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神经内分泌肿瘤(NEN)是一类可发生于全身的罕见肿瘤,胃NEN则是胃部罕见恶性肿瘤之一。2019年WHO第5版消化系统NEN分类标准更新了胃NEN的分型和若干命名问题。对胃NEN更加精准、科学的分型,也使得胃NEN的外科治疗更加个体化、精准化。一般来说,Ⅰ型胃神经内分泌瘤(NET)常可考虑内镜下切除;Ⅱ型胃NET多因发生于十二指肠或胰腺的胃泌素瘤而产生,需重视原发胃泌素瘤的外科治疗;Ⅲ型胃NET需
【机 构】
: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胃外科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广州 510060,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胃外科 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肿瘤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广州 51006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内分泌肿瘤(NEN)是一类可发生于全身的罕见肿瘤,胃NEN则是胃部罕见恶性肿瘤之一。2019年WHO第5版消化系统NEN分类标准更新了胃NEN的分型和若干命名问题。对胃NEN更加精准、科学的分型,也使得胃NEN的外科治疗更加个体化、精准化。一般来说,Ⅰ型胃神经内分泌瘤(NET)常可考虑内镜下切除;Ⅱ型胃NET多因发生于十二指肠或胰腺的胃泌素瘤而产生,需重视原发胃泌素瘤的外科治疗;Ⅲ型胃NET需根据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综合考虑手术方式;而对于无远处转移的胃神经内分泌癌(NEC),应积极行外科手术治疗,其手术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清扫范围可参照胃腺癌标准。对于局部进展期胃NEC,能否行新辅助化疗或新辅助放化疗以充分降期及提高根治性切除率,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此外,已有远处转移的功能性胃NEN亦可选择根治性切除及姑息性减瘤手术控制激素分泌,改善患者生存。在充分的多学科讨论基础上,综合考虑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原发灶及转移灶的范围、可切除性和功能性是胃NEN外科治疗的重要原则。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扩张皮瓣联合放射治疗在躯干部大型及超大型瘢痕疙瘩切除术后创面修复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35例大型及超大型瘢痕疙瘩患者接受一期埋植扩张器,注水充足后,二期手术切除瘢痕疙瘩组织,并用扩张皮瓣覆盖创面,术后24h内予浅放射治疗,采用患者与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OSAS)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术后随访12-72个月,随访12个月以上的患者中,31例治愈,3例显效,仅1例部分复发,临床有效率达到97.1%。术前和术后12月的总POSAS评分分别为(59.06±18.03)分和(8.89
《世界癌症报告2020》指出,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肿瘤是由多基因和多环境因素交互作用而引发的复杂性疾病,其发生与个体自身的遗传易感性有关[1]。因此,为肿瘤患者及家属开展肿瘤基因与遗传健康教育,提供专业的家族风险评估服务,制定相关的预防治疗管理方案,降低家族患癌风险或尽早干预,对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意义重大[2]。
目的探讨AI温控射频在女性阴道松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1年3月女性阴道松弛患者17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AI温控射频治疗,每周治疗1次,连续完成5次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2次、第3次、第4次及第5次后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盆底肌1类疲劳度及肌力、2类疲劳度及肌力、肌电位、社会支持度评分量表(SSQ)、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评分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结果POP-Q量化值中C、Ap、Aa总体呈上升趋势,每次治疗后均具有统计意义(P<0.05)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针刺治疗痰湿瘀滞型迟发性痤疮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痰湿瘀滞型迟发性痤疮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热敏灸联合针刺治疗。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治疗15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皮损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评价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皮损评分(压痛、潮红、囊肿)和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节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皮损评分(压痛、潮红、囊肿)及中医症状评分均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