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国家卫生部网站消息,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部分地区有婴幼儿因食用受污染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导致泌尿系统结石。为做好相关惠儿的诊疗救治工作,卫生部会同中华医学会组织专家制定了《与食用受污染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相关的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诊疗方案》,供临床参考使用。为便于读者了解,现简述如下。
1、首先应立即停止给婴幼儿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
2、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婴幼儿预后较好。因结石的特点是松散或泥沙样,结石直径小于4毫米时,家长通过给婴幼儿多饮水,勤排尿等方法,结石可自行排出。
3、密切观察婴幼儿,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呕吐、发热、尿液混浊、血尿、少尿或无尿等现象,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4、如果情况不太严重,可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即通过补液、碱化尿液,促进结石的排出,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保守治疗过程中密切检测尿常规、血生化、肾功能,复查B超(尤其注意肾盂、输尿管扩张程度和结石形态与位置的变化)。因结石较为松散或呈沙粒样,自行排出的可能性较大。
5、如果患儿的状况较为严重,已经合并急性肾衰竭,那么,首先应纠正高血钾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如应用碳酸氢钠及胰岛素。如条件具备,尽早采取血液净化、腹膜透析等方法,必要时外科干预解除结石梗阻。
6、经内科保守治疗结石形态和位置无改变,并且肾积水及肾损害加重,或出现肾衰竭而没有条件进行血液净化或腹膜透析时,可手术解除梗阻。可选择膀胱镜逆行输尿管插管引流、经皮肾造瘘引流、手术切开取石、经皮肾镜取石等。因结石较为松散,尿酸成分为主,病人为婴幼儿,体外震波碎石有较大的局限性,需慎重考虑。
结石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儿,如及时就诊,一般可以恢复。患儿经治疗,结石梗阻解除,一般情况好转,肾功能恢复正常,排尿通畅即可出院。由喝污染奶粉导致的结石症一般症状较轻,应鼓励患儿饮水促进结石排出,尽量不麻醉、不手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
1、首先应立即停止给婴幼儿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
2、无症状或症状较轻的婴幼儿预后较好。因结石的特点是松散或泥沙样,结石直径小于4毫米时,家长通过给婴幼儿多饮水,勤排尿等方法,结石可自行排出。
3、密切观察婴幼儿,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呕吐、发热、尿液混浊、血尿、少尿或无尿等现象,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4、如果情况不太严重,可采用内科保守治疗,即通过补液、碱化尿液,促进结石的排出,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保守治疗过程中密切检测尿常规、血生化、肾功能,复查B超(尤其注意肾盂、输尿管扩张程度和结石形态与位置的变化)。因结石较为松散或呈沙粒样,自行排出的可能性较大。
5、如果患儿的状况较为严重,已经合并急性肾衰竭,那么,首先应纠正高血钾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如应用碳酸氢钠及胰岛素。如条件具备,尽早采取血液净化、腹膜透析等方法,必要时外科干预解除结石梗阻。
6、经内科保守治疗结石形态和位置无改变,并且肾积水及肾损害加重,或出现肾衰竭而没有条件进行血液净化或腹膜透析时,可手术解除梗阻。可选择膀胱镜逆行输尿管插管引流、经皮肾造瘘引流、手术切开取石、经皮肾镜取石等。因结石较为松散,尿酸成分为主,病人为婴幼儿,体外震波碎石有较大的局限性,需慎重考虑。
结石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儿,如及时就诊,一般可以恢复。患儿经治疗,结石梗阻解除,一般情况好转,肾功能恢复正常,排尿通畅即可出院。由喝污染奶粉导致的结石症一般症状较轻,应鼓励患儿饮水促进结石排出,尽量不麻醉、不手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