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移动靶射击的基本功及训练方法

来源 :少年体育训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anjie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移动靶射击的基本功
  移动靶射击的基本功,既具有射击运动共同的几项基本功,也有移动靶射击特有的基本功。要对移动靶射击进行基本功的分析。一定要根据它的客观规律的特点来分析。移动靶射击的客观规律有二个特点。第一、移动靶射击是一项特定的速射射击项目,不同于飞碟的快速射击。也不同于手枪的速射。与慢射项目更不相同。第二、移动靶射击的靶是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目标。只有把握好移动靶射击这二个特点,才能掌握要领。
  另外,分析移动靶射击的基本功。必须清楚地认识移动靶射击的难点何在。我认为移动靶射击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五个“跟不上”:(1)思想境界跟不上技术水平的发展;(2)精力的转移跟不上射击过程的变化;(3)转体动作跟不上靶的移动;(4)击发动作跟不上瞄准的需要;(5)予压力量跟不上击发的需要。
  要解决五个“跟不上”的问题,必须提倡三个“狠抓”和二个“解决”。三个狠抓就是:(1)狠抓思想境界的突破。为创造新成绩提供条件;(2)狠抓身体转动的平稳自如,为跟靶瞄准创造条件;(3)狠抓予压板机的力量和规律,给正确击发创造条件。二个“解决”:就是人枪结合和瞄扣配合的问题。人与枪结合成一个整体。才能有转动的平稳自如。瞄与扣有机的合并有一个规律,才是正确的击发。
  我对基本功的分析是建立于以上几种情况。因此,我归纳出移动靶射击的五项主要基本功,它贯穿于射击的准备、举枪、瞄准和击发的四个阶段之中。五项基本功如下:(1)专项力量的持久力;(2)举枪的到位率;(3)指向的准确率;(4)运枪的稳定性:(5)击发规律的成功率。以上五条基本功。没有提及到瞄准,不是移动靶射击不要瞄准或瞄准不重要。这是因为移动靶射击的瞄准是融化在贴腮、指向以及与击发的配合之中,单独来讲瞄准的基本功。意义不大。
  二、移动靶射击的基本功训练方法
  1、专项力量的持久力:要自由操持5.5公斤的枪支,在无依无支撑的情况下,达到稳定和精确的要求,专项力量是必不可少的。但仅有专项力量仍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反应、灵活等能力,只是有了足够的持久能力,才具备打好每一发的可能性。
  在冬训中,用一个时期进行举枪40秒,放松20秒的连续20次为一组的训练方法可以提高该项基本功的能力。
  2、举枪的到位率:移动靶射击的举枪动作要求既迅速又正确。正确就是强调到位率。这个到位率是指的抵肩和贴腮二个方面的到位率。抵肩和贴腮每个运动员均会有一个理想的位置,这个位置不能随便变换,这就是到位率的问题。要提高到位率,必须对站立的角度和开度、持枪的方法、举枪的路线和贴腮的方法等问题有一个固定的概念。
  举枪到位的训练方法。可以采用分解动作的训练方法,只练习举枪动作。反复练,加强运动员对举枪到位的内在感觉,如果采用盲目射训练方法,对提高举枪的到位率的效果会更好,因为盲射训练,运动员感知举枪动作的内在力量和各个力量之间的关系会更清晰。
  3、指向的准确率:指向是举枪和运枪的交接阶段。指向的准确率是每次举枪能准确地指向移动靶的某一位置。这是一项很高的运动技能。参与指向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很复杂。也就是因为这一点,指向的准确往往会被人们忽视,依靠调整来解决。概略瞄准是精确瞄准的基础,这个问题与找靶的方法有关。找靶有二种方法:(1)是迅速举枪,在瞄准镜内找靶。(2)是在贴腮的同时,在镜外概略瞄准,在镜中指向靶的某一部位找靶。现在我国运动员采用前一种找靶方法多于后一种找靶的方法。我提倡后一种找靶的方法,因为后一种找靶方法可以提高指向的准确率。
  4、运枪的稳定性:移动靶的运枪是指在接靶以后,追随目标转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枪支的“拉平”和“走稳”是移动靶射击的运枪稳定性所在。运枪稳定性的训练方法较多,可以采用打固定目标和跟无瞄准点的白靶训练的方法,以及运用盲射训练方法。教练员的观察仍然是十分重要的,运枪中枪口走的路线和速度可以判定运动员该项基本功的好坏。
  5、击发规律的成功率:击发要讲究规律,不能光理解为扣扳2机,击发必须与瞄准、枪的稳定性等情况相配合,瞄、稳、扣三者的配合过程就构成击发规律的问题,如果击发不与有关情况配合,击发就失去意义。我把我主张的击发规律编成一个“三部曲”,这个“三部曲”可以用六个字来表示:加压一稳人一即响。如果把这六个字说完整一点,也可以用三句话来表示:在瞄区外开始加压;预感稳入瞄区进一步加压;稳入瞄区后必须很快地扣响。我认为这套击发规律充分体现了瞄、稳、扣三者的有机配合。
  击发规律成功率的训练方法,可以采用密度训练和打乱靶的方法,当然也可以采用打体会练习的方法,但要注意不能把打10环就算成击发规律的成功,只有打出正确的击发规律来,才能算其成功,这就是高标准严要求的训练要求,也是基本功的训练要求,采用念动训练方法也可以加强正确击发规律概念的印象,采用盲射训练方法,可以清楚地感知正确击发规律的各种力量的内在配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作为经济体量全球居首的发展中国家,近十多年来中国也成为了全球碳排放总量的大户。一方面,在国际社会普遍提倡碳减排,追求绿色低碳发展的情形下,中国因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屡遭国际社会的非议。另一方面,中国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国内人民对生态环境问题也愈发关注。面临国际与国内社会的双重压力,中国的碳减排任务艰巨性不言而喻。现阶段,中国不可能以牺牲经济增长来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产业结构调整成了解决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矛盾的重要切入点。考虑中国各省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可能存在空间相关性,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等多
