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的生产经营是头等大事,也是中心任务。但是,企业首先要是一个良好健壮的企业,只有保持肌体的健康,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进而具有强劲的竞争力。
达到这样的目标,企业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紧密围绕生产经营中心,构建惩防体系,发挥教育、监督、惩处、保护等职能作用,推动廉洁从业、查办案件、效能监察、源头治理和自身建设等工作,为企业安全、稳健、和谐发展起着保护和促进作用。通过构建惩防体系,抓好制度规范和纪律约束,使“前腐后继”现象得到有力的遏止,并且大大改观。
一、树正确观
在不久前刚刚闭幕的中纪委六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全面总结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科学分析了当前的反腐倡廉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要任务,深刻阐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反腐倡廉工作中去的重要性、紧迫性。加强党性修养,是中央明确提出的政治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谋求自己的利益是正常的,但共产党员不仅是“经济人”,而且更应该是“道德人”。由于利己是人的天性,因此毫不利己不可强求,但决不能损人,这应是道德底线。守住了这个道德底线,就是好人,好人是分层次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是圣人,面对利益先人后己的是君子,危难当头舍己为人的是英雄,利己不损人的是常人。当然,损人利己的是小人,损人不利己的是蠢人。共产党人要做君子、英雄乃至圣人,不能混同于常人,更不能当小人、蠢人。不能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更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企业利益之上。大量案例警示我们,共产党员如果不注重加强党性修养,个人主义逐渐至上,私欲恶性膨胀,贪婪的人性,就会一点一点腐蚀党性,必然导致以权谋私,走上腐败的道路。因此,反腐败工作不仅关系到领导干部个人的荣辱进退,更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浮沉,一个单位生产经营搞好了,领导和管理人员都成长进步了固然可喜,但如果生产经营一时上来了,可一批干部却倒下去了,生产经营的表面繁荣也只能是昙花一现,这是企业和我们领导都不愿看到的。对企业来讲,倒下一批干部也是企业重大的损失。当今社会,充满机遇和挑战,社会在转型,道德在重建,它对法制形成了挑战,更对人的德行、操守形成了挑战,如果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往往难以把握自己,容易忘乎所以,随波逐流。为此,人就需要有荣辱感,需要较真精神,需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毅力,需要一些淡定、把持甚至血性。企业领导和党员干部一定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风修养作为自己一门重要的功课,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二、修责任心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保障,需要企业主管领导,亲自抓,负总责,要敢于担当,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政治责任,切实增强“忧企兴企”的责任和意识,一个单位的工作状况和风气如何,关键在领导,尤其是一把手,领导责任心强,能带头遵守廉洁自律的规定,工作就会有表率作用,工作就好开展。反之,就会上行下效,风气毒化,企业的基础就会坍塌。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设,要实行好一岗双责,企业主要领导,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研究,周密安排,做到制度严格,措施得当。企业领导如果只管生产经营不管反腐倡廉,对违反制度的事不抓,对出格跑歪的事情不管,对歪风邪气不刹,保持“一团和气”,甚至麻木不仁,问题就会越积越多,风气就会越来越差,腐败现象就会愈演愈烈,这就是失职渎职。反过来倒害了党员干部,也会贻害企业。
要想使企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要实行两种制度:一是思想汇报制度,所有管理人员都要定期向组织和本单位一把手汇报自己的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目标,思想作风建设,廉洁自律等情况。二是要建立谈心谈话制度,企业党政一把手,要定期与本单位管理人员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表现和思想状况,对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早告诫,早提醒,防患于未然。
三、依制度行
推进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度建设是根本,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没有到位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坏人就有了违法乱纪、以权谋私的机会和条件,好人就无法更好地做好事,甚至会变坏。制度建设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制定规章制度,二是落实规章制度。
