交流活动,尤其是数字化信息的交流活动会蓬勃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数字化信息的存取可以不受地域空间的限制,数字化信息可以传递到能连接上计算机通讯网络的任何地方;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许多数字化信息的制作和产生不受社会有关部门的监督,随意性很大。此外,如果在政治上处于封闭状态的国家,和其他国家在技术交流方面也很难有效地进行。所以一个国家在政治上的开放是否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国家的有关政策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现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我国也制定了相应的计划。从宏观政策和规划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等一系列重要的纲领性文件,都以浓重的笔墨描述了我国信息网络的发展目标,强调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对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这一切都为我国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充分说明国家的有关政策能对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社会法律环境
  高速信息网络的开通一方面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是另一方面也产生出许多始料末及的社会危害,如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信息污染和信息犯罪日益加剧等。这些危害已经给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科研、文化、生活等方面带来强烈的冲击和破坏,其波及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大、渗透速度之快都令人震惊和难以置信。网络进出和信息存取的方便使网上信息量急剧膨胀,并在很多地方出现“卫生死角”’一些粗制滥造、伪劣、过时、淫秽和病毒信息大量充斥于网上,使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显得日益困难。由此可见,信息立法的完善是否是信息网络能否发展的社会保障之一,也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保障之一。所以信息法律要和有关国家的信息政策相互配合,才能较有效地规范和引导我国的信息(包括数字信息)的交流活动。
  三、社会经济环境
  这要分两个层面来进行分析。一是国家的经济实力。二是公众的经济承受力。计算机通讯网络是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必要的基础条件,而建立宽带多媒体网络所需要的资金投入是十分巨大的。国家的经济实力如果不强,要发展数字图书馆是不可能的;公众的经济承受力也是很重要的,要在家中接受数字信息,必须购买计算机等存取网络信息资源的有关设备,并且要支付网络通讯费和电信费。根据我国目前的状况,只能先在一些发达城市逐渐普及计算机的应用,并鼓励公众上网,使上网人数增长,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这还是能做到的。
  四、社会文化教育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是指整个社会的文化教育状况、文化习惯等方面综合起来所形成的一种环境条件,整个社会文化教育环境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推动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和发展;反之就是建立了数字图书馆,但是没有社会需求,也是没有意义的。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社会文化教育环境还不很适应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一)文化教育状况
  对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来说,我国目前的文化教育的状况不很适应。一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不高,整个国家的教育普及程度也不高;二是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的文化教育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使我国国民普遍缺乏信息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图书信是人类信息集中的主要场所,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因此能否很好地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料,也是人们信息意识强不强的重要体现。虽然说,近几年来,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是这种状况要一下子得到改观则并不容易。这对我国建设和发展数字图书馆是很不利的,试想,传统图书馆的利用率不高,数字图书馆的利用率会很高吗?因此需要加强对人们信息意识的培养。要让人们知道,如今已经真正开始进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信息量尤其是网络信息量飞速增长,人们已无法通过传统的方法来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繁杂无序的信息与用户对信息的特定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人们需要寻找一种能方便,准确、快速查寻和获取信息的新途径;另一方面,信息特别是知识信息的重要性要超过以往任何时代,能否及时获取信息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数字图书馆的出现和发展则正是迎合了这种需要。
  (二)文化习惯
  这包括获取文献的方法、阅读文献的方法等。人的行为一般都有一种延续性,或者说习惯性。多少年来,人们习惯于阅读印刷型文献,一时间要他改读数字化文献,是很难被接受的。而更重要的是,印刷型文献目前具有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尤其表现在需要同时参考多本图书时)、视觉效果好于数字化文献等优点,再加之,还有人们对新文化十分微妙的抗拒心理等。
  以上所述的社会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实令人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担忧,由此,有人甚至发出了“电子图书馆是一个神话”的感叹。这也充分说明了:数字图书馆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与文化方面的因素。任何新事物要被人接受,总是需要一个过程。这一切会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数字图书馆将逐渐向人们显示它的魅力,这样才会逐渐摆脱“前卫”的形象,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利用它,同时,人们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地认识到数字化文献的优越性,逐渐地习惯于利用数字化文献,这需要假以时日。以上是建设数字图书馆所需要的五大基础,在这些方面,图书馆界自身能加以努力并能够得到改善的主要是在人员的知识结构方面。其他方面的发展和提高则必须依靠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冉秀萍.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环境因素探讨[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2(2):21-23..
其他文献
国务院有关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上海市、深圳市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中央管理企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上海证券
电力企业为当今社会发展提供了动力,而当今社会,企业竞争日益激烈,想要保持竞争力,就得合理使用人力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优势.本文分析了当今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存
期刊
【摘要】千百年来,人类的信息记录技术不断地发生变化,从结绳、刻划到如今数字信息的输入和贮存,信息记录的速度加快,而信息贮存的密集程度更是匪夷所思,一千册图书的内容可以贮存在一张小小的光盘里,能贮存100张光盘以上的“海量”硬盘也已出现。然而,当人类的信息记录技术的进步使物质裁体的贮存量急剧增加的时候,信息的长时期的保存技术却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贮存信息的物质裁体的寿命反而大幅度下降,真正令人感到辩
企业只要开展经营活动,就需要承担一定的赋税,并且纳税支出是企业成本支出结构中的重要内容,企业做好税务筹划,不仅有助于控制企业成本支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对于企业规范化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正大步的迈入海量信息时代。然而知识是信息的高度整理及浓缩的产物,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其巨大的作用渐渐地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大量输入输出的集散地,不仅是承载知识的媒介平台,也是知识活动的特殊场所,所以首当其冲便是对高校图书馆的知识信息进行智能序化。在知识组织领域,知识地图是一个有效的工具,虽然当前利用的相对不太广泛,但组织、定位、导航作用强大。因此,将
语文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语文教学面临的是一群思想鲜活的学生,语文教师所承担的不仅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能力的任务,而且是塑造人并进而提高国民素质的历史使命,这是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