改革开放四十年是我国经济快速扩张的重要阶段,但期间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也导致一系列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自《巴黎协定》签订五年,中国在逐步实现低碳经济增长模式。在考虑控制碳排放问题时,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的因素不可忽视,由于现有大多数文献对我国碳排放的研究,未有对科技金融发展因素对区域碳排放影响的研究,所以本文从2010-2017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出发检验科技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进而对我国碳排放的地区差异性的原因进行剖析;通过探究科技金融发展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进而为创建绿色金融、协调减排任务给予政策支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国际贸易形势越来越复杂,我国未来的出口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2020年新型冠状肺炎爆发,给我国出口带来巨大冲击。为了保障国家出口,政府需要充分用好一系列调控出口的外贸政策工具,其中,汇率、出口退税及出口信用保险一直受到政府和诸多学者的关注。因此,基于已有文献,本文将出口活动考虑进去,研究不同出口状态下,汇率、出口退税及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的影响,以更精确地研究外贸政策工具在调控出口贸易中发挥的作用,有利于政府更好地
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伴随机能老化、慢性病而来的失能老人数量增长和失能时间不断延长等现象获得人们的持续关注,与失能人口密切相关的长期护理问题也日益严峻。尽管早在2005年就有保险公司推出商业型长期护理保险,但由于投保年龄受限且费用过于昂贵,10余年来商业型长期护理保险并未很好地为广大民众提供足够的长期护理保障。为了应对失能老人对个人和家庭的财务冲击,2016年6月,国内15个地区率先进行社会型长期护理保险的试点工作,从而开启了国家层面推行社会型长期护理保险的先河。但是由于各个试点地区之间尚未形成统一的缴费水
随着国内外射击运动成绩提高,比赛日趋紧张激烈。对运动员技术水平及自我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在技术水平接近的情况下,胜负往往决定于射手对外界干扰的自我调节能力与注意力集中动作过程的能力,射击运动对注意力集中能力的需求很高。  一、造成注意力分散的各种因素  1、注意内容的偏离。运动员没有从根本上搞清楚动作与成绩的关系,动作是成绩的基础,成绩靠好的动作实现。只有把注意力集中到动作上去,才能创造优异
期刊
2013年,IAIS发布了第一版G-SIIs评估指标体系,用以指导各成员国开展本国D-SIIs评估指标体系的建设工作。该方案虽然易于操作且灵活性高,但各国在推行时发现其存在指标指向不明确、指标间存在相关性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IAIS在2016年发布了优化后的G-SIIs评估指标体系以供各成员国参考。该变化对评估方案的优化效果尚不确定,且新一版方案对中国的适用性也尚不确定。IAIS的评估方案是指导性文件,各成员国在方案落地过程中应当开展适用性论证与可行性分析。因此在构建中国D-SIIs评估指标体系时,应
随着现代运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田径水平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训练负荷量强度的增加,训练的恢复问题已经受到了重视。因此,在田径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应从理论上了解疲劳的产生。在实践中掌握疲劳的表现及有效的恢复手段。这对有效地保证训练的科学性,从而提高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田径运动训练中的疲劳  1.1 疲劳的定义。学术界对疲劳的定义是:指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是不能维持预定的
期刊
垒球运动的进攻战术有很多,有长打、有小打小敲、还有重要的一种就是触击球,在这里主要论述的是触击球里的一种战术——牺牲触击球。  在垒球比赛中。牺牲触击球的重要作用是,一垒有人或一二垒有人的情况下,由击球员击打出触击球。用自己吸引防守队员的注意,使在垒位上的跑垒员成功的跑到下一个垒位。这种牺牲自己使得同伴安全上垒的打法叫做牺牲触击战术。  牺牲触击球是进攻手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往往这种战术是最
期刊
竞技跆拳道在比赛中的防守显得生硬呆板。特别是上肢的防守,站在技术的高端应推陈出新,用得分形式鼓励运动员。站在观众角度上应争取观赏性。站在运动员角度上,应以保护他们避免受伤或减少受伤。当然,作为教练没有创造性的训练项目的最终结局是淘汰,下面就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以下几点技巧化的防守特点。希望同仁用批判的眼光来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一、更名格挡  常规的格挡来自韩国,用语本身在对抗中没有技术含量
期刊
1、传接球训练  传接球不仅仅是整个棒球运动的基础,也是棒球技术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统一体。  在传接球练习中,应该先教会青少年运动员如何使用手套,然后再锻炼他们面对高空,地滚,反弹等各种来球的接球方法。此阶段切勿让队员只注重手上动作而忽略脚上的移动。青少年的模仿能力强,他们在看到那些职业选手的潇洒动作时往往急于模仿,但是他们的基本功和身体素质完全没有达到那种要求,所以往往养成了许多坏的习惯,例如接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