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特殊人群营养学双语课堂应用的接受度以及教学效果。方法以上海中医药大学2015级营养学41名本科学生为实验组;2014级护理50名本科学生对照组。在特殊人群营养学双语课堂上,分别进行翻转教学和传统双语教学。翻转课堂课前提供微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在课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测验评价学生对教学的情感认同以及教学效果。采用Prism 5.
【机 构】
:
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共健康学院,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中心,201203 上海中医药大学公共健康学院,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特殊人群营养学双语课堂应用的接受度以及教学效果。
方法以上海中医药大学2015级营养学41名本科学生为实验组;2014级护理50名本科学生对照组。在特殊人群营养学双语课堂上,分别进行翻转教学和传统双语教学。翻转课堂课前提供微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在课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测验评价学生对教学的情感认同以及教学效果。采用Prism 5.0对学生成绩进行处理,组间采用t检验。
结果实验组学生词汇成绩[(23.10±0.71)vs.(21.10±0.67)]、听说复述成绩[(21.20±0.78)vs. (19.0±0.74)]、论述题成绩[(37.80±0.96)vs.(34.40±1.15)]及测试总成绩[(82.20±1.50)vs.(74.50±1.5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问卷结果显示,翻转课堂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习焦虑,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方面同样具有优势。
结论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值得在营养学及相关课程中进行推广。
其他文献
《医用物理学》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概念规律学习囿于纸面、知识内化吸收程度低等问题。为改善学生学习状态,对分课堂被运用到课程教学中。采用如下教学措施:精炼课程内容,达到四讲授、四简化;围绕教学内容布置开放性作业;将课堂讨论过程细化为四个环节;学业成绩考核以作业完成效果、期末笔试为主要依据。结果表明,对分课堂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了其知识内化吸收与迁移应用。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在《航空航天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习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系2012级航空航天医学专业90名本科生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组(n=46)和传统教学组(traditional learning,TL)(n=44)。通过理论测试和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问卷调查分别为两组学生对各自所受教学方式评价、TBL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结合海南医疗实际情况和学科特色,在培训中科学规划癌痛的规范化治疗教学;运用传统教学结合实景演示讲解癌痛治疗理论知识,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情景式教学、标准化出科考核相结合培养住院医师的癌痛规范化治疗技能,使他们建立正确的治疗理念;并在出科前采取双向评价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情况,为进一步开展研究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015年10月在读的650名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为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采用SPSS 17.0整理、分析数据,利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年级研究生对职业道德认知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650份,回收有效问卷629份,回收率96.7%。大多数研究生职业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的探讨以战创复合伤为案例开展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协同引导的PBL的价值。方法教学人员紧贴战场和临床实践设计战创复合伤仿真案例,成立多学科教学成员组。将2012级临床实习学员随机分为实验组(23名)和对照组(22名)。实验组实施MDT引导的PBL教学,采取"六步法" ,包括课前教员案例准备——学员独立分析——学员小组讨论——教员提炼问题与学员分工解答
医学影像科学习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要的组成部分,制定合理、高效的培训方案对住院医师影像诊断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医专业住院医师对影像科规范化培训缺乏足够重视,针对中医专业临床住院医师影像学诊断能力基础差、轮转时间短、培训方案不成体系等现状,通过理论教学、运用信息化方式教学及个性化带教等培训方案,取得明显效果。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的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web-problem-based learning,WPBL)在"基础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天津某大学2012级172名护生作为教学对象,以班为单位分为对照组(n=83)和干预组(n=89)。对照组主要采用传统教学,干预组采用WPBL教学。两组教学效果采用考试、学习积极主动性评价量表、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衡量,并对干预组实施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采用S
目的探讨辩论型教学在食品毒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食品毒理学课程中的"外源化学物的致突变作用"章节为例,在我校2014级(37人)、2013级(49人)卫生检验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中;将2014级学生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授课;将2013级学生作为实验组,采取辩论型教学。两组学生教学结束后,均接受该章节随堂测验。此外,对实验组学生开展教学满意度与自身学习表现问卷调查。采用SPSS 16.0对两组学
病理学是医学中重要桥梁学科,课程知识点多、内容抽象难懂。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表现形式,具有"情景真实、主题突出、资源多样、形式灵活、交互性强、动态生成、便于传播、应用简单"等优点。将微课应用于病理学教学中,参考教学大纲进行微课的设计与制作,通过知识点的梳理,重难点的讲解及系统性总结开展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微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而达到提高学生病理学课程成绩的目的。
目的探讨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护生实习带教模式与效果。方法以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进入感染科实习的高职护生96名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师徒带教;2015年7月至2016年5月进入感染科实习的高职护生99名设为实验组,在常规师徒带教基础上,同时给予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带教。两组护生在出科前均进行专科理论知识与技能测试,同时进行关怀能力与延续护理能力自我评价,比较两组护生专科理论知识与技能测试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