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海伦

来源 :新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cj_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伦(右)与乌克兰对手对峙。

厄运袭来


  海伦·马鲁利斯在马里兰州长大,7岁时还是个非常害羞的女孩,弟弟却已经展露出惊人的摔跤才华,亟需一名陪练。就这样,海伦穿着粉红色的短袜走上摔跤垫,开始了一段神奇的旅程,并最终参加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成为首位为美国队夺金的女子摔跤选手。如今,她希望能在东京奥运会卫冕。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东京奥运会推迟到明年7月举行。海伦已经获得了参加美国奥运选拨赛的资格,看上去势头相当不错。她能走到今天,非常不易。
  她的人生故事是这样的:一个摔跤女孩展现出非凡的毅力,连续闯过了多道难关,通常,意志不那么坚定的运动员可能半途而废。小时候,她每天必须和男孩子们摔跤。28岁时,这位奥运选手战胜了脑损伤,这个难关也许是最具挑战性的。
  2018年年初,为期3周的国际摔跤联盟挑战赛在印度举行,海伦的头和对手狠狠地撞到一起。她感觉不舒服,怀疑自己的鼻子是不是断了,也可能是长途飞行后带来的疲劳,或者是得了脑震荡。对后一种情况,海伦倒是不怎么担心,她在2015年遭遇过一次脑震荡,很快就治愈了。
  海伦尽可能多休息,但打完第三场比赛后眩晕得厉害。她去找医生,拿到一些治疗恶心的药片。服药后,她的感觉更糟糕,甚至无法保持清醒。
  海伦的美籍希腊裔父亲伊安尼斯·马鲁利斯远在马里兰州观看了女儿的比赛,他看出了问题,因为海伦不但表现失常,而且经常在台上茫然四顾,好像完全忘记了该怎么摔跤。他禁不住大喊“停下来,停下来”,并给她的教练发去了短信,提醒他海伦好像不对劲。
  赛后,海伦通过网络向两位美国医生求助,但他们给出的答案完全不同。其中一位建议她立即退出比赛,而另一位则表示,如果有医生在身旁监控病情,她可以继续。接下来的几周,海伦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只要醒来,就会对声音异常敏感。为了能参加半决赛和决赛,她躲到浴室里,把棉球塞进耳朵。实际上,她的精神已经完全错乱。
  回到美国后,海伦咨询了专家,被诊断为脑震荡,但这与2015年的那次病征大不相同。除了疲劳、对光和声音敏感外,病情还导致她性情大变。在此之前,海伦是个非常情绪化的人,受伤后她开始变得理性。一位医生很明确地告诉她,“我能让你的身体机能恢复正常,但不能保证你的性格和以前一样。”
  几周后,她出现了一系列异常情绪,无法控制,教堂里传来的唱诗歌以及空调机发出的嗡嗡声令她难以忍受。海伦像变成另外一个人,经常想把空調从墙上扯下来,或者用刀把自己的脑袋戳破。
  在多位医学专家的帮助下,她进行高强度的身心治疗,包括戴上降噪耳机和特殊视力矫正眼镜,摄入无谷蛋白和鱼油等补充剂,并接受心理医生治疗。治疗措施简直包罗万象,比如戴上耳机听时钟的滴答声,再慢慢把它摘掉,试着在咖啡店里待上5分钟,然后回家,看看是否还有症状。
  几个月后,海伦觉得自己已经康复得差不多了,但现在回想起来,那完全是一种错觉。获准恢复训练后,她在与一位攻击性极强的男陪练摔跤时,又被摔成脑震荡,颈部也受了伤,导致严重眩晕,植物神经也出现了问题。海伦又接受了为期数月的治疗,再次恢复训练后,情况仍然非常糟糕。在进行举重训练时,她出现呼吸急促、手颤和哭泣等症状。她对这一切毫无意识,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最终,体育心理学家给出了权威诊断:她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海伦真正遇到了大麻烦。
海伦·马鲁利斯