要真正形成一套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使权力在科学的制衡、制约和监督下行使,在阳光下运行。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在制度上要加强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经济责任审计、科学决策制度,以及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继续推行好党务公开,企务公开,不断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八小时以外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这些方面制度完善了,落实起来就好操作了,权力运行就可控可查可监督了。
首先,要营造好落实制度的大环境。一个领导人员要想当好领导,自己本身必须要正。职工看他的是能力、作风,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他是否按照规矩办事,是否带头执行制度,是否坚决落实制度。企业的各项制度,领导要带头落实执行,要求别人做的领导要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领导坚决不做。这就有了表率效应,使政令畅通。其次,要加强对制度的宣传。规章制度是用来规范领导和管理人员行为的,不是书橱里的摆设,也不是装点门面、应付检查的花样。反腐倡廉不能搞“不教而诛”,必须要使领导和管理人员对各项反腐倡廉规章制度牢记于心、内化于魂、见诸于行。因此,反腐倡廉教育党委要统筹安排,纪委要组织协调,行政要全力配合,分工负责,统一落实,真正形成大宣教格局;教育的重点是制度,要通过党纪条规的正面灌输,使领导和管理人员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通过反面教员的警示教育,使领导和管理人员明白,不按照规矩做事、做错了事要承担什么责任;要通过对先进典型的宣传,使领导和管理人员认识遵章守纪给单位带来的好处、给个人带来的光荣。再次,要完善和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领导和管理人员落实企业规章制度的情况,必须切实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督促其自觉落实制度,按照制度用权办事。对本单位落实制度方面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突出性问题,要严肃组织专项治理,狠刹有章不循、有规不依、有制不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歪风邪气;对违纪违规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依纪依规严肃惩处,教育本人记取教训,警示他人敬畏制度。
四、教他人道
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手段,抓办案,教育才有说服力,监督才有制衡力,组织协调才有凝聚力。企业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旗帜鲜明、义无反顾地坚持严惩腐败的思想不能动摇。纪检部门在新的一年里,要拓宽办案视野,厘清办案思路,突出办案重点,根据近两年案件发生的规律和生产经营管理中暴露出的典型问题,中铁十六局集团二公司以查办发生在领导人员和关键岗位管理人员中的案件为重点,以查处失职渎职、安全质量事故、玩忽职守、不负责任,给企业、单位造成经济、信誉损失的案件为重点,同时注重查处不执行科学决策制度、造成重大决策失误的案件,内外勾结、损害企业利益的案件。贪污受贿、以权谋私、侵占企业资产的案件,在物资设备和外部队伍招标中中饱私囊、损害企业利益的案件,在对外签订合同或资金管理方面不负责任、给企业造成损失的案件。对安全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处理坚决不袒护,绝不姑息迁就。
要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查处案件工作,办案数量多、处理人多并不是目的,总结并汲取案发教训,找准并堵塞体制机制和管理工作的漏洞,最大限度降低同类案件多发、再发的几率,教育当事人、警示其他人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才是我们的初衷。对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件,在调查工作结束后,要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分析案发原因,深刻总结案件引发的教训,举一反三,研究加强改进工作的办法,形成案例分析报告,及时向企业党委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
要保护创业干事的积极性。要把铁腕办案与信任、保护、激励领导和管理人员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起职工开拓市场、严格管理、追求企业效益、信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全方位发挥查办案件的功能,要坚持查办案件与警示教育相结合,严格执纪与保护干部相结合,总结办案工作与堵塞管理漏洞相结合,查办案件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查办案件与提高法纪意识相结合。通过查办案件促进实现工程优质,效益优良,干部优秀,发挥好各级各类骨干人员的带头作用,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强调和坚持狠抓办案,并不是要把人们的手脚都束缚起来,而是要净化创业干事的内部环境。对内必须从严要求合法合规,对外必须适应市场合情合理,放开手脚,积极工作,需要领导人员善于把握企业的市场定位,善于总结和运用经营规律,善于积累和挖掘关系资源,用高超的运作艺术化解风险。让企业领导干部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开创工作新局面。
新形势下,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意义重大,任重道远,还会有新问题出现,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惩防体系,以使企业永葆青春。
