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美国作品中的陌生化研究

来源 :校园英语·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华裔美国文学作品由华裔美国作家创作。由于华裔美国作家身份的特殊性,其作品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华裔美国人离开国土去美国寻求发展,其与祖国之间的距离增加了,而其与美国之间的距离缩短了,但其与美国社会之间的距离并没有拉近。这一系列距离的变化,给了读者一个新的角度去解读华裔美国文学作品。这个角度与形式主义中所提出的“陌生化”观点及其接近。水仙花作为第一批华裔美国文学作家,在其作品中记录了当时华裔美国人的生活,在发行后得到了广泛关注。她的作品集《春香女士》从发行之初距今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在今天重新翻阅这部作品,应当赋予它新的时代价值及意义。在本文中,笔者将从“陌生化”的角度出发,分析《春香女士》作品集,试图从作品中寻找新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陌生化;距离
  【作者简介】陈梦迪(199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2017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指导教师:刘少杰,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
  【基金项目】本论文属于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yjs201770。
  一、华裔美国文学境遇描写——陌生化
  华人大量移民美国的历史开始于淘金热阶段,此后便开始了华裔美国人的漫长历史。作为白人眼中的“他者”,华裔美国作家用文字记录移民初期的真实经历,却鲜少得到美国社会的认可。其原因是,华裔美国作家的作品中记录的并不是美国人想要看到的中国人的模样。文学来源于生活,又区别于生活。因此,华裔美国作家在作品中以文学方式记录的生活,与真实的华裔美国人所经历的生活有一定距离。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一方面取决于作家的写作方法;另一方面取决于读者与作家生活环境的距离。华裔美国作家的作品中所呈现的视角,对于美国白人来说是陌生的,这种陌生感增加了美国白人与华裔美国人之间的距离。同时,华裔美国人离开故土,来到陌生的国度。他们与祖国人民原本亲密的距离被拉远了,这种新的距离,赋予了华裔美国人新的身份,加强了其与祖国人民之间的陌生感,同时产生了一种新的关系。华裔美国人作为一个“新”的群体,与中国和美国之间都存在着距离。这距离也为两个国家的人提供了足够的了解与评判华裔美国人的空间,使读者从现实生活环境的“陌生化”出发,步入文学作品的手法和内容的“陌生化”。
  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社会中,被美国白人当作“他者”对待。在这群“他者”中,女性又被看作“他者”。作为“他者中的他者”的华裔美国女性作家——水仙花,父亲是美国人,母亲是中国人。她拥有着轻松可以让自己进入白人圈的名字——艾迪斯·蒙德·伊顿。但她却选择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名字“水仙花”作为自己的名字。“水仙花对北美唐人街及其居民们繁杂的日常生活有深入的了解,从而能真实地展示一个被美国主流作家忽略并歪曲了的世界”(尹晓煌,89)。水仙花的作品中所记录的时代,各个社会群体之间距离的拉远与缩进,与什克洛夫斯基在关于形式主义的阐述中提出的“陌生化”观点极其接近。“作为普遍的艺术规律,文学性应当有更广的覆盖面,有更大的适用性”(朱刚,3)。因此,文学的价值不应局限于讲故事及娱乐,而应从文学作品出发,结合生活进行文本分析,从而赋予作品更多时代意义与价值。
  二、水仙花作品中陌生化的体现
