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所引《唐韵》与大徐本《说文》反切之比较

来源 :励耘学刊(语言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人对《康熙字典》所引《唐韵》的关注,大多是通过抽样调查或举例分析进而做出一些推断性研究,鲜有对文本进行全面比较并作穷尽性考察.本文运用定量统计的方法对《康熙字典》引用《唐韵》反切与大徐本《说文》注音进行量化比较,从而为《康熙字典》引用《唐韵》的定性分析提供数据支持.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之相同比和差异比分别为77.98%、22.02%,即相同部分占主要,二者并不等同.《说文》注音是其主要的参考对象,而不同于《说文》的部分当另有来源.理清《康熙字典》所引《唐韵》的来源并加以整理,同时以翔实的数据为佐证,
其他文献
本文对'极小量+也/都+VP'否定构式的语法结构、语义特征、语用倾向进行了描写。'都'式和'也'式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差异:'虚指'与'实指&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中出现不少新鲜的词汇,其中有些词语释读有误,如:“茠粻”当释为“秫粻”,指黏性的稻谷;“葌米”即“稴米”、“秈米”,指早熟而少黏性的稻米.“秫粻”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