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英语中渗透英美文学

来源 :南北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ul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素养是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对英美文学进行渗透会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他们的英语文化意识。本文以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为载体,探讨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的策略,以期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英语 英美文学 渗透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6.151
  长久以来,高中的英语教学局限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没有注重文学性的培养,学生通常能够掌握很好的语法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但是对西方的文化和历史了解得并不多。而语言往往离不开背后的文化。因此,了解英美文学,才能丰富自己的文学知识,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
  一、英美文学与高中英语教学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指出,高中生学习外语可以促进心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养的提高,在“文化意识”的目标描述中,强调英语教学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宽视野。
  (一)牛津高中英语课本中的英美文学
  笔者对牛津高中英语课本的11个模块进行了统计,11本书涉及的西方作家作品有约20篇,大多数为小说体裁。以模块八为例,在目录中标出的本模块的学习目标是:Ap-preciating literature and art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文学作品欣赏,Reading部分重点讲解了查尔斯·狄更斯及其作品《远大前程》。Gram mar and usage引用了查尔斯的作品《雾都孤儿》,Word power部分介绍了文学作品的分类,并设计学生活动给学生介绍了新西兰著名的短篇小说家凯瑟琳·曼斯菲尔德、英国伟大的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和英国著名诗人约翰·济慈。Task部分介绍了英国作家维吉尼亚·福克斯的短篇小说《阁楼》,并让学生讨论一系列的问题。Project板块给学生展示了苏格兰民族诗人彭斯及其作品《红红的玫瑰》,学生还被要求诵读此诗。M4U4的Project部分给学生介绍了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地心游记》和法国作家H·G·韦尔斯的《时间机器》。
  (二)高考对文学作品的考查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中对阅读理解的要求是:“要求学生读懂简易的英语文学作品、科普文章、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报、杂志以及各类媒体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考试说明》P56)。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如2013年江苏高考阅读理解D篇考查马克·吐温是否是种族主义者,这要求学生在了解马克·吐温生平的基础上,多关注其写作特征和写作风格。2014年江苏高考“英语知识运用”第28题选自玛丽·杰克斯的What is happiness,第34题选自简·霍德华的Families。不难看出,现行高考需要学生以广泛猎取的心理阅读文学作品,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
  二、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现状
  学生阅读英美文学作品的能力参差不齐,许多学生看到试卷上的长文阅读就望而生畏不想读完。其实,高中生都能意识到英美文学作品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学生由于一些原因在这方面花的时间特别少,也很少获得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三、教学中渗透英美文学的策略
  (一)对教学资源进行文学性的拓展和延伸
  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教师可在背景知识介绍或者课文主题导入部分补充文学性的教学材料,从而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章的主题。如:教材模块三第一单元The world of our senses,由于学生对五种感官体味不够深刻,笔者让学生阅读Helen Keller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部分选段,从海伦·凯勒的自传中体味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这一文学作品捕捉残疾人的坚强意志,以警示学生不管身处逆境、顺境都要珍爱生命、相信自己。
  (二)设计多元的文学性的语言学习活动
  设计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焕发课堂的活力,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活动设计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编写故事、填词练习、影视评论、自编短剧、朗读体味、学唱经典英文歌曲等等。
  (三)鼓励学生读、看英美文学作品
  平时,我们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美国中学规定”的学生必须要阅读的一些著作,如《杀死一只知更鸟》《人鼠之间》《麦田里的守望者》等。还可以鼓励学生课余时间看一些同名电影,如《傲慢与偏见》《肖申克的救赎》《基度山伯爵》等,阅读这些电影的影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仅能够增强英语学习的趣味性,也能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四)指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批判性阅读和欣赏
  批判性思维中的“批判”不是否定,而是分析判断、评价好坏。我们在欣赏国外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对文中的观点的真实性或可信性进行自己的评价、推断和鉴别,对文本信息作出理性的、积极主动的反应。
  (五)系统开设英语文学性校本选修课程
  现阶段学校安排的英语课都是为了高考而设立的,这种课程设置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可以开设英美文学选修课、影视鉴赏课等校本课程。几年前笔者听了一位年轻老师给学生上的一节影视鉴赏课,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上课老师介绍的影视作品是Dead poets society,又名《春风化雨》《暴雨骄阳》,这是一部励志电影,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有思想的老师和一群渴望突破的學生之间的故事。该老师先给学生播放了电影中的精彩片段,展示了能够体现Keating老师性格、主张的图片,再给学生句子分析这位老师的性格等并截取“死亡诗社”成员们一次活动的视频,让学生配音,这在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口语。
  四、结语
  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思考如何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教材资源和丰富的英美文学作品、老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使教学更加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S].江苏教育出版社,2018.
  [2]朱玲.“英美文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管窥”[J].校园英语,2017(24):138.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一个基于MPEG-4标准和IP组播技术的数字图像监控系统。该系统采用MPEG-4标准对图像进行编码和解码,利用IP组播技术实现了图像的多点传输。该系统的实际应用表明,基于MPEG
用40W CO2激光器点火,在氩气保护的容器中自蔓延合成Mg-Ni合金.细致观察了激光诱导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的燃烧过程,对合成的试样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镜分析(SEM)
本文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MaXplorer,以黑潮为例,阐述了基于过程的海洋形态特征提取方法,利用VC++,对MODIS水星SST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海表温度锋抽取,并分析了
本文引用独立成分分析与盲信号分离的理论,从遥感高(多)光谱数据的基本统计特征出发,对其概率密度分布作出了分类与解释,并同图像数据的背景与异常建立了联系。在此基础上,对高(多)光谱数据点阵分布的空间几何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推断出遥感高(多)光谱数据集合的高维空间属于低维几何结构-"超平面"形态,而包含蚀变信息在内的异常点群通常会游离在"超平面"之外。然后,对主成分分析(PCA)的信号-噪声模型
近年来,大量增加的游客给景区的旅游生态容量带来了较大的压力,矛盾日渐突出。为了实现景区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游客活动量与景区旅游生态容量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从非线性动力学观点出发,构建二者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进行平衡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系统要达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景区环境的自我更新能力及人工恢复程度之和大于外界污染水平,且游客的增长率必须保持在较低水平的基础上;(2)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