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艺”之辨:书法之书体的功能性与审美性研究

来源 :艺术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g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体”是指汉字的书写方式与形态特征.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必然与其形成阶段的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理念密切相关,体现特定时期权力运行和文化传播的要求.正书书体(篆、隶、楷书)一直具备国家意志的色彩,文字书写遵循一定的规范、规律,这是书法的第一种指向,即“法”的层面;在抒情性的书体(行、草书)中,自我的表现性更加自由,尽管其也是实用性的,但是这种传播往往在私人之间进行,不带有官方意志,因此更符合书法的第二种指向——文字书写的审美理念与价值指向,即“艺”的层面.当然书法的发展是多元化的,“法”和“艺”都是书法发展阶段的必然,呈现特定“书体”的功能性与艺术性,但必然在发展中逐步统一与融合.
其他文献
艺术创作推动理论建设的跟进,而艺术理论的丰富又反哺于创作.在中国传统艺术品评理论体系中,“荒率”概念经常被提及,“荒率”概念内涵的确立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中国古代艺术品评活动中,观念的建构因语言文字实用属性的不断变化而变化,艺术理论建设不是经验的重复堆砌,而是一个能够让已有元素实现自我发育和自我丰富的复杂过程,它们时常在实现最初的角度迁移和体系更新后以辩证的方式使内涵趋于自洽稳定,继而实现超越领域的辐射和延伸.对这种重塑模式做出深入探索,能够避免艺术理论研究陷入到单纯依作论作的主观盲从、就事论事的考据桎梏
中国传统艺术心灵与艺术作品形态呈现之间的联系和影响,其内在逻辑关系源于研究者自身对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的当代理解.论文对王一川教授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的研究思考,以及对其跨文化艺术美学研究途径都进行了初步梳理.我们可以发现,通过中国传统美学理论构建,进一步到民族艺术理论运用,再到艺术作品的形态再现,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鲜明的逻辑递进关系.王一川教授从不同艺术领域剖析了中国传统艺术心灵对于艺术作品呈现所产生的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关系,通过自身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美学的当代理解,促使自身在“心灵”层面得以使艺术美学与古典心学
在数字技术的广泛辐射作用下,社会活动逐渐开启了智能化发展序章,文章基于创意时代语境下,结合感官艺术的解读与应用价值,从跨界融合创作的多模态表达特征探讨艺术观念的生成,并对观念与形式间的互动关系问题进行研究.文中以跨媒体艺术创作过程及规律为视角,针对从观念形成到形式表达的修辞格叙事进行论述.
大型原创锡剧《烛光在前》以张太雷同志的真实故事为创作原型,以“为人民谋永远幸福”的忠贞信仰为引领,讲述张太雷的夫人陆静华和儿女们坚强不屈地追随他的足迹走上革命道路的故事.创演团队以陆静华送夫、送女、送子先后走上革命道路的三次送别为“主线”,以张太雷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爱国主义精神“烛光”的追随和追溯为“辅线”,构建主戏.作品将个体的坚强品质与革命群体的顽强斗争精神、个体家庭生活的艰苦与中国革命的艰难、陆静华个人形象与中国伟大女性群体画像一一契合,通过“双线”并行的叙述方式和递进式表现手法将“烛光”精神的深刻
当前,人工智能介入艺术活动已成为现实,人类也因此迎来了一次艺术创新和审美变革.在美术创作中,美术边界的存在保证了美术本体的纯粹与独立,但从历史角度看,这一边界从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人工智能的介入是对此边界的又一次挑战.虽然人工智能美术的合法性地位并没有得到学界普遍的肯定,但其发展的脚步却未因此而停滞.如果用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人工智能美术,不得不说,它对传统美术边界的突破与扩展要远远大于挑战与颠覆,也为美术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创新活力.
坐歌堂作为壮族年节期间开展的民歌仪式活动,在具备仪式性特征的同时,所展现的结构特征又能够反映壮族人民传统的交际模式.壮族是极为善于歌唱的民族,民歌文化贯穿于该民族历史发展的始末,进而呈现了以仪式为结构、以交际为功能的坐歌堂.从更深层次来看,坐歌堂仪式结构体现了壮族人口“大分散、小聚居”的形态特征,而仪式中所应用的民歌文本又承载了壮族历史中丰富而又灿烂的民歌文化与民族文化.因此,对于坐歌堂仪式的研究并非仅仅对其仪式结构进行描述性分析,更应结合壮族的族性特征展开文化的解读,探究其所体现的民族文化以及在民族文化
电影所寻求的深层意义感,一向和人类历史现实密切相关.而进入后科技时代,电影由模仿和反映现实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转化,编剧、导演等角色被“造梦师”所取代,智能化特技特效日趋多样,电影意义感也由现实生活之共鸣,转向人类困境、人类未来的共情.这种革命性改变是高技术驱动的结果,人类整体性的银幕“失控”与“失衡”,使得“想象创造想象”“电影创造电影”成为未来电影模态的核心手段.数字化使电影走出“场景一演员—拍摄—洗印—放映”的线性创作流程,“程序化”“陌生化”“公众化”,电影文本作为“解放了的文本”“变体文本”,在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恩达勒”作为达斡尔民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独特的魅力.论文对《中国民间歌曲集成·黑龙江卷》中收录的达斡尔族民歌“扎恩达勒”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无论是对达斡尔族民歌进行集成书本式的静态保护还是对当今的活态传承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中国工业题材油画创作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艺术再现,是新中国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国家形象的体现.宏大叙事结构中“新工业风格”油画创作,弘扬了革命的浪漫主义和乐观的现实主义精神,分析了绘画图式如何着眼于现实、表达于现实、抒情于现实的创作历程,表达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工业发展的时代审美节律.论文着重论述了工业题材油画创作以宏大叙事的方式展现新中国的时代风貌,探讨了工业题材油画创作七十多年来宏大叙事创作方式的产生、发展、消解、重构与再生,并以新的理论视角研究了当代工业题材油画创作的理论与实践,以及“
扬州清曲,牌子曲代表曲种,因其历史长远、流传广泛而闻名于世,又因存留近百支明清时期曲牌,常被誉为“明清俗曲”活化石.这些曲牌来源复杂,形态多样,变体繁复,从曲调系统内部分析,存在曲牌相互生成及关联的现象,通过整腔“静态结构”和核腔“动态结构”两种曲牌发展手法形成类型化群体;从曲调系统外延分析,存在各地曲牌相互吸纳交融的现象,通过“字腔”“过腔”等嬗变方式实现曲牌地方化的统一.由此得出明清俗曲曲调系统演变方式已与南北曲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