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小说教学谈想象阅读教学法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06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指导学生用恰当的方法去深度解读小说?在近几年的小说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想象阅读教学法进行教学。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想象阅读教学法对学生深度解读小说,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阅读鉴赏水平有着良好的效果。想象阅读教学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小说中一些关键的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发挥他们自主研讨学习的能动性。
  一、人物语言想象解读法
  人物语言是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方法之一,抓住人物的关键语言对准确解读人物形象甚至是小说的主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时应该指导学生找出或抓住人物的代表性语言进行想象解读,这样学生就会对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与形象有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学习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在指导学生通读全文了解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后,让学生抓住别里科夫的经典语言“千万不要出什么乱子”进行小组研讨,进行想象性解读,这样,别里科夫的套中人形象就会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学习《祝福》时,指导学生抓住祥林嫂的“我真傻,真的”这句话进行深度解读,学生得出了三个结论:一是这句话含有对自己的自责和埋怨。二是骂自己的原因是认为自己害死了阿毛,把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三是从阿毛的惨死可以看出祥林嫂所受到的巨大精神打击。
  二、细节描写想象解读法
  细节描写也是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的一个主要方法,研读小说,指导学生抓住细节,展开想象,对学生了解人物,准确解读小说都有很大的帮助。人物是通过具体的细节来塑造的,没有细节,也就没有活生生的人物。有关眼神变化的细节描写在《祝福》中有十几次,通过祥林嫂眼神的变化这个细节来揭示祥林嫂的内心世界。鲁迅说过:“要极俭省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祝福》时,让学生找到有关祥林嫂眼睛细节描写变化的文字,对比研讨祥林嫂的心理变化和她的人生遭遇。尤其是学生对“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这一句的想象解读,更进一步了解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间或一轮”是很典型的细节描写,有几个学生主动去演示眼睛的“间或一轮”,尽管展示的效果不太相同,但是,抓住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形象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而且学生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三、标点符号想象解读法
  学习小说,标点符号的作用不可忽视,它有时也包含着丰富的潜台词。抓住一些关键的富有内涵的标点符号让学生发挥想象去解读,同样能够对人物形象及作品的主旨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祝福》中有省略号的人物语言很多,这些省略号都有着丰富的内涵。比如,鲁四老爷虽然着墨不多,话语也很少,但他却是把祥林嫂逼向死亡的一个主要推手。他的“可恶,然而……”“然而……”这两句简洁的语言后面的省略号就蕴含着丰富的潜台词。第一次说“可恶,然而……”是在知道卫老婆子带人来抢走祥林嫂时说的。其中的“可恶”是骂卫老婆子的,意思是你竟敢到他这里来抢人!这是有辱他的尊严的,所以说她可恶,但他马上话语一转:“然而……”,这个省略号蕴含的意思是说:“你祥林嫂不该逃出来,既然婆婆来了,你是应该回去的。”第二个“然而”是在鲁四老爷听到卫老婆子道了歉,陪了罪,作出了解释后说的话,其意思是“不知者不为罪,你既然不知道她是瞒着婆婆,那就算了。问题严重的是祥林嫂怎么能瞒着婆婆擅作主张跑出来呢?”让学生对“然而”及后面的省略号进行想象阅读,学生就可以进一步认识到鲁四老爷是一个十足的封建卫道者。
  四、人物形象绘画法
  现在,有很多学生都是多才多艺的,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因此,在研读小说时,不妨采用人物形象绘画法。让学生认真阅读文本,抓住小说中的关键情节,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在课上或者课后简单勾画出人物的肖像,这种做法对学生深入理解人物也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笔者在讲授《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就要求学生课后结合作品中有关别里科夫的文字描写,画出他们心中的别里科夫肖像,两个班100多名学生,有60多名学生画出了他们心中的别里科夫肖像,尽管学生绘画的水平不一,但是,学生比老师心中的别里科夫形象丰富多了。
  五、情节留白想象解读法
  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它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这种写法在小说中很常见,主要作用是能留给读者广阔的思考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莫泊桑的著名小说《项链》的结尾就是典型的情节留白,当路瓦栽夫人知道丢失的那挂项链是假的,最多只值五百法郎后,小说就结束了。路瓦栽夫人知道真相后到底有什么样的反应?读者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针对有情节留白的小说教学,采用情节留白想象阅读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德国作家布鲁德·克里斯蒂安森的《差别》(粤教版必修三第11课)是一篇有情节留白的微型小说。小说的结尾没有明确交代布鲁诺知道自己与阿诺德的差距后怎么做,而是以老板的一句“现在您肯定知道为什么阿诺德的薪水比您高了吧?”结束了故事情节。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这篇小说时,让学生通过想象阅读法补写一个结局。
