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建筑”获奖作品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在由世界摩天大楼大赛组委会举办的一次展览上,也特别展示了一些近年来的优秀“水上建筑”获奖作品。这些“水上建筑”与方舟酒店相区别的是,它们大多固定在一处水域。
  悬浮之城
  这是美国建筑师为2016年奥运会设计的海上体育馆。2016年奥运会将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而该市是典型的海滨城市,海岸线长达636千米。在海上体育馆举办奥运会,将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体验。
  海上大厦
  这座巨大的摩天大楼完全漂浮在海面上,可以居住数万人。大楼的能源完全自给自足,包括风能、太阳能、波浪能和洋流能。大楼内部拥有蔬菜种植大棚和海水淡化装置,只有粮食来自于陆地。独特的设计令这座建筑抵御风浪的能力很强,不会在台风之后就支离破碎甚至沉到海底。
  漂浮城堡
  这是由一片漂浮别墅组成的小型社区,连成一片的建筑令整个社区更加安全。别墅有不倒翁一般的浮体底座,居住其中的人不会因风浪而有太大的颠簸感。该社区拥有先进的集水和排水系统,可以收集雨水作为日常生活用水,多余的雨水则及时排放到海洋中。
  绿色海星
  这座建筑仿造海星的外形进行设计,由此增加了它在水上漂浮的稳定性。这幢由挪威建筑师设计的建筑已经开始在马尔代夫建造,预计在2014年建成。大楼共有800套住房,可供至少2000人居住。马尔代夫官方希望未来的气候会议在这里召开,以进一步吸引人们对气候变暖的关注。
  海洋大厦
  这座建筑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倒置在海洋中的摩天大楼,它的底座位于海面,靠海水的浮力托起水下部分的建筑。这种设计令其稳定性比一般漂浮建筑更好,在暴风雨降临时下层建筑遭受袭击的可能性很小。不过,居民的出行不是很方便,必须依靠造价昂贵的潜艇。
  沿海大厦
  这种建筑看起来像一个摩天轮,实际上是由英国建筑师设计的可以在海洋上漂浮的一个大工厂。这个工厂每天可以培育大量颗石藻,然后排放到海洋中。颗石藻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最终变成石灰石沉积在海底,可有效延缓全球变暖和海洋酸化。
  水上大厦
  这座像萝卜一样的建筑的主体也是在海下,露出海面的部分很少。露出的部分主要提供能源和食物,上面有规模较大的风力发电场和农场,粮食、蔬菜和肉食都能自给自足。建筑根须状的部分具有两个功能,一是稳定建筑,二是在为海洋动物提供栖息地的同时,也可为人们提供美味海鲜。
其他文献
笑、打呵欠和情绪传染提供了了解动物移情作用起源的一个窗口。    笑为什么会传染?    人类爱笑,成年人平均每天要笑17次。人为什么爱笑?实际上笑是在无意识中产生的,你不需要做出决定后再去笑,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很难制造一个假笑的真正原因。如果你不信,你可以要求你的朋友当场笑一个给你看看。  笑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取得的最伟大成就,但笑这种粗鲁的纵情表现具有明显的动物特征,这又让人感到迷惑。事实上,
长久以来,啮齿类的世界一直被认为是一个非常安静的世界,但最新研究发现,这个世界里面其实充满了“歌声”。  老鼠能像鸟儿一阵“唱歌”——这听上去让人难以置信,但却是事实。  1925年末,J.L克拉克在美国底特律的一幢房子里发现了一只不同寻常的老鼠——它会“唱歌”。他捉住了这只老鼠并把它放进—个笼子里。老鼠在笼子里发出一种悠扬的抒情般的音调,就像鸟儿在“歌唱”。克拉克把这只老鼠交给了密歇根大学的研究
