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照2002年7月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为更好贯彻中央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精神,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标准要求,通过对我校首届初、高中起始年级179名学生体质测试调查进行测试结果分析研究,找出我校初、高中起始年级学生体质中存在的问题,为落实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活动课程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促进学生自主锻炼的健康意识和校园体育环境建设,全面推动学生身体素质的整体提升,促进学校体育健康活动的有效落实,整体提升学校体育工作的品质。
一、 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本校2012年首届初、高中起始年级179名学生。其中,初一年级男生43人,女生46人;高一年级男生43人,女生47人。
2、方法。运用测量法,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对本校2012年首届初、高中起始年级179名学生进行体质测试,数据统计分析采用本校学生真实测试数据。运用统计学法,根据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的要求,对所测数据采用国家数据库上报软件V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测试时间。2012年12月
4、测试器械。北京京海体大体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JH—2008体质测试仪。
5、测试项目。按体质测试的要求,测试项目分为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坐位体前屈。
二、学生体质测试结果与统计分析
1、综合成绩测试结果与统计分析。从表1体质测试成绩分布情况可知:①初一男生平均成绩(55.84分)低于女生平均成绩(62.85分),高一男生平均成绩(64.67分)高于女生平均成绩(59.79)。该情况符合青少年生理发展规律——小学、初中前段第二性特特征不明显时,女生身体素质强于男生;当第二性别特征明显时,男生身体素质则强于女生。②初一年级男生、高一年级女生体质测试平均成绩分别是55.84分、59.79分,均不及格;初一年级女生、高一年级男生平均成绩达到标准分别是62.85分、64.67分,说明学生体质水平整体较低。
表1本校2012年首届初、高中起始年级学生体质检测统计总表(略)
测试结果与当地重视体育活动的现状差距甚远。说明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严重不到位,学生身体素质亟待提升。学生每天的运动强度、运动量严重不足;体育教学、活动课程对于学生身体练习与运动技能的引导、传授、督促、考核有待于改进;体育设施服务于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2、学生身高体重测试结果与统计分析。以表2学生身高体重测试成绩分布情况作为依据,从身体形态特征方面分析:初一男生与高一男生正常体重比例分别为16.28%、20.93%,初一、高一年级女生正常体重比例分别为41.3%、36.17%,说明我校初一、高一年级男女生正常体重比例较小,学生整体体重偏轻,希望后期学校体育工作能引导、培养学生积极锻炼,树立健康意识。通过体育教学、活动课、健康课程的有效组织与开展,改善这一情况。
表2本校2012年首届初、高中起始年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测试统计表(KG)(表略)
3、男女生四项(肺活量体重指数、耐力1000\800米、速度灵巧类项目立定跳远、柔韧/力量类项目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与统计分析
以表3、表4、表5、表6参测学生四项成绩分布情况为依据,从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方面分析:①坐位体前屈反映人体的柔韧素质水平,立定跳远反映人体肌肉力量素质及下肢爆发力。初一男女生立坐位体前屈合格率都为100%,高一男女生坐位体前屈合格率分别为为93.02%、95.74%,从合格率来看参测学生柔韧素质基础较好。初一年级男女生立定跳远合格率为41.86%、63.04%,高一年级男女生立定跳远合格率分别为58.14%、48.94%,从合格率分析,我校参测学生都需要重点加强力量素质练习。②人体机能指标肺活量和1000/800米耐力跑,肺活量能够反映人体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1000/800米耐力跑成绩是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的评价标准,这两项成绩能反映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初一年级男女生肺活量合格率分别为76.74%、80.43%,高一年级男女生肺活量合格率分别为90.70%、78.72%,说明参测学生需要加强长跑等有关肺活量的运动项目。初一年级男女生耐力跑合格率分别为20.93%、32.61%,高一年级男女生耐力跑合格率为60.47%、46.81%,从合格率分析,参测学生都需要重点加强耐力素质练习,也显示参测学生整体缺乏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表3初一年级男生四项检测成绩统计总表(表略)表4高一年级男生四项检测成绩统计总表(表略) 表5初一年级女生四项检测成绩统计总表(表略)表6高一年级女生四项检测成绩统计总表(表略)
四、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建议
