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而学,为学而教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454208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根据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形势,在文化课的角色定位上,针对数学教学在职中的地位与生存发展等问题做出思考.数学教学应与专业知识、现实生活联系,强化数学的实用性和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的应有作用,使职中的数学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关键词】职中数学,数学教学,专业性
  
  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是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因此,数学是职中生的必修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可在现实中,职中生普遍感到数学是最枯燥、最难学的课程之一.不少学生甚至还对学习数学有较强的抵触心理.许多职中的数学教师也认为职中数学课很难教,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思想认识方面的原因
  首先,学生对数学课的认识不到位:数学本身长期的主课,到了职业中学突然变成了“杂”课,认为学习数学的目的就是为专业课服务.因此,只要专业课学好了,动手能力提高了也就行了,使得学生学习缺少动力.其次是学生进入职业中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今后谋职就业学到一技之长,他们会潜意识地对学校开设的各门课程依自己的标准按有用或无用来学.学生在课堂上体验数学用处的机会很少,部分学生认为数学课讲的概念、公式、定理没什么用处,以后在生活中、工作中用不上,久而久之,数学课留给学生的印象就是枯燥的概念、公式、定理和单调乏味的图形,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学生心理上的原因
  近几年,随着大学扩招和就业形势的变化,初中毕业生中成绩较好的学生一般都进入普通高中,职业学校生源文化基础素质不断下降,新生入学时数学成绩普遍偏低,导致此现象的原因不是他们智力水平低,而是其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被忽视造成的.一些职中生由于在初中的考试成绩长期处于中下游,所以他们在学习中不但缺乏自信心,而且还有很强的自卑感.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旦遇到一点困难,就会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还有个别的学生根本没有读书的意愿,只是迫于家长的压力才来上学,在这一群体中缺少优秀带头人物,缺少学、比、赶、帮、超的氛围.
  三、数学与专业知识、现实生活联系不够密切
  教育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方针,职中数学教学也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实用、够用”为原则,数学教学为专业教学提供必要的服务,使数学与专业知识接轨.而现在的很多职中数学教学仍然侧重于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学科性,所采用的教材也是以升学为目标的,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是为将来参加高职类高考的学生而设计的,在专业中的应用没有得到体现,没有将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为专业学习服务,没有突出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功能.
  因此,在职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索.在教学方法上应充分考虑教的对象的特殊性,教学内容上丢掉理论上的抽象性、系统性,注重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和实用性,改变不适应学生学习实际的教法,改编教材的内容体系与结构.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數学学习能为专业服务,以至于能在生活中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在专业知识中的作用,获得学习的动力.具体措施如下:
  (一)注重旧知识的铺垫,降低新知识的要求,适度处理职中现行教材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作为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当准备充分,先检查新知识所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是否具备,有目的地设计新知学习前的准备课,做好旧知识的铺垫.针对学生初中数学的薄弱环节采用合适方法给予补习,如去括号、分母有理化等“点”上的小知识、小技能的差距安排与新知识穿插教学,需要时补习,解各类方程(组)、函数等“面”上的知识技能差距以“章节预备知识”的形式集中补习,学新不忘带旧.教师应将准备课落到实处,不能只是走走过场,当旧知识准备好了,才能去考虑新知识的学习.
  新知学习课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在讲授上注重理解,力求锻炼学生的思维,善于用通俗的语言讲述形式化、符号化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如教师可以采用几何画板、flash等软件制作课件将参数影响函数图像、二次曲线变化规律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难点知识.
  (二)强化数学的实用性和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的作用
  数学知识与专业研究是相通的,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更深的实践,二者相得益彰.作为职校的数学教师,应当了解数学与专业知识的联系,和专业有密切联系的知识重点处理,让学生使用数学知识学习专业课时没有障碍,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从而改变他们对数学的态度.因此,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授课的内容也应该与专业匹配,要求的程度要有深有浅.也就是说,数学要具有专业的特色.如机械专业的数学课,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以及教会他们一些必要的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所以有关三角函数、测量、误差分析、空间图形的识别与想象及绘制等知识是很有必要让学生掌握的,计算机专业的数学课,考虑到专业上有计算机作图、编程的需要,侧重于几何知识、方程、数理逻辑等知识,而文科类专业的数学课,因为对数学知识的要求不高,所以授课内容的难度不应过高,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数学能力,培养了初步的数学思维则为完成目标.
   职中学生普遍有一种心理,那就是学以致用,他们从心理和行动上都会排斥自己认识中没有实用价值的事物.教师要收集整理反映数学知识的自然现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生活、生产事例,对其进行教学法加工,将一些复杂的应用问题尽量改编为学生能接受能解决的应用问题.如在讲授分段函数一节中,让学生计算通过从家到学校搭乘计程车的费用估计路程,实施阶梯电价后,如何设计节约用电的方案等.如在工艺美术班讲到立体几何中立体物件体积计算时,笔者用到学生所遇到的计算用料的例子引入课题,将学生的发展要求与专业实际结合起来,将数学与专业课同步,注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起了学生高度的关注和兴趣,将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变成一种有趣活动.
