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营养成分
马铃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新鲜薯块中含有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钙11~60mg/100g,磷15~68mg/100g,铁0.4~4.8mg/100g,硫胺素0.03~0.07mg/100g,核黄素 0.03~0.11mg/100g,尼克酸 0.4~1.1mg/100g。除此以外,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同时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
2.栽培技术
2.1播前准备 土地深翻24~25 cm,耙碎、起垄。若播前墒情不足,应在播种前10天灌水补墒。
2.2施肥肥料以农家肥为主,进行配方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5~45m3/ha,结合深翻施入土壤。配施化肥,一般每ha施尿素100kg、磷酸二铵200kg、硫酸钾100kg。不能施用氯化钾,因为马铃薯是忌氯作物。
2.3种薯处理 选择薯形规整,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为50~100g大小适中的健康薯块作种薯。种薯切块种植,能促进块茎内外氧气交换,打破休眠,提早发芽和出苗;小整薯作种,可避免切刀传病,而且小整薯的生活力和抗旱力强,播后出苗早而整齐,能使每穴芽数、主茎数及块茎数增多,因而采用25g左右健壮小薯作种薯,有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将种薯与沙分层相间放置,厚度约3~4层,并保持在20℃的最适温度和湿润的状态下,种薯经10天左右即可萌芽。催芽时用0.5~1ppm赤霉素液或0.1%~0.2%高锰酸钾液浸种10~15分钟或用2%硫脲浸种20分钟,可提高催芽效果。
2.4播种要求 按行距65cm、 株距20cm开沟向一边翻土,沟深6~8cm, 放种薯时使薯芽向上,然后覆土起垄高10~15cm。
2.5田间管理 当小苗长到3~5片叶时注意防治蚜虫。初期和盛花期一般施瑞毒霉500倍液+尿素或磷酸二氢钾1%+膨大素。薯块膨大期注意加强田间灌水,以提高产量。
2.6及时收获9月中旬马铃薯品质最佳,应及时收获。
马铃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新鲜薯块中含有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钙11~60mg/100g,磷15~68mg/100g,铁0.4~4.8mg/100g,硫胺素0.03~0.07mg/100g,核黄素 0.03~0.11mg/100g,尼克酸 0.4~1.1mg/100g。除此以外,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同时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
2.栽培技术
2.1播前准备 土地深翻24~25 cm,耙碎、起垄。若播前墒情不足,应在播种前10天灌水补墒。
2.2施肥肥料以农家肥为主,进行配方施肥,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35~45m3/ha,结合深翻施入土壤。配施化肥,一般每ha施尿素100kg、磷酸二铵200kg、硫酸钾100kg。不能施用氯化钾,因为马铃薯是忌氯作物。
2.3种薯处理 选择薯形规整,薯皮光滑、色泽鲜明,重量为50~100g大小适中的健康薯块作种薯。种薯切块种植,能促进块茎内外氧气交换,打破休眠,提早发芽和出苗;小整薯作种,可避免切刀传病,而且小整薯的生活力和抗旱力强,播后出苗早而整齐,能使每穴芽数、主茎数及块茎数增多,因而采用25g左右健壮小薯作种薯,有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将种薯与沙分层相间放置,厚度约3~4层,并保持在20℃的最适温度和湿润的状态下,种薯经10天左右即可萌芽。催芽时用0.5~1ppm赤霉素液或0.1%~0.2%高锰酸钾液浸种10~15分钟或用2%硫脲浸种20分钟,可提高催芽效果。
2.4播种要求 按行距65cm、 株距20cm开沟向一边翻土,沟深6~8cm, 放种薯时使薯芽向上,然后覆土起垄高10~15cm。
2.5田间管理 当小苗长到3~5片叶时注意防治蚜虫。初期和盛花期一般施瑞毒霉500倍液+尿素或磷酸二氢钾1%+膨大素。薯块膨大期注意加强田间灌水,以提高产量。
2.6及时收获9月中旬马铃薯品质最佳,应及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