1、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针对问题确定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工作,切实抓好体育教学、体育活动组织的有效性。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基础薄弱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教授学生正确的锻炼方式,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严格督导,适时检查。以此为契机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实现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以“强健体魄,锤炼意志"的附校体育精神推进学校体育文化建设。通过体育健康课,让学生明白强健的体魄是学习的保障;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阳光快乐、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与思想。大部分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养成健康快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与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3、制定学校体育工作整体实施方案,建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评价制度与监督机制。根据本校学生体质测试结果与统计分析为依据,制定学校体育工作整体实施方案,高效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各个环节,整体推进,分类落实,成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抓手。打破传统的以分数做为唯一衡量标准来评定孩子优秀与否的评价制度,建立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
表7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方案、评价制度、监督机制(表略)
4、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1)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技能 体育教师自身不断钻研专业技能,对各项运动技能的重难点进行精炼掌握。
(2)钻研教法 不断钻研教法,根据时代的变化,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切入点,寻找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方法。
(3)课题研究 进行课题研究,在课题数据获取过程中发现问题,运用教学方法实践解决问题,做到科教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提高。
(4)多渠道培训 通过派遣体育老师参加进修、培训活动,请专家来学校做讲座,学校购买知网等知名网络数据库等途径,多渠道、全方位的拓展体育教师的思路,开阔体育教师视野。
5、加大学校体育硬件器材设施投入。学校体育硬件器材设施包 括室内运动场地、室内体育馆、各种专项运动器材(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单双杠、跳绳、杠铃等),保证体育老师有场地、器材教学,学生有场地、器材进行锻炼,确保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升。
6、降低影响体质测试干扰因素。①时间与气候,根据克拉玛依市地域、气候特点,选择恰当的测试时间。②学生测试前准备工作,学生进行测试时,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运动鞋。③学生、教师测试前培训工作,测试前对老师、学生进行培训,掌握正确的测试方法,端正测试态度。
一、 调查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本校2012年首届初、高中起始年级179名学生。其中,初一年级男生43人,女生46人;高一年级男生43人,女生47人。
2、方法。运用测量法,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要求,对本校2012年首届初、高中起始年级179名学生进行体质测试,数据统计分析采用本校学生真实测试数据。运用统计学法,根据教育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的要求,对所测数据采用国家数据库上报软件V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测试时间。2012年12月
4、测试器械。北京京海体大体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JH—2008体质测试仪。
5、测试项目。按体质测试的要求,测试项目分为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坐位体前屈。
二、学生体质测试结果与统计分析
1、综合成绩测试结果与统计分析。从表1体质测试成绩分布情况可知:①初一男生平均成绩(55.84分)低于女生平均成绩(62.85分),高一男生平均成绩(64.67分)高于女生平均成绩(59.79)。该情况符合青少年生理发展规律——小学、初中前段第二性特特征不明显时,女生身体素质强于男生;当第二性别特征明显时,男生身体素质则强于女生。②初一年级男生、高一年级女生体质测试平均成绩分别是55.84分、59.79分,均不及格;初一年级女生、高一年级男生平均成绩达到标准分别是62.85分、64.67分,说明学生体质水平整体较低。
表1本校2012年首届初、高中起始年级学生体质检测统计总表(略)
测试结果与当地重视体育活动的现状差距甚远。说明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严重不到位,学生身体素质亟待提升。学生每天的运动强度、运动量严重不足;体育教学、活动课程对于学生身体练习与运动技能的引导、传授、督促、考核有待于改进;体育设施服务于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2、学生身高体重测试结果与统计分析。以表2学生身高体重测试成绩分布情况作为依据,从身体形态特征方面分析:初一男生与高一男生正常体重比例分别为16.28%、20.93%,初一、高一年级女生正常体重比例分别为41.3%、36.17%,说明我校初一、高一年级男女生正常体重比例较小,学生整体体重偏轻,希望后期学校体育工作能引导、培养学生积极锻炼,树立健康意识。通过体育教学、活动课、健康课程的有效组织与开展,改善这一情况。