(作者单位:中铁十六局集团二公司)
达到这样的目标,企业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紧密围绕生产经营中心,构建惩防体系,发挥教育、监督、惩处、保护等职能作用,推动廉洁从业、查办案件、效能监察、源头治理和自身建设等工作,为企业安全、稳健、和谐发展起着保护和促进作用。通过构建惩防体系,抓好制度规范和纪律约束,使“前腐后继”现象得到有力的遏止,并且大大改观。
一、树正确观
在不久前刚刚闭幕的中纪委六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全面总结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成效和经验,科学分析了当前的反腐倡廉形势,明确提出了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主要任务,深刻阐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反腐倡廉工作中去的重要性、紧迫性。加强党性修养,是中央明确提出的政治要求。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谋求自己的利益是正常的,但共产党员不仅是“经济人”,而且更应该是“道德人”。由于利己是人的天性,因此毫不利己不可强求,但决不能损人,这应是道德底线。守住了这个道德底线,就是好人,好人是分层次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是圣人,面对利益先人后己的是君子,危难当头舍己为人的是英雄,利己不损人的是常人。当然,损人利己的是小人,损人不利己的是蠢人。共产党人要做君子、英雄乃至圣人,不能混同于常人,更不能当小人、蠢人。不能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更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企业利益之上。大量案例警示我们,共产党员如果不注重加强党性修养,个人主义逐渐至上,私欲恶性膨胀,贪婪的人性,就会一点一点腐蚀党性,必然导致以权谋私,走上腐败的道路。因此,反腐败工作不仅关系到领导干部个人的荣辱进退,更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浮沉,一个单位生产经营搞好了,领导和管理人员都成长进步了固然可喜,但如果生产经营一时上来了,可一批干部却倒下去了,生产经营的表面繁荣也只能是昙花一现,这是企业和我们领导都不愿看到的。对企业来讲,倒下一批干部也是企业重大的损失。当今社会,充满机遇和挑战,社会在转型,道德在重建,它对法制形成了挑战,更对人的德行、操守形成了挑战,如果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往往难以把握自己,容易忘乎所以,随波逐流。为此,人就需要有荣辱感,需要较真精神,需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的毅力,需要一些淡定、把持甚至血性。企业领导和党员干部一定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风修养作为自己一门重要的功课,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二、修责任心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保障,需要企业主管领导,亲自抓,负总责,要敢于担当,切实担负起反腐倡廉政治责任,切实增强“忧企兴企”的责任和意识,一个单位的工作状况和风气如何,关键在领导,尤其是一把手,领导责任心强,能带头遵守廉洁自律的规定,工作就会有表率作用,工作就好开展。反之,就会上行下效,风气毒化,企业的基础就会坍塌。
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设,要实行好一岗双责,企业主要领导,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研究,周密安排,做到制度严格,措施得当。企业领导如果只管生产经营不管反腐倡廉,对违反制度的事不抓,对出格跑歪的事情不管,对歪风邪气不刹,保持“一团和气”,甚至麻木不仁,问题就会越积越多,风气就会越来越差,腐败现象就会愈演愈烈,这就是失职渎职。反过来倒害了党员干部,也会贻害企业。
要想使企业走上健康发展之路要实行两种制度:一是思想汇报制度,所有管理人员都要定期向组织和本单位一把手汇报自己的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目标,思想作风建设,廉洁自律等情况。二是要建立谈心谈话制度,企业党政一把手,要定期与本单位管理人员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表现和思想状况,对发现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早告诫,早提醒,防患于未然。
三、依制度行
推进企业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度建设是根本,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没有到位的执行力和落实力,坏人就有了违法乱纪、以权谋私的机会和条件,好人就无法更好地做好事,甚至会变坏。制度建设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制定规章制度,二是落实规章制度。
要真正形成一套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使权力在科学的制衡、制约和监督下行使,在阳光下运行。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在制度上要加强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经济责任审计、科学决策制度,以及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制度。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继续推行好党务公开,企务公开,不断拓宽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八小时以外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这些方面制度完善了,落实起来就好操作了,权力运行就可控可查可监督了。
