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革新思索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anchou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文学样式亦是异彩纷呈,然而,近年来新课改轰轰烈烈地进行,随着新大纲的不断修订、新课标的积极实施以及新教材的投入使用,什么都是新的,社会各界对初中语文的课改评价满意度还比较高,似乎语文的改革正走向春天,但其实不然,不只是初级中学的语文课程,任何一个年级的语文课程都还存在问题。
  一、初中语文的现状
  语文的发展不尽如人意,相比以前而言,有改观的地方,但依旧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没有根本性改变
  语文课程涵盖很广泛,其中一个作用是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阅读理解能力是学生学习所有课程的前提,由此可见,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事实是,语文这门基础学科在中学的教学中地位并没有真正提高,依旧容易被忽略。在教育部门制定的课程标准中,语文虽是排在主要课程的首位,但是随便走进一个学校,学校规律的课程表上,语文被无情地排在数学、英语、语文三大主课的最后一个,由此看来,语文始终无法和高深的数学以及越来越热门的英语相提并论。之所以为出现这样的景象,是因为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和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达成一个“共识”:能把数学和英语的成绩提上去的就是中考的赢家。正是这样的思想,让语文课程一再靠后,学生自然也就忽略对它的关注。其实很多学校对新大纲语文新教材的学习培训也有积极的一面,但真正要贯彻落实时就没了兴趣,再加上很多学校对语文课教学资源的投入不够,导致学生缺乏学好语文的环境,相比起来,在与其他课程尤其是和数学、英语竞争时,自然也就败下阵来,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二)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力不足
  随着世界之间文化的交流传播越来越多,学习外语自然是有必要的,但是语文作为中国人的母语课,是一门最重要的工具课,是一门最具人文性质和感染力的人文学科,但是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一直以一种无所谓的态度来对待语文课程,他们始终觉得语文课可听也可不听,可学也可不学,在成绩上并不会像数学或者其他学科那样容易出成绩。他们大多人文,语文课无论花多少工夫,始终都只有一般水平,不能突出也不至于落后。从这几年的中考中可以看出,虽然这几年中考命题的思想和题型发生很大变化,语文考查的重点落在了阅读与写作上,题型多为主观问答题而不再是答案唯一呆板的客观题目,语文的作文也由命题作文转变为话题作文,给了学生很大的自由性和灵活性,新课程的改革目的是要引导学生花时间多读、多想、多写、多练,争取提高语文素养。愿景总是美好的,但实际却不是那么完美,让学生自由发挥,他们对阅读的解答仍不着边际,绞尽脑汁、粗制滥造地写文章。始终是以一种敷衍的态度在面对这门课程。对于临近中考的学生来说语文更是被忽略得厉害,努力提高数学和英语的分数才是主要目的,他们大多苦攻数学难题,多记英语单词,猛背政、史、地等文科学科,都忘记了语文课的存在。这种尴尬的境地,让学生对语文的积极性越发微弱,能力自然越来越低下。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思考
  语文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要想让其发展更适合新课改的要求,则还需要持之以恒,从多个方面着手,才能让语文课程回归到应有的地位上。第一是要注重方法的传授。着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古语有云:“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说的就是要传教的是方法,而不是成果。教授的过程要做到不仅传授知识而且传授方法,这才是让学生提高能力的根本方法。当然,不同的课程有不同的特点,教授方法不能完全相同,针对语文的特点,教师要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变成学生的学习方法,被学生所接受,才能真正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的教授方法有太多种,常用的有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启发教学等。
  (一)情景教学
  情景的构造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步骤,很多时候,语文抽象的意思让学生无法理解,尤其是在诗词领域,此时,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合适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能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文字内涵。
  (二)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教学中,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知识信息。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图文并茂、声画结合的直观效果,与情景教学有异曲同工之妙,均使学生把客观事物联系起来更加容易理解课程的难点。
  (三)启发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启蒙作用,式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其实,无论是语文,还是其他学科,教师的启发方式都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巧妙地启发,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思考的能力,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发展学生智能。每节课的时间只有四十五分钟,学生一天的课程并不多,还需要在每个学科间均等分配,因此,课堂的四十五分钟就显得尤其重要。想要利用好这四十五分钟,就必须要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对需要学习的课文或者文章提前了解,才能有助于课堂上对所学内容的吸收。对学生有了要求,也需要对教师进行要求,教师在教授课程时,要抓住精髓,在有限的时间里讲出最有价值的知识。
  教学方法虽各有千秋,但都是为了提高學生的积极性。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教学平台的建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能促进一个学生发挥最佳的学习状态,由于目前学校对语文课程的投入力度不够,很多时候阻碍了语文的发展,因此,加强各个学校对语文的投入,也是一个必要的步骤,比如优化多媒体教学设施,建立丰富的图书馆供学生阅读等都是不错的方式。
  中华的文化博大精深,语文课程也有悠久的历史,由于语文教学的现状还不是很完美,依旧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除了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者自身努力外,学生也应增强自己的积极性,同时社会各界还应加强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和支持,尤其是在教学改革和考试机制方面,只有强化语文学科的地位,才能真正让语文学科彰显出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其他文献
实体关系抽取是信息抽取的一个子任务,能够判别给定文本中实体对之间存在的关系,在自然语言处理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完全依赖人工建立实体关系抽取语料费时费力,而利用远程监督可以便捷地建立大型的语料,但是远程监督无法避免的标注错误带来了严重的数据噪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方法应运而生,其中表现最突出的就是基于多示例学习的注意力网络模型。但是目前的大多数方法将所有的实体关系独立看待,无法利用实体关系的
长大隧道施工供水系统,以往采用高位水池或者单级变频调压供水技术,可以保证施工用水,系统建设成本高、设备运行成本高。兰渝铁路西秦岭隧道TBM施工以及二次衬砌,总需水量为75m^3
摘 要:本文从生源、教育教学、就业三个层面论述了当前技工学校测量专业的发展现状,并根据多年在生产一线实践经历和近年在测量教学工作中的实践体会,参考相关文件和文献,提出从拓宽生源渠道,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方面来改变目前技校测量专业现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当前;技校;测量专业;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1  1.引 言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采用纵向直线预应力和竖向预应力相结合,取消下弯索,施工方便;但竖向预应力筋基本是粗短的螺纹钢筋,本身有效预应力很不可靠,主拉应力实际上不能
上世纪一二十年代之际张謇与欧阳予倩在南通开展戏剧改革运动时,曾邀请了一大批戏剧界名流前来南通新落成的更俗剧场参与演出,使当时南通的戏迷们大饱眼福,也有力地促进了南通和中国戏剧事业的发展。当时应邀先后前来的名伶梅兰芳、余叔岩、王凤卿、程砚秋、杨小楼、盖叫天、谭富英、郝寿臣等均蜚声遐迩,另外还有一位寒云主人更是了得,他就是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皇二子”袁寒云。    欧阳予倩向“名票”袁寒云发邀请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只要
一、环境创设体现多层次、多元化  环境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这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环境所具有的教育价值两方面决定的。温暖和谐的环境能使幼儿性格活泼,行为具有理性,并善于交往。从某种意义上说,环境是幼儿重要的生存条件。  (一)走廊文化利用三维空间,体现立体化、平衡化、动态化。  环境价值不分大小,只要是可以利用并能发挥作用的,我们都充分用来提供教育信息。  1、立体化  在幼儿园中,所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