  (三)成功教育、赏识教育,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自信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常识性错误是常有的事,教师不能斥责学生,使学生处在一个压抑的课堂环境,情绪沮丧不敢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必须创设一种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学习气氛,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除了课堂上的及时表扬,还可以利用每一次批改作业的机会,必要时写一些简洁的、具有鼓励性的评语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
  在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时,不能只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评价他们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教师既要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评价他们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和态度,并认真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才能的培养,如何评价一名学生的成长,不能单凭一次或两次的考试成绩,而该尊重学生的差异,制订不同的评价标准.总体的思路:多梯度、多标准,各专业有不同的考核目标,各年级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同一班级也要有不同的层次要求.具体操作:教学过程中的常规性评估,应加强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各方面表现的评价,以纵向对个人比较性评价为主,提倡“不比基础比进步”.如,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成A,B,C三个不同的水平层次,学生只要在一定的水平层次内得到提高,就给予肯定与表扬.激发他们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使他们品尝到自己学习的乐趣,以逐渐养成乐于学习的精神,不怕学生学习过程中出错,就怕学生不想学!
  职业教育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在文化课的角色定位上,数学教学在职中的生存发展值得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甚至是文化课教师去思考、去实践.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数学学习能为专业服务,以至于能在生活中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使职中的数学教学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是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摘要】高温作业时,人们往往需要穿着特殊的服装来避免高温对皮肤的灼烧,因此,专用服装的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基于2018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第一问,通过物理定律和机理分析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  【关键词】傅立叶热传导定律;能量守恒定律;隐式欧拉法  一、引 言  在高温环境下,为避免人体受到高温环境的伤害,工人们需要穿着专用服装.已知专用服装材料的参数值,对环境的温度为7
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问题是全国卷考查函数与导数及不等式综合的重要内容,2018年高考理科数学试卷(全国卷Ⅰ)第21题(已知函数f(x)=1x-x alnx.(1)讨论f(x)的单调性;(2)若f(x)存在两个极值点x1,x2,证明:f(x1)-f(x2)x1-x2
【摘要】高等数学是本科各经管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其理论和方法是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也是从事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文结合经管类专业特点,以学生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融入思政教育,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等方面对高等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高等数学;经管类专业;以学生为中心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明确
【摘要】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将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普遍共识.数学作为初中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应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运用有效提问教学法,进一步提升师生交互的有效性,从课程导入、新课讲解以及复习反馈等环节,充分发挥有效提问教学法在塑造学生数学思维方面的优势.下文将重点探讨有效
【摘要】2019年全国高考Ⅲ卷文科数学第19题通过对图形的翻折问题,考查四点共面、面面垂直的判定、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着重考查了立体几何中的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及证明,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此题推理论证及求解过程中体现出数学核心素养的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1].  【关键词】高考数学;核心素养;立体几何;解法探究  一、试题呈现  图1是由矩形ADEB,Rt△A
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了帷幕,和很多一线教师一样,笔者拿到试卷之后,马上独立试做了一遍,总体感觉还是延续了以往的特征,平稳,没有难题、怪题,力求知识的覆盖,创新和能力的融合.现笔者就21题的解法做以探究,與大家共享.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学科教学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应具备的具有数学特征的思维品质、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教育改革加强了对核心素养的重视,要求将其落实到各个学科当中,构建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体系,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化的发展.差异教学是当前新课改的要求,指出要在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每一名学生的潜能,也符合数学核心素养对数学教学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差异教学成为
【摘要】智慧导学是由多个核心要素共同组成的,例如,导、学、练,主要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课堂游戏、生活情境为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新课的导入,这个过程中,主题非常明确,能够进行自学活动,让学生拥有更多自我发挥的空间.本文以北师大版本为教学案例,对小学数学学本课堂的智慧导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智慧导学;学本课堂;小学数学  一、智慧导学,打造数学学本课堂的意义  (
【摘要】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中的渗透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驱动力,教育领域也因为信息技术的引进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抓住新时代赋予的机遇,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给学生构建具有现代化特色的高效数学课堂,使数学学科的教学借着新时代之风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对此进行论述.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  信息
【摘要】解题就是把问题归结为已经解决的题目,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就会形成对问题的不同归结,解法自然会有较大的差异.本文以一道模考题为例,分别从二次函数最值,绝对值不等式性质角度,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角度等三个角度去理解,从而得出不同的问题转化方向.抓住理解问题的角度和转化问题的方向,也就是解题教学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理解问题的角度;转化问题的方向;二次函数值差  苏联数学家亚诺夫斯卡娅认为,解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