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5与ICD-11中分裂情感性障碍诊断的差异

来源 :精神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o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精神病性症状和心境症状混合存在的分裂情感性障碍一直是困扰精神病学诊断系统的一个分类.本文系统地比较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和即将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ICD-11)中分裂情感性障碍诊断标准差异,并回顾了它们重测信度的研究报道.在DSM-5和ICD-11中,分裂情感性障碍的诊断标准存在许多差异,纵向诊断和横向诊断是两个系统间的最大差异.据报道,分裂情感性障碍诊断的重测信度在两个系统中较各自的前一版本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彻底清楚精神障碍的病理学之前,要提高分裂情感性障碍的重测信度不仅需要改进精神障碍的诊断系统,还应重视精神障碍的诊断思维和访谈技巧的培训.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不同部位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慢性失眠的疗效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160例慢性失眠患者,分为假刺激组、Cz组、左侧组、右侧组各40例.假刺激组做rTMS假刺激治疗,左侧组、右侧组、Cz组分别在左侧前额叶背外侧(DLPFC)、右侧DLPFC、Cz点后1 cm三个不同部位行rTMS治疗.观察不同部位rTMS治疗慢性失眠的疗效.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个人信念和态度量表(DBAS)、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符号数字转换测验(SDMT)、听觉诱发事件相关
目的 探索舍曲林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PSPD)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PSPD患者70例,随机分为35例药物组和35例联合组,药物组给予舍曲林单一药物治疗,联合组在舍曲林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3周rTMS治疗.另选取3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周末采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疼痛程度,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情绪状况,感觉门控电位P50(SG-P50)和接触性热痛诱发电位(CHEPs)检测技术评估神经电生
目的 对精神科急诊重复就诊患者进行人口学和疾病学资料的调查.方法 筛选精神科急诊就诊的12345例非取药患者,分为单次、两次及多次就诊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重复就诊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单次就诊患者相比,两次及多次就诊患者在年龄、居住地、婚姻、职业、收入、家庭关系、急诊目的、起病形式、急诊目的、首次发病年龄、就诊时间、总病程、是否确定诊断、精神科总住院次数、攻击风险评估表、BPRS及YMRS评分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序多分类Logi
目的 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在职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其心理保健需求.方法 以内蒙古自治区12盟市在职干部为目标总体,采用分层按比例分配、简单随机抽样和概率比例规模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抽取样本;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结果 除躯体化因子外,干部群体中SCL-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国内常模(P<0.05).不同年龄的干部,SCL-90躯体化、其他因子分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SCL-90偏执因子分低于男性(P<0.05).不同学历的干部,SCL-90躯体化、恐怖、其他因子分
目的 探索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QTc延长危险因素,验证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建立精神分裂症患者QTc延长的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3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基线期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基于多因素Cox回归结果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1年QTc延长风险.结果 341例患者中有44例患者发生QTc延长,发生率为12.90%.QTc延长的患者中应用高危药物的人数比例高于QTc正常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提示性别及代谢综合征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QTc延长患者
目的 探讨抑郁症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抑郁症住院患者91例(研究组),健康对照82名(对照组),分别测定其入院时及出院前后2周内血清hs-CRP水平,比较入院前后hs-CRP水平的变化及与健康对照的差异,并分析影响疗效的临床因素.结果 研究组急性期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缓解期hs-CRP水平较急性期升高(P0.05).以性别进行分组然后统计分析,组间比较发现不同性别的抑郁症患者疗效也与急性期hs-CRP水平无相关性(P>0
药物性肝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和较为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之一,需要谨慎地识别、治疗和管理.新型抗抑郁药物存在或有潜在肝脏损害风险,有必要对此提高认识和警惕,降低抗抑郁药物的肝损害风险.本文主要就药物性肝损伤以及新型抗抑郁药物导致的肝损伤进行综述,希望为临床实践者提供合理处方的循证依据.
精神分裂症是由各种遗传因素、生物及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起病于青壮年时期,反复发作且病程呈持续性.大多数患者结局为精神残疾,严重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坚持服药是改善预后和社会功能的重要途径.与使用口服药物的患者相比,使用长效注射液的患者住院率、治疗中断率、总体治疗费用明显降低.现综述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安全性、卫生经济学以及临床医生对其使用态度的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肺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心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分别在入院时和出院后第3个月末,对两组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肺功能检测及呼吸困难分级评价.结果 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各自干预前降低(P<0.01);且心理干预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FEV1、PaO2、P
微量元素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非金属微量元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硒与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相关,本文旨在对硒与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关联的文献进行整理并撰写综述,并重点阐述了硒在维持脑组织氧化还原稳态、信号转导通路调控和神经免疫调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基础研究提供新视角,为临床靶向营养干预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