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中细胞黏附分子和白细胞的迁移

来源 :中国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ght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脓毒症是目前外科学和危重病医学的研究热点之一.由脓毒症诱发的脓毒性休克临床综合征表现为血管功能不良、器官衰竭,具有很高的病死率.在组织学上,脓毒症病灶以显著的白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白细胞和内皮细胞之间的交互作用使白细胞向脓毒症病灶移动,而细胞黏附分子(CAM)在这两种细胞间的协同表达调控这一作用.CAM被促炎介质广泛上调后,促使中性粒细胞向非感染组织移行或浸润于感染部位,中性粒细胞释放细胞毒性产物并导致组织损伤,从而引发器官功能不全.因此,抑制CAM的治疗对改善脓毒性休克有益.
其他文献
患者,女性,49岁,因"间断性腰骶部疼痛向左下肢放射8年,加重2个月"就诊.患者于2000年工作期间从约1 m高的蒸馏塔上跌下,即送医院,诊断为"骶骨骨折",愈后时常感腰骶部不适,初为隐痛,后渐加重,并向左下肢放射,疼痛时常服止痛片缓解.2002年曾行CT示:椎管狭窄.此后2年发病尤为频繁,发病时腰骶部疼痛加剧,不能弯腰拾物,难以入睡;左下肢感放射性疼痛及麻木,以麻木为主,须不断变换体位方可缓解,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 通过对早产儿应用不同剂量小儿氨基酸的观察,评价大剂量输注小儿氨基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7月1日出生24小时内体重为1000-2000g进入我院NICU接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RM)是指可逆或不可逆的横纹肌细胞受损后使细胞膜的完整性改变,细胞内物质如蛋白、离子、酶等物质释放入血,最后从尿中排出.其主要临床特征是:
目的 通过胃肠功能评分来评价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并研究原发疾病及腹腔感染与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对收治入外科ICU的≥18岁成年人危重症患者胃肠道功能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患者入科后即进行性别、年龄、原发病等信息采集,根据原发病分为两组:非腹部外科疾病组(A组)和腹部外科疾病组(B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腹部体征的连续观察,入科24 h内记录影响胃肠道功能的危险因素,记录APAC
目的 探讨如何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后下肢静脉栓塞(DVT)的发生.方法 以我院妇产科2008年1月~2010年12月良性病变行腹腔镜手术患者248例为研究组,以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
1 病例介病人女性,80岁.因突发性腹痛逐渐加重18 h,于2001年6月急诊入院.发病后伴有腹胀、恶心,但未呕吐,既往无肝、胆、胰及消化道疾病史.查体:生命体征尚平稳,病人呈肥胖体
目的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方法60例终未期肾病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为血液透析组(HD),治疗组分为3组分别为:血液透析联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治疗及护理经验,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方法 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16例乳糜尿患者,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心理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