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心养性”与“道法自然”——从儒道“天道”、“心性”上的差异看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两种模式

来源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19910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的核心理念。当今很多媒体热衷于阐述其中的生态和谐观,却也导致了人们对其完整内涵的忽视。其实。“天人合一”在道家与儒家那里有着极为不同的内涵:儒学以“天人合德”为终极指向,注重天与人之间的道德感呼应;道家以“见素抱朴”为最高依归,相应地集中于挖掘天与人自然自在的“相类性”。可见,人伦的道德维度与人本身的自由追求是古代“天人合一”的两大重要部分,二者对于我们解决当今社会语境下人的道德滑坡和人格异化有着很大的启发意义,值得深入挖掘。
其他文献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湖北省服务业发展
韩琦,北宋著名政治家,历仕三朝,对当时的政治具有重要的影响。安阳新出土志文详细记载了韩琦的生平和历任官职以及卒葬地,可补正史记载,为研究宋朝特别是仁宗至神宗朝提供了
中共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实现现代化的过程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在内的社会不断全面进步的
民主监督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中,民主监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新世纪,为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