人生强者


  创伤后应激障碍常被视为运动员职业生涯终结的符号,但对海伦来说未必如此,因为她已经无数次面对这种严峻的考验。
  海伦很小就知道,追逐摔跤梦想必须加倍努力。从上世纪90年代第一次和弟弟摔跤开始,她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并希望不断进步,但并不是谁都支持她。海伦在马里兰一家健身房和男孩子们练摔跤,但教练看着很不爽,给她安排的对手经常是实力最强的,无非是希望她能知难而退。
  海伦当时还是个孩子,没有看穿教练的想法,只是觉得自己需要变得更好。但母亲很快看出了其中的蹊跷,为她联系了另一家健身中心,但他们不愿意接收,理由是摔跤是一项男人味十足的运动,不适合女孩子。
  困境没有让海伦退缩,摔跤给予的信心是她尝试的游泳、芭蕾等运动所不具备的。从8岁起,她就梦想成为奥运冠军,这个目标也影响了她很多人生重大决定。
  在一次锦标赛上,另一家健身房的教练见识了海伦的身手,不顾其他人的反对,邀请她到健身房训练。海伦得以继续和男孩子们摔跤,变得愈发强壮。大多数时候,男孩子们不介意和海伦摔跤,但对她的奥运冠军梦只当成笑话听。事实上,海伦和这些男孩子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们是被父亲逼着学习摔跤,但海伦是真的喜欢这项运动。
  2004年,也就是海伦13岁的时候,女子摔跤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就在那一年,海伦来到奥林匹克训练中心现场观摩美国女子摔跤队训练,再次点亮了内心的奥运冠军梦。
  父母不断鼓励她。父亲伊安尼斯喜欢摔跤还有一些个人原因。他在孩提时代就来到美国,经常因为移民身份被其他孩子欺负。“他们说:‘嘿,都过来看啊,这里有个进口货!’朋友们都扭过头去装作没看见,只有我反唇相讥。”随后,伊安尼斯和那些美国孩子打成一团。上高中时,他开始学习摔跤用以自卫,最终爱上了这项运动。在考上社区大学后,伊安尼斯又练了两年摔跤,之后作为政府承包商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再后来,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练习过摔跤,但只有海伦坚持了下来。   上高中的时候,海伦加入学校男子摔跤队,当时学校里没有女队,她遇到更多的障碍。由于女友的反对,校队里最优秀的摔跤手一直拒绝和她训练。尽管如此,海伦的表现仍然极其出色,2006年成为首位进入马里兰州锦标赛的女子摔跤手。她像一架小型喷火式战斗机,从不知道什么叫恐惧。每当她击败身材魁梧的男性对手时,摔跤馆的屋顶都要被雷鸣般的掌声掀翻。
  高中毕业后,海伦先后就读于拥有女子摔跤队的密苏里浸会大学和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2011年,她在墨西哥瓜达拉哈拉举行的泛美运动会上获得金牌,并以骄人的不败纪录成为入选2012年美国奥运摔跤队的头号热门。
  在那之后,海伦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在奥运选拔赛决赛上以微弱劣势输给凯尔西·坎贝尔,无缘伦敦,她成为坎贝尔的陪练。
  她曾经距离梦想如此之近,如今却要为对手作陪练,这让她感到心碎。但一位教练告诉海伦,梦想迟早会成真,因为她现在付出的一切比成为一名奥运选手更难忘。一句话惊醒梦中人,也让海伦对自己的生活目标有了全新的认识:摔跤只是一项运动,她的奋斗目标不能全部由它来定义。海伦重新振作,把目光瞄准了2016年里约奥运会。
  接下来的4年里,海伦刻苦训练,严格控制饮食,每天只吃鸡肉和菠菜,希望能把体重从55公斤降到53公斤,达到奥运会参赛标准。最终,一切付出都得到了回报。
  2015年,她在拉斯维加斯勇夺世锦赛冠军,2016年实现梦想,入选美国奥运代表队。在里约奥运会上,她一路过关斩将,在决赛中面对三届奥运冠军、曾13次拿到世锦赛金牌的日本选手吉田沙保里。由于之前状态奇佳,海伦对冲击奥运金牌踌躇满志。但在决赛前几分钟,她突然变得不自信,“我当时想,能获得一枚奥运银牌也不错。但之后我告诉自己,不,海伦,放手一搏吧”。
  她果真做到了,终结了吉田沙保里的无敌神话。夺冠后,海伦去了父亲童年居住过的希腊卡拉莫斯岛。当船慢慢靠岸的时候,岛上的人们都为她欢呼,教堂的钟声和喇叭响成一片。后来,希腊政府为了纪念海伦的奥运壮举,把她的头像印在了郵票上。
  2017年,海伦在巴黎第二次获得世锦赛冠军,达到了职业生涯巅峰。就在这个时候,海伦遭遇人生低谷。她还能爬出深坑吗?
里约奥运会上战胜最后一个对手,海伦喜极而泣。