  总之,想象阅读教学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对小说的深度解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鉴赏水平,也有利于提高小说教学的课堂效果。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华侨中学。
其他文献
比较教育历来重视对影响教育的文化背景的研究。早在一百多年以前,著名比较教育学家萨德勒就指出:“在研究外国教育制度时,我们不应忘记校外的事情比校内的事情更重要,并且制约和说明校内的事情。”他告诫比较教育学者,注意的焦点不应集中在建筑物上或教师与学生身上,而是要努力去发现教育制度背后“无形的、难以理解的精神力量。”精神力量是文化的核心。也就是说,要理解一国的教育制度,必须了解该国的文化传统。要做到这一
【摘 要】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倡探究性学习,该学习方式的运用是以问题作为载体的,本文以《秋声赋》一文的教学为例,论述了如何利用有效的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深度探究的方法措施,从而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问题 深度探究 《秋声赋》    探究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语文学科中运用的目标是以问题为载体,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
据澳大利亚《教育观点与研究——对话》(Education Views
【摘 要】阿来的《尘埃落定》不仅刻画了藏民族的文化人格,并且以文化比较的视角展示了两种文化碰撞以及土司文化的嬗变史。本文着重从汉文化的进入、汉藏文化的碰撞给土司制度的影响这一角度出发,以期对小说有个较为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尘埃落定》 傻子 文化碰撞 土司制度    一、傻子——两种文化碰撞的产物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土司家族的衰落史”,也即是一种区域文化,特定藏文化在外来汉文化的漫性冲击下
一、立足大学职能,谈国际处在国际交流合作中的作用  西方的高等学校一般只承认大学具有三大职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这三大职能分别于中世纪、19世纪初、20世纪中期被提出,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需求。  1088年,博洛尼亚大学在建立之初开设了法学、医学、神学等专业,以知识传授为主,旨在培养各行各业的专门人才。19世纪初,知识的综合教学与科学研究同时在大学中盛行,且提倡学术自由,大学
词汇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没有词汇也就无所谓语言,外语教学自然离不开词汇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语言知识部分也对词汇教学提出了具体目标并进行了详细描述。学生不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就无法顺利进行听、说、读、寫、译,就无法进行英语交流。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越大,学习英语的效果就会越好。但很多学生因为记不住单词而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
早在北宋年间苏轼就将“诗中画”作为论诗的一种标准。而时至今日,我们在日常的古诗文教学过程中,通常只重视诗歌内容的本位教学而对“诗中画”却常常忽略。那么,“诗中画”到底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诗中的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在诗歌中举足轻重,往往能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性格。以下,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谈环境描写对诗歌的重要作用及赏析的方法。  一、主体作用  诗歌中的“诗中画”往往能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性
醫护人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名副其实的“白衣战士”。小朋友们注意到了吗,医护人员都穿着白大褂。你知道白大褂是谁发明的,又有哪些作用呢?
教师鲜明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氛围。教师的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明显,愈能有效地开拓语文教学的视野,提高语文教学的感染力,使学生从中产生艺术享受,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同样,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性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  一、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  思路要新颖,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教师首先要有超前
天空中有很多小伙伴,如会变成各种形状的云、总喜欢弯着腰的彩虹、到傍晚会脸红的太阳、眼睛眨上万次的星星……大家相处友好,时常在一起玩耍。  可是,唯独有一缕风很寂寞。它只要嘴里一哈气,就吹走了天空中的云;它只要鼻子哼一哼,夜空里的星星就四散开了;它要是生了气更不得了,不僅会电闪雷鸣,还会带来狂风骤雨……  渐渐地,大家都离风远远的。一天天过去了,风变得很孤单。  可是,这并不是风所期望的,风很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