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铜版画创作语言表达

来源 :西部皮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r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昏下的河》在回忆中寻找那些弥足珍贵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期家乡情景的怀念.经过对记忆的不断探索,逐渐确定画面中的构成元素.作者将怀斯作品的艺术特点与自身的艺术诉求相结合,表现出辽阔、宁静的画面感受.再对其进行铜版画绘画语言的转换,运用飞尘腐蚀、刮刻、蚀刻的技法进行创作,更好地营造出画面宁静的氛围,给予观者独特的感受.
其他文献
中国是一个民族众多、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传统民族服饰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传承并延续了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也体现出各个民族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随着近些年来消费者的审美和对服饰要求的提高,传统民族服饰中所包含的元素也逐渐被运用到现代服装的设计当中.文章以藏族传统服装为例,研究藏族男女服饰的色彩、图案、廓形与穿着特点,与现代服装相结合发掘藏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中运用的多样性.
东台发绣起源于唐朝,在历经了时代的筛选后留存至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流传给后人.由于人们对于发绣文化只是简单地进行保留而不是继承文化中蕴含的优秀精神,现如今发绣文化陷入了发展瓶颈.人们只是单方面地将其保护而非真正地继承和发扬.文章主要就东台发绣的历史发展状况、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及发绣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分析与探讨东台发绣该如何进行改革从而进一步适应时代的要求.
附着于物体表相的色彩,赋予了物体不同的表现形象,也与物体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被岁月淘洗过后留下的艺术品,时间使它们的色彩变得更加醇厚,耐人寻味,这种单纯依靠色彩就让人获得极高的审美意趣,其色彩是与每个民族的性格气质、审美倾向息息相关的.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中对色彩则是四字,随类赋彩.课题以永乐宫壁画为例来探讨传统艺术品赋予人们的色彩感受及视觉体验.
随着产品包装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受到重视,人们开始对包装设计有了更广泛的认识,食品包装工作也越来越深入到大众的生活中.现代包装设计多以视觉元素为媒介,商品为主题,生活为基础.其中,地方特色对包装的影响巨大.文章通过介绍视觉元素的定义和现代包装的历史发展,重点分析现代包装中的地域文化因素,探讨地域特色视觉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表现.
蒙古族刺绣文化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文化之一,文章以蒙古族刺绣文化研究作为基础,产品设计作为传承和弘扬文化的载体.重点探讨如何把蒙古族刺绣文化元素运用到产品设计中,如何体现传达思想,如何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分别就精神文化层面、设计元素层面、社会需求层面为蒙古族刺绣产品设计提供策略,加强对文化创意产品的研究.
“迹象论”由钟孺乾提出,主要是为绘画方面的理论.他提出“迹+象+X=画”这一说法,把它运用到绘画中,但这个理论一样可以运用到设计里,给我们的艺术方面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和研究.所以,现在“迹象”的概念被运用到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内.文章通过从壮族织锦里去研究蛙纹的迹象论表现,先了解迹象论里“迹”“象”“X”分别是什么,然后从这三个方面分别去解析壮族织锦蛙纹的迹象论表现,展现蛙纹的整个迹象过程,最后得出结论,论证出“迹+象+X=画”,并了解到蛙纹出现在织锦设计上是先有“X”的出现,才会有蛙纹的“迹”和“象
点、线、面是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在陶瓷装饰艺术中也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把完成的陶艺坯体当作一个空白的基面,旨在研究点、线、面作为基面中的主要装饰元素,如何通过一定方式的组合,向人们传达出特定的审美内涵和视觉效果,构建作品的骨骼,使其生动形象,更加的具体.
闽北樟湖镇崇蛇巡游民俗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现如今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广泛运用,思想和文化不断碰撞,非物质文化的生存环境与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以闽北文化中蛇文化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研究方法进行调研.针对蛇图腾相关产品发展趋势进行调研分析,收集现有资料,整合产品信息,以首饰作为载体设计,以蛇的祝愿文化作为艺术创意的内容,让闽北蛇文化在新的文化生态中得到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为闽北蛇文化的文创市场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手段.
随着我国首饰设计逐渐从单一模仿转向创新,设计瓶颈日益显现.同质化、设计西化、设计文化元素的缺乏等阻碍了行业的国际化发展.我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包含其中的传统纹样图案,其中以龛楣图案为代表的石窟文化的有效开发、创新应用,将为首饰设计创新、民族元素特色的凸显带来新的源泉.
室内环境设计中涉及到的要素比较多,为能提升室内环境设计质量,相关设计人员应融入创新的设计理念.将纺织品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科学运用,有助于优化室内环境设计效果,通过发挥纺织品的优势,按照不同室内环境设计要求,将纺织品的特色和室内环境设计的要求相适应.基于此,文章就室内环境设计中纺织品的特征以及设计应用作用加以阐述,接着详细探究纺织品的应用中需遵循的要求和具体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