1901年10月,“A·J·戈达德号”轮船遭遇风暴,在育空河(流经加拿大育空地区和美国阿拉斯加州,最终注入白令海)上失踪,从此下落不明,直到2008年7月,它才被发现直立于育空地区的一个湖底,并且状况完好。2009年底,这艘“幽灵船”的照片被公开发布。考古学家说,船上的情况同这艘蒸汽船在1901年10月那场风暴中沉没时一样,例如五位船员在弃船时匆忙中踢下的靴子在甲板上被发现;新鲜的柴禾仍躺在锅炉中
生物的智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最新研究认为,许多动物在出生之前就已拥有应对周围环境的某些能力 生命诞生之初胚胎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    对于还未出生的胚胎来说,生命是脆弱的,随时都有可能夭折,尤其是在危机重重的周围环境中,它们更是任何自保能力,大量发育良好的胚胎也因此在小生之前就不幸夭亡。然而,最新研究发现,一些尚在卵中的动物胚胎已经拥有相当高妙的生存策略。它们能够对来自卵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危险
有人见过此种稀奇古怪的瓜吗?这是什么瓜?旺仔小西瓜吗?大自然真是无奇不有啊,据悉,这种迷你西瓜名叫“佩普基诺”,又称老鼠瓜或墨西哥酸黄瓜,原产于墨西哥和中美洲,是一种新型可观可食的迷你果子,非转基因。  绿皮、椭圆形外观与普通西瓜一模一样,但“佩普基诺” 仅有3厘米长且内瓤为青绿色。它属于黄瓜这个种,生长方式几乎与普通黄瓜一模一样,只是种植方式容易得多,它们不需要温室、花哨的修剪或复杂的种植技术,
迈克尔·詹森和大卫·邓斯坦都是从事运动研究的,他们致力于寻找久坐与早逝之间的相关性。他们一定是发现了什么,以至于现在他们自己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用于站立或者行走。  不能坐太久  詹森和邓斯坦在进行体重控制方面的研究时发现,有些人虽然过量饮食,也不常去健身房运动,却并不发胖,原因在于他们在过量饮食之后会无意识地起身活动一下,例如从沙发上起身去做些事。这个发现将他们引入了被称作“静态研究”的领域,而他
一幅福岛畸形雏菊照片最近在互联网上疯传。许多人猜测,雏菊畸形是由日本福岛核电站在2011年海啸中发生的核泄漏造成的。科学家说,目前当地核辐射水平只比正常值高一点点,尽管不排除核辐射导致雏菊畸形的可能性,却也有许多其他原因能引发这种情况,例如化合物、疾病、激素失衡或遗传基因的随机变异等,而照片中的雏菊畸形在多种雏菊(全球共有2万种雏菊)中都有发生。要想确定辐射是否为主要原因,还得看福岛当地的类似雏菊
媒体近来讨论了一个有趣的话题:如果猫从地球上消失,会出现什么后果?尽管人类从古到今一直都在养猫,但许多人其实并不懂猫。本文将告诉你一些有关猫的有趣和有用的知识。    猫的简史  传统上,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一般认为古埃及是猫的最早驯化地,理由是在大约3600年前的埃及绘画上清晰地刻画着家猫的形象。然而,2004年,考古学家在塞浦路斯的一座墓葬中发现了与人骨紧挨着的猫骨。这座墓葬的年代被估计为950
20世纪,随着地球上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全球表面温度明显上升。但进入21世纪后,尽管温室气体继续增加,全球表面平均温度却在大约10年里停止攀升,甚至还略有下降。这是为什么?科学家测量了全球各地的海洋温度,发现海面下的温度一直在上升。太平洋是在研究中发现的表面下温暖海水的主要来源,那里的一些暖水现已推进到印度洋。从2003年起,异常强的信风及其他气候特征导致暖水一直在太平洋西部300米深度以上的表层
每年都有无数只鸟儿在地球磁场指引下进行英雄史诗般的超远程迁徙。那它们是怎样侦测磁场的呢?这个奥秘已经困扰了科学家几十年。2013年4月底,维也纳分子病理学研究所的科学家宣布了一项重要成果:他们在鸟类的感应神经元中发现了微型铁球。这些感应神经元细胞也叫毛细胞,被发现于鸟的耳朵里,专门负责探察声音和引力。引人瞩目的是,每个细胞里只有一个铁球,而且铁球位于每个细胞中相同的位置。实际上,不管是鸽子还是鸵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