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性,12岁,学生。主因“视物模糊1个月,口角歪斜、左侧肢体活动不利20 d”于2013年6月5日就诊。1个月前上课时自觉看不清黑板,无头晕、眼睑低垂、肢体麻木,当地医院考虑“屈光不正”,矫正视力后视物模糊似有改善。发病后9 d家属发现其口角右歪,微笑时明显。当地诊所予针灸治疗4 d后,出现左上肢不能持重物,不能完成梳头、刷牙、穿衣等动作,走路时左下肢抬不起脚尖,易跌倒。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头颅CT及MRI检查示右侧丘脑、底节区占位 (图1)。发病14 d出现头痛、恶心,并呕吐胃内容物,左侧肢体活动不利加重,左手不能活动,行走需搀扶,随后来北京多家医院就诊,考虑“胶质瘤”。发病18 d于北京某医院住院诊治,给予甘露醇脱水等治疗,当时体检“左侧鼻唇沟浅,左侧肢体肌力Ⅲ级,左侧肢体腱反射活跃,左侧病理征阳性”。发病22 d行“右额立体定向活体组织检查检术+左额角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每天2次静脉点滴,头痛及恶心症状基本消失,左侧肢体活动较前好转。为进一步诊疗入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