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安县第五中学,贵州遵义563401】
【摘要】 大多数农村初中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转变家长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关键词】 阅读;兴趣;培养;观念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读”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语文教师不可忽视。因为语文课标中强调:“阅读教学要努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要求阅读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这些要求更加说明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村初中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是因为家长观念落后,只看结果。在多数家长心中,孩子成绩的好坏只看分数,对于子女学习的内容只要求掌握课本上的,而课外阅读则是忽略不计,甚有部分学生因为课外阅读一些文学作品却受到家长的批评与指责。
二是因为农村学生阅读的时间太少。虽然教育部几次出台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但由于目前以考为主的选拔人才体制没变,以分数为主的学习评价方式没变,再加上农村家长的人才观念落后面又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等原因。
三是受电视等媒体的影响。以电视为主的现代信息媒体以其传播的形象性、生动性、快捷性和丰富性,成为人们获取信息、获取愉乐的主要途径,这使得人们用于阅读的时间大大减少。电视媒体对儿童的阅读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四是农村学生难以接触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优秀读物。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成人提供给学生的读物多以各种作文选及各种练习册为主,深受学生喜欢喜爱的各种优秀的读物很难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五是来自于学校语文教育手段的陈旧抑制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何有效加强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笔者凭借多年的农村语文教学经验谈点自己的肤浅认识,以供同仁们商榷。
第一、更新家长教育观念协助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观念是行动的指南。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兴趣与主动阅读的习惯,首先要走出教育的误区,转变传统的观念。为此,我在每学期召开家长会时对家长进行广泛宣传,使家长认识到子女阅读的重要性,努力转变家长的观念。同时积极建议家长在家庭为子女提供阅读的资料与空间,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
第二、以讲故事形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随着教师在故事情节中的言谈举止,孩子们也进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教师忽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推荐出相关的读物。这样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第三、注重课堂知识拓展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人教版语文教材里很多课文是从大部头书中截取的片断,有的原文照搬,有的稍作修改,为了让学生了解得更全面,就在课堂里有意无意的提到它们的原著。譬如,教《智取生辰纲》时,我故意抛出问题:晁盖怎么用计夺取“生辰纲”的?学生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求知的欲望明显增强,很自然的就向学生推荐了《水浒传》。
兴趣是成功的前提。只有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才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步入五彩缤纷的知识殿堂,语文教学才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志强.家长提高孩子课外阅读水平之管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04).
[2] 张巍茹.对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推广的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03).
[3] 郑秋香.浅谈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策略[J].学周刊,2012(06).
[4] 洪彩莲.谈新课程下的有效课外阅读[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