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乐姐姐:小cool龙,别忘了下个星期我们去扫墓哦!
小cool龙:扫墓?
精灵豆:笨龙,瞧你那记性!4月4日清明节,我们不是说好了去烈士陵园扫墓的吗?
小Cool龙:对对,想起来了,那一天还放假呢!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最早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节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节与清明节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节既成为清明节的别称,也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冷食。
后来,清明节便成为我国的传统节日,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习俗
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烧,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特殊气氛。
小cool龙: 乐乐姐姐,你说我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他们真能收到吗?
乐乐姐姐:呵呵,没想到你这脑瓜子还真有些迷信呀!烧纸钱那是旧的习俗,现在,为了环保。也为了破除迷信,人们都利用鲜花,或是栽种树木等新方式来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
踏青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植树
清明前后很适合树苗生长,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的习俗流传已久。人们在放风筝时,牵线奔跑,仰首远望,不但有春天的喜悦和情趣,还能强身健体呢。
乐乐姐姐:除此之外,清明还有蹴鞠(cuju旧指踢球)、打马球、插柳、斗鸡、荡秋千、拔河等传统活动。
小cool龙:哇噻,这么丰富的活动內容,清明节,你快些到来吧!
小链接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在即将登位为国君时,因为国内王位纷争,被迫长期逃亡。在重耳饥饿难耐之时,家臣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成汤,以解重耳之饥,令他十分感动。
19年后,重耳归国即位,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做了国君以后,晋文公对跟随自己在外流亡的人进行赏赐提拔,唯独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乃品格高尚之人,并不去邀功请赏,而是悄悄回到家乡,带着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懊悔之下,派人请介子推出山。介子推执意不肯。后来,晋文公欲烧山逼介子推出来受赏,却意外烧死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晋文公十分悲痛,为表悼念之情,晋文公封绵山为介山,让人民和他一起忏悔,并从介子推被烧死的那天开始,禁止用火三天,人们只好吃冷食喝冷水,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第二年的寒食节,晋文公到绵山介子推殉(xun)难的大柳树下吊祭,发现被烧死的大柳树已长出了新的柳枝。他回想起介子推生前希望他复国之后施行清明政治的主张,下令封这棵柳树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当时,人们纷纷携带食品前往介子推坟墓上扫墓祭祀,于是就形成了清明节扫墓的习俗。
小cool龙:扫墓?
精灵豆:笨龙,瞧你那记性!4月4日清明节,我们不是说好了去烈士陵园扫墓的吗?
小Cool龙:对对,想起来了,那一天还放假呢!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最早是我国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日子接近。而寒食节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寒食节与清明节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节既成为清明节的别称,也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冷食。
后来,清明节便成为我国的传统节日,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习俗
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烧,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特殊气氛。
小cool龙: 乐乐姐姐,你说我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他们真能收到吗?
乐乐姐姐:呵呵,没想到你这脑瓜子还真有些迷信呀!烧纸钱那是旧的习俗,现在,为了环保。也为了破除迷信,人们都利用鲜花,或是栽种树木等新方式来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
踏青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植树
清明前后很适合树苗生长,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的习俗流传已久。人们在放风筝时,牵线奔跑,仰首远望,不但有春天的喜悦和情趣,还能强身健体呢。
乐乐姐姐:除此之外,清明还有蹴鞠(cuju旧指踢球)、打马球、插柳、斗鸡、荡秋千、拔河等传统活动。
小cool龙:哇噻,这么丰富的活动內容,清明节,你快些到来吧!
小链接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在即将登位为国君时,因为国内王位纷争,被迫长期逃亡。在重耳饥饿难耐之时,家臣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成汤,以解重耳之饥,令他十分感动。
19年后,重耳归国即位,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做了国君以后,晋文公对跟随自己在外流亡的人进行赏赐提拔,唯独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乃品格高尚之人,并不去邀功请赏,而是悄悄回到家乡,带着母亲。隐居绵山。晋文公懊悔之下,派人请介子推出山。介子推执意不肯。后来,晋文公欲烧山逼介子推出来受赏,却意外烧死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晋文公十分悲痛,为表悼念之情,晋文公封绵山为介山,让人民和他一起忏悔,并从介子推被烧死的那天开始,禁止用火三天,人们只好吃冷食喝冷水,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第二年的寒食节,晋文公到绵山介子推殉(xun)难的大柳树下吊祭,发现被烧死的大柳树已长出了新的柳枝。他回想起介子推生前希望他复国之后施行清明政治的主张,下令封这棵柳树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当时,人们纷纷携带食品前往介子推坟墓上扫墓祭祀,于是就形成了清明节扫墓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