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如何看中国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美联系现在越来越紧密,此次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无疑进一步拉近了两国之间的距离。最近,我们就“美国人如何看中国”采访了美国社会各阶层的人士。虽然说不上全面,但也颇具代表性。
  我们在华盛顿街头采访的普通民众大部分没有去过中国,他们是依靠媒体了解中国。当问到“对中国的第一印象”时,大部分人说的是中国菜,认为很好吃。很多美国人一提到中国首先想到的是大米,说中国向美国出口了很多大米。其实,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的粮食长期以来是不够吃的,但这几年,中国大米出口不少。据美国农业部的调查,2007年全球大米的产量为4.2亿吨,其中中国的产量约占全球的1/3。而今年全球粮食危机,中国限制了大米出口。所以美国人吃中国大米的机会恐怕不多了。
  让美国人举出最熟悉的中国人,提到最多的就是李小龙、成龙两位武打明星了。此外,有美国人提到了周润发、郎雄和李连杰。而对于姚明,美国人也比较熟悉。也许在美国人看来,亚洲人的面孔都很相像,所以有被访者承认自己总是把中国人和日本人搞混,还有一名美国人干脆把朝鲜领导人金正日也错当成中国人了。由此可见,美国普通民众对外界的了解远没有中国人多。
  在谈到“哪些产品是中国制造的”这一问题时,美国人几乎异口同声:身边的日用品几乎都是中国制造的。年轻人更是把iPad、iPod、黑莓手机等热门电子产品归结于中国制造,说如果没有中国制造,恐怕就没有通讯交流了。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美国人几乎没人想得起有什么品牌是中国的。其实,中国打入国际市场的品牌或多或少都追求一种“洋味儿”,因此难以让外国人想起是中国品牌。就拿中国家电企业海尔来说,品牌本身就是个简写,借用了当年合作方“利勃海尔”公司品牌的后半部分,难怪美国人会误以为这是德国品牌而不是中国品牌。类似的还有搜狐(sohu),模仿雅虎(yahoo)。不久前在美国上市的优酷(youku),就是youtube的谐音。联想起韩国的“三星”、“现代”都直接用自己的音译打入国际市场,中国企业什么时候也能用不那么“洋味儿”的品牌打入美国市场,让美国人记住中国品牌呢?
  当问到“最不喜欢中国什么方面”时,没有到过中国的美国人大概受到美国媒体负面报道的影响比较大。比较典型的是一位老者,上来就提到中国对达赖喇嘛的立场,另一位妇女则很不喜欢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中国超生的人要交大笔罚款,让她难以理解,还有一名学生,说不喜欢中国的“共产主义”。一名黑人朋友最想对中国人说的话是:“请不要伤害我们了”,意思是中国掌握了很多美国的国债,可能对美国民众不利。从这些采访中我们感受到,越是生活在社会下层的美国民众,特别是非洲裔美国人,从内心里对中国还是有好感的,但他们更担心中美间的经济摩擦可能影响自己的就业,而生活相对富裕的白人则更关心中国的政治改革、人权、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
  至于已经多次到过中国,对中国有充分了解的“中国通”们,在肯定了中国的发展之后,也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美国《新闻周刊》前主编、现任CNN主持人扎卡里亚是亨廷顿的弟子,也是印度裔美国人。他认为中国是年轻的大国,还不适应在世界扮演更主要的角色,邓小平提出了明智的“韬光养晦”政策,但随着中国国内“骄傲的声音”不断响起,中国已经被放在全世界的放大镜下,“即便轻轻一咳嗽,每个人也都能听得到”。年轻时曾在中国天津留学的美国学者沈大伟认为,在过去一年里,中国的外交方式发生了变化,“中国正在一步步走向狭隘的、利己主义的政策,中国第一、中国第二、中国第三”。这些采访都表明了美国学者对中国可能走向孤立主义的担忧。
  中国一直强调“中国特色”,美国人也一直强调“美国例外”。那么当“中国特色”遇到“美国例外”的时候,确实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去化解分歧。正如基辛格在接受采访时所说的,中国要成为世界级的国家,必须要有足够的智慧,以便处理更为开放的问题。也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才能使中美间的“特色”和“例外”变成谅解和共识。
其他文献
1933年9月30日,一个由中共江苏省委和左联直接参与组织的国际性会议在上海秘密举行。会议的全称为“远东泛大平洋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大会”。在当时白色恐怖的上海,能够胜利举
期刊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京召开“若干重点任务工作会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在会上提出,要切实将《专项行动计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借鉴试验区经验,务实推进区域两化深
本文通过对企业控制权早期文献的研究,重点梳理了从亚当·斯密到伯利、米恩斯,再到钱德勒的企业控制权的现实问题脉络,而后分析了从奈特到科斯,再到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对控制权
厉以宁教授在全国政协经济界分组讨论上把脉经济:经济有财政赤字没有太大关系。因为按照周期平衡理论,当经济萧条时,通过财政刺激,产生赤字后,到经济繁荣时期,不要刺激了,财
摘 要:通用名称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因使用而产生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而不同使用者对于同一通用名称在使用形态、使用目的上的千差万别导致争议出现,使得通用名称进入法律调整范畴。通用名称在使用中的演变,是一把双刃剑,其利弊相互转化,这无疑是对相关权利人的严峻考验。而对于抢注通用名称为商标的行为,又该采取何种措施,本文结合有关案例作如下论述。  关键词:通用名称;演变;商标  一、通用名称
英国“脱欧”的步伐,没有阻挡那里的人们消费购物的热情!2018年4月12日,由《进出口经理人》杂志借展出海俱乐部主办、英国阿克仙(Ascential)集团消费品展和通用国际广告展览有限公司支持的“中国品牌商品欧洲展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次发布会共有超过60位展览业专业人士前来交流沟通,足见英国消费品市场的强劲吸引力。  《进出口经理人》杂志主编邱源斌主持本次发布会。他表示,2108年是《进出口
期刊
中国现在是美国的热门课题,“中国背景”已成为不少美国官员晋升的资本.
自2017年8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从源头上规范统计调查活动。明确统计责任担当《条例》明确了与统计工作有关的
期刊
近日,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在京开幕。本届展会以“建设宽带中国促进信息消费乐享智慧生活”为主题,全面展示包括新一代通信和互联网技术、三网融合、智慧城市、光通信与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