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H2株)一针接种后免疫保护效果的15年观察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key887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甲型肝炎(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一针接种后的15年血清学和流行病学保护效果.方法 在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选择220名免前抗甲肝抗体阴性儿童(年龄1~3岁)作为血清免疫学追踪观察对象,分别于接种H2株疫苗后的2个月、12个月、6年、10年和15年观察抗甲肝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分析该观察区1~15岁儿童组疫苗接种率和甲肝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及整个人群15年流行病学效果观察.血清学检测方法采用ELISA法(用WHO标准品校正)和ABBOTT(美国)AxSYM mEIA法.结果 在血清学追踪观察人群中疫苗接种后2个月和接种后15年,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8.6%和81.3%,抗体阳转率下降缓慢;15年后抗-HAV-IgG的GMT为128 mIU/ml,显著高于WHO专家建议的20 mIU/ml保护水平.随着疫苗接种率的逐年提高,1~15岁年龄组儿童的甲肝发病率明显下降,二者之间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Kendall-Rank 相关性检验,τ=-0.931,P<0.01).疫苗接种者连续15年累计观察236 413人年,未发生一例甲肝;而未接种者累计观察27 206人年,发生甲肝4例,疫苗保护率为100%;儿童大规模免疫接种为整个人群建立了良好免疫屏障,甲肝发病率下降幅度达96.7%.结论 甲肝减毒活疫苗(H2株)一针接种后的血清学和流行病学保护效果持久,可达15年.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左乙拉西坦(LEV)对促皮质素(ACTH)治疗失败婴儿痉挛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2007年9月-2008年10月接受ACTH治疗的21例婴儿症挛症患儿,对其中
外源性抗原进入免疫系统后,抗原特异性T细胞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并将外源性抗原清除.随着免疫应答的发展,绝大多数效应T细胞发生凋亡,只有少部分保留下来,转变成长寿的记
综述了2006年7月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通报的国际动物疫情.
应用电子探针(EPMA)和偏光显微观察等技术,研究了我国亚热带黄褐土、黄棕壤和红壤铁锰胶膜的微形貌特征和胶膜线剖面(从胶膜到基质的垂直断面)的元素分布特点.结果表明:铁锰
目的探讨sPD-1和4-1BBL联合治疗肿瘤的效应和相关的免疫学机制。方法以H22肝癌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右后腿肌肉内,建立小鼠肿瘤模型;采用4-1BBL和可溶性PD-1(sPD- 1)真核表达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纯化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无毒突变体mLT63融合蛋白,并探索其免疫反应性.方法 采用不同的诱导温度,IPTG浓度,葡萄糖含量,pH值以及不同的培养基优化重
目的 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 NAC)复合去铁胺(Deferoxamine,DFX)对脓毒症大鼠肾脏的保护效果以及抗氧化酶失衡、中性粒细胞(PMN)浸润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
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我们尝试应用新型胆肠内引流术,治疗晚期无法切除的恶性肿瘤引起的阻塞性黄疸,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我们选择9例因恶性肿瘤造
目的 总结头颈肿瘤治疗中发生颈动脉破裂大出血的原因、抢救方法 及抢救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0-2008年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治疗的30例发生颈动脉破裂大出血
目的:探讨经口径路手术切除咽旁间隙巨大良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经口径路切除6例患者咽旁间隙巨大良性肿瘤,其中气管切开3例。结果:6例肿瘤均顺利完整摘除,术后恢复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