首先,要营造好落实制度的大环境。一个领导人员要想当好领导,自己本身必须要正。职工看他的是能力、作风,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他是否按照规矩办事,是否带头执行制度,是否坚决落实制度。企业的各项制度,领导要带头落实执行,要求别人做的领导要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领导坚决不做。这就有了表率效应,使政令畅通。其次,要加强对制度的宣传。规章制度是用来规范领导和管理人员行为的,不是书橱里的摆设,也不是装点门面、应付检查的花样。反腐倡廉不能搞“不教而诛”,必须要使领导和管理人员对各项反腐倡廉规章制度牢记于心、内化于魂、见诸于行。因此,反腐倡廉教育党委要统筹安排,纪委要组织协调,行政要全力配合,分工负责,统一落实,真正形成大宣教格局;教育的重点是制度,要通过党纪条规的正面灌输,使领导和管理人员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通过反面教员的警示教育,使领导和管理人员明白,不按照规矩做事、做错了事要承担什么责任;要通过对先进典型的宣传,使领导和管理人员认识遵章守纪给单位带来的好处、给个人带来的光荣。再次,要完善和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领导和管理人员落实企业规章制度的情况,必须切实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督促其自觉落实制度,按照制度用权办事。对本单位落实制度方面存在的倾向性、苗头性、突出性问题,要严肃组织专项治理,狠刹有章不循、有规不依、有制不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歪风邪气;对违纪违规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依纪依规严肃惩处,教育本人记取教训,警示他人敬畏制度。
四、教他人道
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是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手段,抓办案,教育才有说服力,监督才有制衡力,组织协调才有凝聚力。企业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旗帜鲜明、义无反顾地坚持严惩腐败的思想不能动摇。纪检部门在新的一年里,要拓宽办案视野,厘清办案思路,突出办案重点,根据近两年案件发生的规律和生产经营管理中暴露出的典型问题,中铁十六局集团二公司以查办发生在领导人员和关键岗位管理人员中的案件为重点,以查处失职渎职、安全质量事故、玩忽职守、不负责任,给企业、单位造成经济、信誉损失的案件为重点,同时注重查处不执行科学决策制度、造成重大决策失误的案件,内外勾结、损害企业利益的案件。贪污受贿、以权谋私、侵占企业资产的案件,在物资设备和外部队伍招标中中饱私囊、损害企业利益的案件,在对外签订合同或资金管理方面不负责任、给企业造成损失的案件。对安全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员,处理坚决不袒护,绝不姑息迁就。
要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查处案件工作,办案数量多、处理人多并不是目的,总结并汲取案发教训,找准并堵塞体制机制和管理工作的漏洞,最大限度降低同类案件多发、再发的几率,教育当事人、警示其他人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才是我们的初衷。对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件,在调查工作结束后,要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分析案发原因,深刻总结案件引发的教训,举一反三,研究加强改进工作的办法,形成案例分析报告,及时向企业党委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建议。
要保护创业干事的积极性。要把铁腕办案与信任、保护、激励领导和管理人员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起职工开拓市场、严格管理、追求企业效益、信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全方位发挥查办案件的功能,要坚持查办案件与警示教育相结合,严格执纪与保护干部相结合,总结办案工作与堵塞管理漏洞相结合,查办案件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结合。查办案件与提高法纪意识相结合。通过查办案件促进实现工程优质,效益优良,干部优秀,发挥好各级各类骨干人员的带头作用,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强调和坚持狠抓办案,并不是要把人们的手脚都束缚起来,而是要净化创业干事的内部环境。对内必须从严要求合法合规,对外必须适应市场合情合理,放开手脚,积极工作,需要领导人员善于把握企业的市场定位,善于总结和运用经营规律,善于积累和挖掘关系资源,用高超的运作艺术化解风险。让企业领导干部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开创工作新局面。
新形势下,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责任意义重大,任重道远,还会有新问题出现,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惩防体系,以使企业永葆青春。
(作者单位:中铁十六局集团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