王者回归


  海伦从来没有让关爱她的人失望过,这一次也不例外。
  得知诊断结果后,海伦在第一时间去了创伤治疗中心。在那里,医生多次要求她复述受伤前前后后的种种细节。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陷入痛苦和沮丧中。刚开始,海伦把责任都推到别人身上,但后来她逐渐走出了这种情感怪圈,专注于治疗本身。
  心理治疗师莎莉·波文来自新泽西,是《创伤后的生机》一书作者。她认为,运动员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很常见。由于教练、球迷、赞助商以及家人的巨大期望,顶级运动员们往往背负着额外的压力。他们从小就被灌输意志坚强、克服困难、保持竞争力的信念,但从受伤的那一刻起,许多运动员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外界的期望与压力要求他们变得坚强时,应对创伤会变得更加困难。有些时候,运动员会屈从于压力,还未完全痊愈,就匆忙复出。
  波文的经验之谈在海伦身上得到了验证。在接受治疗后,海伦曾考虑和家人一起到卡拉莫斯岛休息一年,最终还是决定冒险参加在布达佩斯举行的2018年世锦赛。事实证明,海伦复出的时机过早,在第一轮比赛中肩膀就严重受伤。
  海伦继续接受创伤后应激障碍治疗,并于2019年12月搬回马里兰州,和父母住在一起,这样就有充足的时间休息和康复。没事的时候,她跳跳舞,把摔跤彻底扔在一边。伊安尼斯说:“我们告诉她,‘回家吧,你得和家人待在一起。忘掉金牌吧,为了健康,你无需再证明什么。’”
  海伦相信,家人帮助她找到了治愈的良方,必须真正放松身心,才有可能康复。这段沉淀期换来了成功的复出,今年2月,她第一次亮相就取得开门红,3月参加泛美运动会保持全胜。
  这些年来,海伦经历了很多残酷的挑战,都挺了过来,她的内心和竞技状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大。海伦对奥运延期并不担心,“我不害怕,因为我的梦想以前就被推迟过。”
其他文献
本期與2期为合刊
方正宇,执业律师,以法律人角度解析国内外体坛的诸多事件。个人微博http:// weibo.com/lawyerfang二战期间臭名昭著的“旭日旗”,居然被允许出现在东京奥运会的赛场边!日前,针对东京奥组委允许观众携带“旭日旗”进场的决定,韩国方面率先抗议,认为此举可能导致奥运精神遭受来自军国主义的玷污。众所周知,日本国旗的样式是白色旗面中央有一轮红日,俗称“太阳旗”或者“日章旗”。所谓的“旭日旗
霍东阁年轻时继承了霍家传统武学,极受父亲霍元甲宠爱。成年后,霍东阁用耿耿爱国之心与高超的武技,和父亲一样赢得了人们的广泛称颂。再后来,霍东阁为弘扬中华武术远赴印尼传艺,最终长眠异乡。名人之后名震武林的霍元甲有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长子霍东章,次子霍东阁,大女儿霍东茹,二女儿霍东玲,三女儿霍东琴。霍东阁1895年2月出生于直隶静海县(现天津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受家庭熏陶,自幼就酷爱武术。对于父亲和
跨越生存的边缘帕奎奥从小生活在菲律宾南部一座破败不堪的贫民窟内,母亲独自抚养6个孩子。帕奎奥是老大,很小就懂得担当与责任。他经常外出为全家人寻找食物和水,不知熬过多少饥肠辘辘的日子,10岁之前甚至长期在野外的纸箱中度过漫漫长夜。14岁那年,帕奎奥瞒着家人来到首都马尼拉,白天靠做流动烟贩勉强糊口,夜晚便钻进黑漆漆的桥洞,盖着报纸入睡。一天,帕奎奥发现可以靠拳头养活自己。他似乎找到了生存的希望,这个身
