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的“第三只眼”

来源 :第二课堂(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lys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表面上看,昆虫和其他动物一样,也长着两只眼,但昆虫的两只眼和其他动物的不一样,是复眼。除此之外,昆虫还长着“第三只眼”,即单眼。这“第三只眼”有什么用途呢?我们来做个实验。
  一、实验材料
  活蚱蜢一只(也可以用蝉代替),纸盒一个,以及橡皮胶布、胶带、黑墨水等。
  二、实验方法
  1. 在纸盒的一侧钻一个比蚱蜢略大一些的洞,其他缝隙全用胶带贴牢,使之不漏光,然后用黑墨水将纸盒的内壁全部涂黑。
  2. 用橡皮胶布分别把蚱蜢的两只大眼封住,再把它放在纸盒里。不一会儿,蚱蜢就从小洞爬出来了。
  3. 再用橡皮胶布将蚱蜢头部两眼之间的三个小小隆起也封住,再把它放回盒内,你会发现,蚱蜢无法用眼找到小洞,它很难爬出来。
  
  三、实验揭秘
  昆虫的眼睛与其他动物的眼睛不相同,是由复眼和单眼组成的。复眼是由无数小眼组合而成的,能识别物体的形状,是昆虫主要的视觉器官。单眼是辅助视觉器官,能辨别光线的明暗。当单眼没被封住时,蚱蜢仍能感觉到洞口的亮光,因而能从小洞爬出来。当单眼也被封住后,蚱蜢的视觉就完全丧失了,所以很难爬出小洞。
  (编辑 孙世奇)
其他文献
将隔板内连式和贯通式节点相结合并加以改进,提出了H型钢梁-钢管柱刚性连接的新型节点。该节点既克服了隔板贯通式节点下隔板宽度大于墙体影响室内美观与布置的缺点,又使梁下
☆组词  绎( ) 泳( ) 测( ) 博( )  泽( ) 咏( ) 侧( ) 搏( )  ☆搭配(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词语和前面的词语搭配起来,用“√”表示。)  性格(开朗晴朗) 爱护(公物祖国) 工作(细微细致) 发言(强烈热烈) 改正(生活错误) 反映(情形情况)  ☆写反义词  安全——( )  表扬——( )  潮湿——( )  ☆写近义词  纯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