  水仙花作品集《春香女士》中文学形象的设定充分体现了陌生化。对于中国人和美国白人来说,水仙花作品中记录的华裔美国人的生活是陌生的,陌生意味著很难引起共鸣。对于美国白人来讲,华裔美国人是“低等的”,“野蛮的”生物,对于生活在故土的中国人来讲,华裔美国人不再是中国人,而是和自己共享同种肤色的外国人。因此,华裔美国人与自己的故土和新家园之间,都隔着“鸿沟”。朱刚在专著中写道:“文学形象的感知有意识地使被感知对象变得困难,使它和读者原有的体验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在《春香女士》中,华裔美国人也作为文学形象被置于新的环境中,从而产生了与华人及美国白人都不同的体验。这种陌生的体验,拉远了其与两个社会之间的距离。“这种体验使意义的获得变得艰涩,延长了读者对形象的体验过程”(朱刚 3)。水仙花作品中华裔美国人的处境是生活在故土的国人无法想象的。因此,关于作品中文学形象的描写,就充分的利用了陌生化。
  水仙花作品集《春香女士》由许多小故事组成,其中许多具体的描写也可被看作是陌生化的描写。宝琳是典型的传统中国女性,她在为三奎的父母养老送终后带着儿子来到美国,拉远了她与中国社会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她与美国社会的距离。尽管如此,她却依然按照中国传统在美国生活。此时的宝琳依然与中国传统距离很近。然而,在听到让自己的儿子学习英语的建议时,宝琳表示:“我坚决反对我的孩子使用白人女人的语言”(Sui,59)。宝琳既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也在言语间表现出了她不顺从的一面。她学会了“吃醋”,这一方面表现了她传统的一面,不接受男女之间存在友谊的说法。一方面又表现了她“反叛”的一面,在当时男尊女卑的社会,她敢于站出来指责丈夫。此时的宝琳,与美国社会之间的距离拉近了。这个故事的最后,宝琳失去了另一个孩子,三奎带她回归故土。在两种力量的拉扯中,宝琳和三奎选择了回到原点。而这一系列的拉扯,一次次距离的变化,就是一次又一次陌生化的过程。而在水仙花的作品中,陌生化可以使读者看清其中主人公情绪的变化,从而更好的理解并体会华裔美国人的处境与心境。
  从陌生化的角度出发,仔细研读水仙花作品中人物与他们与中美两个社会之间的距离,便可以从中看出人物情感的变化。也是这种距离变化所带来的人物情感变化,以及情感变化引起的不同选择,使华裔美国作家的作品具有其自己的独特的文学价值。
  三、文学与生活的陌生化
  回看华裔移民美国的历史,中国人在移民之初所经受的不平等待遇历历在目。在华裔美国作家的作品中,又可以看到中国人为了在美国社会立足而做出的努力。水仙花的作品集《春香女士》中所描述的那个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如今,中国人也不再被当作“野蛮的”存在而被唾弃。对于当代读者来讲,很难想象和相信水仙花作品中所描述的境遇,又何谈理解?在阅读之初,水仙花作品中描写的那个年代对于当代读者来说是陌生的,读者与作品中描写的那个年代之间存在着距离。这些距离都使读者对于水仙花作品中内容的理解变得艰涩,同时又延长了其对《春香女士》这部作品的阅读体验过程。
  水仙花作品集中,关于故事主人公与美国社会之间冲突的描写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而雅各布森认为“现实主义作品侧重表现人物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朱刚 7),因此水仙花的作品可以被看作是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现实主义作品被看作是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真实性较高。然而,阅读与生活之间又始终存在着距离。读者通过阅读获得的认知存在于头脑中,这些认知与生活存在着距离。文学作品与生活之间存在着距离。而读者充当的角色是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之间的桥梁:将文学与生活的距离同时拉近,集中于自己。这样,文学和生活可以融合于头脑中,并共同指导生活。
  一百多年后重提水仙花作品的意义在于回归历史、走近历史,进而了解历史。在历史中为曾经遭受不平等待遇的华裔美国人寻找一个答案。同时,通过“陌生化”视角来阅读华裔美国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拉近读者与历史的距离,同时又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从而让历史指导当代华裔美国人寻找到与美国社会的最佳距离。
  参考文献:
  [1]Sui Sin Far.Mrs Spring Fragrance and Other Writings[G].Urbana 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1995.
