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变动尺度上不同生境类型及环境因子对西双版纳蝴蝶多样性的影响

来源 :昆虫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90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生境类型和环境因子对物种分布和维持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生境类型对蝴蝶群落多样性及其群落结构影响的差异,以及环境因子对蝴蝶物种丰富度和多度的影响,为区域变动尺度蝴蝶多样性维持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于2019年8月和10月,在西双版纳地区采用样线法,调查了天然林、次生林、复合生境、人工林和农田5种生境中蝴蝶的物种,分析了蝴蝶群落多样性、群落结构相似性及物种丰富度和多度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2019年从西双版纳共采集蝴蝶2226头,隶属于11科98属175种,在西双版纳州级尺度上蝴蝶物种丰富度高于县域尺度.在西双版纳州级尺度上,蝴蝶的物种丰富度和多度在5种生境间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县域尺度上,物种丰富度、多度和Chao 1物种丰富度估计值没有一致性规律.群落结构相似性结果显示,在西双版纳州级尺度上,蝴蝶群落结构在不同生境类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在县域尺度上,仅勐腊区域蝴蝶群落结构在不同生境类型间存在显著差异.蝴蝶物种丰富度和多度不仅受到生境类型的影响,还受到温度、年均降水和海拔的影响.[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区域变动尺度上,生境类型对西双版纳蝴蝶的多样性的影响较大,而温度、年均降水和海拔是维持蝴蝶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素.这些发现对当前人类导致的生境丧失和气候变化时代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为提高台站人员对新型自动气象站的运行保障能力,基于2017—2020年江西省93个台站新型自动站设备的省级维修保障档案,将新型自动站仪器系统故障设备进行归纳分类,分析了故障诊断的逻辑方法,厘清故障现象与故障设备的关联性,归纳“现象—故障件—处理方法”的映射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新型自动站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系统包括硬件模块和短距离无线通讯模块,硬件模块实时检测自动站采集器的运行状态参数;无线通讯模块实现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短距离远程通讯.软件程序安装在值班机房,实现远程控制、故障状态显示、智能诊断、记录存档等功能
重要天气过程概述rn江西省气象台 包慧濛rn1 降水过程rn2021 年 4—6 月全省降水量分布不均,赣中西部和赣南较历史同期偏少 1—3 成,赣北和赣中东部略偏多 1—4 成.全省 10 站以上暴雨日数共 12 d,较历史同期基本持平.rn5 月 10—13 日江西中北部出现一次明显的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进贤、上高、崇仁等 22 县(市、区)出现冰雹,共有25 县(市、区)出现8 级以上阵风,余干等48 县出现30 mm/h以上短时强降水.其中 10 日暴雨范围广、强度大,全省有41个国家站出现暴雨
期刊
针对江西省气象部门预警信号评估存在的问题,通过梳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质量检验办法》要求,结合江西省预警信号发布特点,对暴雨、暴雪、大风、大雾、雷电等5类预警信号检验方法进行了优化,该系统可计算查询预警信号的TS评分、空报率、漏报率、命中率和预警时间提前量等结果.建立的预警信号检验评估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三级预警信号的实时检验、评估和展示,为省、市、县三级预警信号的制作提供了技术支撑,为预警信号规范化发布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为了探究多巴脱羧酶(DOPA decarboxylase,DDC)对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生殖力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利用RNA干扰技术(RNA interference,RNAi),将异色瓢虫4龄幼虫的DDC基因(HaDDC)抑制表达,成虫羽化后第8天开始统计20 d内累计产卵量及产卵后第3天统计子代卵孵化率.同时解剖异色瓢虫雌成虫卵巢,观察比较处理组(dsHaDDC注射组)和对照组(dsGFP注射组)羽化后第8天成虫卵巢组织形态并统计卵巢管数量;观察比较处理组和对照组
[目的]ABC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 transporter)是一个庞大的膜转运蛋白超家族,在昆虫生长发育和抗药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克隆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ABCD1基因,并测定其在杀虫剂胁迫下的表达模式,为后续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技术克隆白背飞虱ABCD1基因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RT-qPCR技术测定其在白背飞虱不同发育时期(1-5龄若虫和羽化后第1-4天雌
[目的]为探究保幼激素(juvenile hormone,JH)生物合成关键基因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基因(HMGR)在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生殖中的作用.[方法]基于已公布的白背飞虱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结合RT-PCR技术获得SfHMGR全长cDNA序列;采用RT-qPCR技术分析SfHMGR在白背飞虱不同发育阶段(1-5龄若虫和雌成虫)和雌成虫不同组织(头、肠道、脂肪体、卵巢和体壁)中的表达谱;通过RNAi技术靶向沉默SfHMGR后观察白背飞虱雌成虫卵巢的发育情况
[目的]中华大仰蝽Notonecta chinensis为中国和日本冲绳分布的重要水生天敌昆虫,可用于蚊虫的生物防治.本研究旨在建立中华大仰蝽转录组数据库,挖掘其基因信息.[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NextSeq500对中华大仰蝽进行转录组测序、de novo组装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MISA软件基于转录组unigenes数据进行SSR新分子标记筛选.毛细管电泳检测SSR多态性.[结果]总计获得34782282条clean reads(NCBI SRA数据库登录号:SRR13259254
[目的]探讨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9个微小RNA(microRNA,miRNA)在两翅型间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模式,揭示其在蚜虫翅型分化中发挥作用的关键时期.[方法]RT-PCR克隆麦长管蚜内参基因U6的cDNA全长序列和9个miRNA,并利用qRT-PCR方法检测9个miRNA在有翅和无翅麦长管蚜不同发育阶段(伪胚胎、1-4龄若蚜和成蚜)的表达.[结果]麦长管蚜U6的cDNA全长为92 bp,与其他昆虫的U6 cDNA序列一致性达80%以上.qRT-PCR结果表明,大部分miRNA在伪胚
[目的]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是生产性能优良的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亚种.本研究旨在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揭示3种微小RNA(microRNA,miRNA) ame-miR-13b,ame-miR-100和ame-miR-bantam调控蛹期变态发育的分子机理.[方法]通过stem-loop RT-PCR验证ame-miR-13b,ame-miR-100和ame-miR-bantam在意大利蜜蜂工蜂蛹期的真实表达.通过RT-qPCR检测ame-miR-13b,
[目的]褐带蚜小蜂Aphelinus maculatus是2016年的中国新纪录种,是桃蚜Myzus persicae的重要寄生蜂之一.为科学评估褐带蚜小蜂对桃蚜的控制作用,研究了褐带蚜小蜂产卵器刺入对寄主桃蚜存活、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方法]培养皿中用油菜叶单头饲养、每天记录被褐带蚜小蜂产卵器刺入1次的桃蚜存活数、被寄生数、死亡数、幸存者发育及繁殖情况.[结果]褐带蚜小蜂产卵器刺入桃蚜1次后会导致其死亡、幸存及被寄生.被刺桃蚜的死亡率与其日龄和被刺时间有关,1日龄若蚜被刺后死亡率最高,为45%;被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