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里,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从姚明进入NBA至今,他的影响力早已超越篮球领域,成为一个文化符号。喧嚣之后,回到篮球层面,入选名人堂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去年年底,姚明得到入选奈史密斯篮球名人堂提名的消息。接到美国福克斯体育记者打来的电话时,他用了三个词形容当时的心情:吃惊、兴奋、紧张。然后,他做了一个生动的比喻:“就像第二次被火箭队选中一样。”姚明在2002年NBA选秀大会上被
A.J.P.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是一本曾经激起激烈争论,而且至今仍不失其震撼力催人思索的书。中国大陆二年之内出了两个译本,在颇知撙节的出版管理家看来,诚然是一种浪费,但从读书人角度看,却也不无意义——至少说明中国出版界对这本“异端”之作的重视。  三十一年前它在英国刚一问世,当即掀起了一场风暴,许多学者群起而攻之:轻率武断,扰乱人心,作者根本算不得一位有责任感的历史学家。另一些学者则热情推
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开幕之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习近平8月27日上午在天津会见了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和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代表以及在本届全运会群众比赛项目中获奖的运动员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强调,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把发展体育工作摆上重要日程,精心谋划,狠抓落实,不断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男篮亚锦赛强势夺冠,重回亚洲之巅,让国人为之振奋。同时,由郭艾伦和赵继伟组成的双控卫让所有人眼前一亮,被人们视为中国男篮未来十年的后卫线。  这两个年轻人究竟用怎样的表现征服了球迷,他们又是如何做到了这一切?年少成名,他们的未来又会有怎样的发展?  亚锦赛大放异彩  亚锦赛小组赛阶段的第二场,中国男篮遭遇到严峻的考验,首节比赛陷入大比分落后,第二节开始后一度分差扩大到20分。就在这样一个令人近乎绝
提起清华大学,恐怕无人不知;提到梅贻琦,知道的人就有限了。但是,清华从一个留美预备学校发展成名牌大学,梅贻琦先生的功绩是不可估量的。不仅对清华大学,对我国现代教育的贡献也是永标史册的。  梅贻琦,字月涵,一八八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诞生于天津,一九○九年考取“庚款”首批直接留美生,入美国吴士脱理工学院(Wor-cester Polytechnic Institute)。一九一五年学成回国,应清华学校(
大坂直美商业潜力巨大,仍无法与顶级男子选手相提并论。难敌梅西小数点  2018年8月,大坂直美踏上美国网球公开赛的场地,她的世界排位不过第19名,从未在任何大满贯赛事享受过种子选手待遇。随着一路过关斩将、击败自己的偶像小威廉姆斯,取得美网冠军,她的人生彻底改变了。  当大坂直美再接再厉,拿下澳网女单冠军的时候,下一位营销巨星无可争议地诞生了。在与万事达卡、全日空、日产汽车和宝洁公司签署代言合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