  [2]尹晓煌.美国华裔文学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3]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不仅需要获取知识,更要获得勇往直前、永不言败的学习动力。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结果,更要思考学生语言学习动力的激发策略,始终把培养学生兴趣、鼓励学生主动发展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学习动力;教学活动;意志力;发展  【作者简介】崔美丽,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高中英语教学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学生学习难度
【摘要】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社交工具,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更为便利的运用,可以在更加广阔的媒介中发送语音、图、视频、文字等信息,实现双人或多人之间的沟通。微信的迅速发展也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手段,将微信运用于大学英语的移动学习不仅能够将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获取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料,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信;移动学习;大学英语;
【摘要】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需求与逐步放开的“二孩”政策,在未来几十年,少儿教师的需求量将呈现急剧增长态势,尤其是对英语教师和艺术教师的需求表现出突出的渴求。那么,将少儿英语教育与艺术教育相融合既可以满足未来的发展需求,也更为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少儿艺术英语的开设应运而生,本文将三个方面探讨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并为其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少儿英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传统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受到挑战,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英语专业传统培养模式的弊端,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英语人才的需求特点,并提出解决办法,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策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英语人才;培养策略  【作者简介】白晶(1978-),女,哈尔滨人,哈尔滨金融学院
【摘要】错误分析是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从语际错误和语内错误两个角度分析了学生定语从句运用中的常见问题。发现学生语法规则记忆不熟、汉语习惯套用、目标结构分析不足等问题。为此对高中语法教学提出一些建议:1.教师应注重语法教学的多样性和思维性,培养学生意识深处的英汉双向对应系统;2.高中生要通过大量记忆训练来培养语感,通过句法分析深化句型结构理解。  【关键词】错误分析 高中英语语法教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要由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化的发展性教学。近期我就一直在思考着一个问题“什么样的课才算一节好课?”,有幸的是不久前我听取了我校三位教师带来的课题为7A Unit7 Shopping Integrated skills的同课异构的三节课,这是一节七年级的综合技能课。听完三节课,冥冥之中我好像得到了答案。这个答案正是其中一位老师留给我最深刻的几点感受。笔者总结为一节好的英语课应该具备
【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课堂教学工具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日益突现其重要性,它以其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的优越性不断地征服着我们每一位学生和老师,使我们的课堂和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本文就如何巧妙地使用多媒体,让其成为高效英语课堂教学的左右手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多媒体;高效课堂;左右手  【作者简介】阮筱丹,浙江省台州市洪家中学。  如今,多媒体的教学已深入人心,它以其大容量、多信息、多趣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大量外文作品涌入中国,翻译的媒介作用也日益凸显。作为译者,想要译出优秀的译文,提高自身的素养,则需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本文是在对《大英百科年鉴1994·中亚与南亚》翻译地基础上完成翻译实践报告,从词汇、句法及文化方面着手,具体分析翻译中的细节。本篇报告旨在呈现出整个翻译实践过程,直观有效地體现各种翻译技巧和实践经验,为今后的译者提供一定的参照和指导。  【
【摘要】变调属语流音变的一种情况,汉语中的某些音节在一定的语流中会发生一定的变调现象。文章将对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五种变调特征进行举例分析,使汉语学习者更加清楚地了解现代汉语的变调现象。  【关键词】现代汉语;变调;调值  【作者简介】葛瑞红,湖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学。  我们用语言进行交际时,总是一个音紧接着一个音说,各个音连续不断,从而形成了长短不等的一段段
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平时的阅读理解训练反馈情况,笔者发现,很多同学都会抱怨阅读理解限时完成难度较大,篇幅太长,内容宽泛,信息量大。有的同学甚至对阅读理解形成畏惧心理,看到一篇文章,不知从何下手,毫无章法。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快速找出作者所要传达的信息,从而辨识文章主旨并准确地对文章内容和思路进行分析和逻辑推理,如何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篇幅长、题量大的阅读理解是教师应该加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