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手工课教学之感悟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w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手工教学已经成为一项不容忽视的教学内容。实践表明,通过大量手工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手眼配合的协调能力,并与现实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关键词: 美术课 手工 教学感悟
  手工制作,是大部分学生特别喜欢的一种美术作业形式,比单纯地绘画和欣赏更能让学生接受。在手工课上,学生可以运用各种材料,通过自己的双手或简单的辅助工具,按照自己的意愿,加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或具象或抽象、或美丽或滑稽、或平面或立体的手工作品,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因此,手工教学是小学美术课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儿童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课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课。那么,怎样上好手工课呢?通过一阶段的尝试,我有了以下感悟。
  一、感知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素材
  生活是一本活教材,要让孩子多联系生活,寻找、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因此,我常常让学生感知生活,发现生活的废旧材料,根据材料的特性去思考适合用来制作什么,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想象随之迸发。
  例如:四年级在制作《我造的汽车》时,课前,可以让孩子到路边看一看,汽车的外形是怎样的,由几部分组成,什么颜色等,再到身边找一找,哪些材料的外形和汽车的外形很接近?哪些材料适合制作汽车的零件?上课的时候,让他们展示自己收集的废旧材料,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有的同学说方方的纸盒适合制作货车的身体,有的同学说圆形的易拉罐适合做灌装车的身体,有的同学觉得几个牙膏盒连起来有点像火车的身体,有的说药瓶的盖子适合做轮子……看,学生通过观察,就可以把看到的事物和废旧材料的形状相联系。当然,同一件废旧材料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就会产生激烈的讨论,这样经过实践而得到的结论,我想他们肯定记忆深刻。
  二、体验创作,拥有一双灵巧的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美术课堂中的技术性活动就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的技术性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勇于实践和善于创新的心理品质。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从而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和信心。著名音乐家奥尔夫说:“让孩子自己去实践、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我想,美术学科也应该是这样的。
  例如:我在教《树上树下》手工制作时,进行“树”的装饰学习,这是对学生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更进一步的提高。对照新课程标准,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设计一节课,让学生实践,从而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讲清了“造树”的要求后,我从袋子里拿出一件件物品:细细的铁丝、随意捡的石块、空了的药瓶、一团纸巾、一块碎布、一张彩色卡纸……我指着这些东西,微笑着看着同学们,学生流露出兴奋的眼神——
  “老师,铁丝细细的,可以做立体的树。”
  “老师,彩色卡纸可以做树叶,一定很好看!”
  “老师,还可以用象棋子滚动压印成树干、树枝。”
  “老师,纸巾可以……”
  沸腾的教室成了创新思维的海洋……
  学生有了创作想法,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一个个迫不及待地准备“开战”。我又故意将了学生一军,我拿出一幅范作,问:“同学们,你们看,这一幅树的作品,好不好看?”
  “不好看!”
  “为什么?”
  “很乱……都不像树了!”
  “对,手工作品具有装饰效果,虽然不像写生画的树那样形象逼真,但也要有树的基本结构特征,树叶也要有疏密的变化,装饰的手法虽然可以多种多样,但统一、整齐、有序是它美的法则。所以,你们在创作时,一定要注意装饰画的美感。”
  在接下来的创作活动课中,几乎每个同学都能利用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树”的手工创作,还有不少同学在实践中能够开动脑筋,举一反三,创造性地开展活动。
  有的同学用一把橡皮筋拓印出一幅树的装饰画,画面活泼轻松,效果独特。
  有的同学直接用手掌的边沿进行拓印。
  有的同学利用水粉颜料的黏性特点,用白色颜料画出树形,然后用直尺刮出各色的粉笔屑,粉笔屑落在颜料上,自然就形成了一棵“彩色粉笔树”。
  还有……
  看着孩子们创作出的一幅幅美妙的图画,感受着孩子们全身心投入的激情,我的心也在沸腾——孩子们并不缺少学习美术的热情,也不缺乏创造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缺少的其实是老师的观念和引导的方法。一个没有创新观念的老师,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让学生实践,只有实践,我们才能让孩子们创造性地做,走上创新之路。
  三、注重过程,激励学生体现价值
  哪个不希望成功,谁不希望自己被承认和肯定。对于学生来是说,赞扬和肯定,就是他们创新的动力。
  每节课后,我都要收集同学们的优秀作品,将优秀作品拍照存到电脑里,用幻灯片的形式制作成作品集,并且定期在美术教室展示。这样很多学生成了班级里、年级里、学校里的美术明星,从此有更多的学生愿意并期待着自己的作品被老师收集。
  根据学生的实力和比赛性质,我还推荐学生参加各级美术比赛,当学生的作品获奖时,无限喜悦写在获奖学生的脸上,羡慕之情在学生中间油然而生。过程激励好比春耕时节的雨露,结果评价好似秋收时节的赞歌。注重过程激励与结果评价的结合,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学生在细数收获的同时,也期待着下一次更好的表现。
  总之,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只要站在这个讲台上,我们就要拿出全部的热情,用责任、用激情培养学生的手工素养。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点拨,让难题迎刃而解,促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动脑、动手能力,创造奇迹。
其他文献
摘 要: 小学教育师资的培养是基础教育质量决定因素,开展“说课”训练是使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培养说课技能,基本理论学习是必要的,更需要在实践中提高。文章从说课意义、说课内容、说课技巧三方面建构说课技能培养的有效实践模式。  关键词: 小学教育 说课能技能 培养  一、说课的概念  说课源于中国基层教学实践,现已发展
学位
摘 要: 本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学生熟悉的动物——猴子为主线,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水墨画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 中国水墨画 挖掘利用 尝试教学  一、概述  (一)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都有明显变化,开始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个性差别大,他们喜欢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发现自身价值,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
摘 要: 为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创造能力,作者通过抓住线条、形体、色彩、质感等美术形式,激发学生与美术形式相联系的事物产生联想,以加深对美术形式的理解,提高美术素养。  关键词: 形式 激发 联想 美术鉴赏 美术创造  美术形式,主要指线条、形体、色彩、质感等。鉴赏美术作品时,从形式角度鉴赏美术作品是美术鉴赏最基本的方式。塑造美术形象时,形式元素是塑造美术形象最基本的造型语言要素。世界上万事
目的: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Whole Peptidoglycan,WPG)是双歧杆菌发挥抗肿瘤、抗感染以及免疫赋活等多种生理功能的主要成分,它能激活机体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使其分泌多量
摘 要: 美术欣赏课堂是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的主阵地,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特殊作用。但美术欣赏课一直存在着尴尬: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一脸茫然。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容量大而教学时间少。一课看似就那么一两页,要吃透内涵实则不易。如何上好欣赏课,使其既轻盈又丰满,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情愉悦地欣赏美术作品,是美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键词: 美术欣赏课 兴趣 教学方法  纵观美术教材,不难发现,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