表2本校2012年首届初、高中起始年级学生身高标准体重测试统计表(KG)(表略)
3、男女生四项(肺活量体重指数、耐力1000\800米、速度灵巧类项目立定跳远、柔韧/力量类项目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与统计分析
以表3、表4、表5、表6参测学生四项成绩分布情况为依据,从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方面分析:①坐位体前屈反映人体的柔韧素质水平,立定跳远反映人体肌肉力量素质及下肢爆发力。初一男女生立坐位体前屈合格率都为100%,高一男女生坐位体前屈合格率分别为为93.02%、95.74%,从合格率来看参测学生柔韧素质基础较好。初一年级男女生立定跳远合格率为41.86%、63.04%,高一年级男女生立定跳远合格率分别为58.14%、48.94%,从合格率分析,我校参测学生都需要重点加强力量素质练习。②人体机能指标肺活量和1000/800米耐力跑,肺活量能够反映人体肺的容积和扩张能力,1000/800米耐力跑成绩是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的评价标准,这两项成绩能反映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初一年级男女生肺活量合格率分别为76.74%、80.43%,高一年级男女生肺活量合格率分别为90.70%、78.72%,说明参测学生需要加强长跑等有关肺活量的运动项目。初一年级男女生耐力跑合格率分别为20.93%、32.61%,高一年级男女生耐力跑合格率为60.47%、46.81%,从合格率分析,参测学生都需要重点加强耐力素质练习,也显示参测学生整体缺乏吃苦耐劳、持之以恒、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表3初一年级男生四项检测成绩统计总表(表略)表4高一年级男生四项检测成绩统计总表(表略) 表5初一年级女生四项检测成绩统计总表(表略)表6高一年级女生四项检测成绩统计总表(表略)
四、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建议
1、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针对问题确定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工作,切实抓好体育教学、体育活动组织的有效性。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基础薄弱的问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教授学生正确的锻炼方式,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严格督导,适时检查。以此为契机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实现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2、以“强健体魄,锤炼意志"的附校体育精神推进学校体育文化建设。通过体育健康课,让学生明白强健的体魄是学习的保障;通过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阳光快乐、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与思想。大部分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养成健康快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与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
3、制定学校体育工作整体实施方案,建立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评价制度与监督机制。根据本校学生体质测试结果与统计分析为依据,制定学校体育工作整体实施方案,高效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各个环节,整体推进,分类落实,成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抓手。打破传统的以分数做为唯一衡量标准来评定孩子优秀与否的评价制度,建立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制度。
表7学校体育工作整体方案、评价制度、监督机制(表略)
4、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1)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技能 体育教师自身不断钻研专业技能,对各项运动技能的重难点进行精炼掌握。
(2)钻研教法 不断钻研教法,根据时代的变化,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为切入点,寻找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方法。
(3)课题研究 进行课题研究,在课题数据获取过程中发现问题,运用教学方法实践解决问题,做到科教一体化,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不断提高。
(4)多渠道培训 通过派遣体育老师参加进修、培训活动,请专家来学校做讲座,学校购买知网等知名网络数据库等途径,多渠道、全方位的拓展体育教师的思路,开阔体育教师视野。
5、加大学校体育硬件器材设施投入。学校体育硬件器材设施包 括室内运动场地、室内体育馆、各种专项运动器材(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单双杠、跳绳、杠铃等),保证体育老师有场地、器材教学,学生有场地、器材进行锻炼,确保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升。
6、降低影响体质测试干扰因素。①时间与气候,根据克拉玛依市地域、气候特点,选择恰当的测试时间。②学生测试前准备工作,学生进行测试时,穿着适合运动的服装、运动鞋。③学生、教师测试前培训工作,测试前对老师、学生进行培训,掌握正确的测试方法,端正测试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