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某碳酸盐岩裸露地区重磁电三维采集技术

来源 :中国石油勘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ai9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方某碳酸盐岩地区,常规的重磁电勘探方法难以进行精细的地质解释,为了提高采集精度,使用了100%重复观测的重磁采集新技术和面元式的三维MT采集新技术。通过三维重磁电资料处理及联合反演综合解释。得到该试验工区上三叠统底面构造图、下三叠统底面构造图,从及一条推覆断裂和3条逆冲断裂,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其他文献
松辽盆地断坳复合的二元结构及独特的地质历史建构,决定了两套油气系统的存在和差异;晚侏罗世一早白垩世形成的深部断陷群及其内幕沉积岩和火山岩建造的特殊性,决定了天然气富集
在排烃门限概念的基础上,利用烃源岩热解资料结合计算机技术,基于"将今论古"的思想和"物质平衡原理",详细探讨了生烃潜力法研究烃源岩排烃特征的原理、方法、操作流程及存在
大庆长垣构造上的喇嘛旬、萨尔图、杏树岗油藏是砂岩储层背斜构造油藏,油藏东、西两翼的油水界面深度不一致,过去有水动力及地应力等许多种地质成因解释。利用构造油气成藏重力
通过对吉林的区域地质特征分析,认为区域构造运动控制了外围盆地的形成及演化,外围盆地经历了古生代海相沉积和中、新生代陆相沉积,为多类型的叠合盆地。综合分析外围盆地的基本
在总结现有勘探成果的基础上,从烃源岩条件、储层条件、盖层条件、输导条件及成藏期次5个方面,对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登娄库组碎屑岩的天然气成藏条件进行探讨。认为深层碎屑岩领
背斜、向斜褶皱构造是沉积盆地的基本形变,中和面也是地层变形中的重要界面,在传统的石油地质理论中,一直忽视了这一重要界面。中和面的上、下层位在背斜、向斜构造中应力性
利用地球化学技术手段,结合地质背景资料,对松辽盆地南部套保稠油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综合分析认为,套保地区的原油来自东侧的中央坳陷青山口组,经过长距离(约50km)的油气运移,被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