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货”心脏支架非法使用!这条令人触目惊心的消息近日被大量媒体转载报道。据披露,某些医院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在患者身上使用没有经过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心脏支架,业内称之为“水货”。这些支架以低价从国外购进,经销商使用假的注册证号,冒充合格产品卖给医院,继而用在病人身上。
心脏支架手术到底是种怎样的手术?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徐浩给《北京科技报》介绍,心脏支架手术治疗就是通过穿刺血管,将一根导管刺入血管中,把一截圆柱形的中空金属网管放到需要安放的部位,撑开被阻塞的血管,使血液重新流通。手术过程其实并不复杂,病人在局部麻醉下接受手术,一般几天后就能出院。
我国针对医疗器械实行的是注册管理制度,任何医院器械,须在各级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获得注册证后,方允许上市。由于心脏支架属于植入性医疗器械,更是严格规定必须由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获得唯一的“条形码”后,才能进入临床使用,否则视为“非法”产品。
那么,“水货”心脏支架是如何走进医院的呢?记者以一个患者家属的名义咨询北京某区一家二甲医院,医院心内科门诊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医院虽然离市区远,但是住院费用低,手术医生是从市内三甲医院请来的,完全有能力做心脏支架手术,患者可以放心。
可就是这家医院和一位患者段先生就使用“非法”心脏支架一事对簿公堂,至今官司还未完全了结。段先生在该医院做心脏支架手术,植入的3个支架中,有两个发生断裂。庭审中,段先生又意外地发现,心脏支架的经销商提供的支架条形码竟与生产厂家的不符,而就在他准备将经销商追加为被告时,经销商却突然注销,不知去向。由于医院未能提供这3个支架来源的合法证明,2009年年底,法院认定该医院未尽到医疗器械使用的审查义务,判决赔偿段先生13万余元。这是全国首例因植入的心脏支架存在质量问题,医院被判赔偿的案件。今年1月8日,段先生怀疑支架假冒,已经向公安机关报警追查来源。
对此,北京301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北京科技报》,在业内使用“无证”支架的现象不是什么秘密,一方面和医院的经济利益相关,一些医生只顾回扣,盲目使用支架。另一方面,有的患者医学知识缺乏,对支架过于信赖,认为既然是血管堵塞,多放几个支架疏通效果肯定更好,因此宁愿多花钱要求医生照办。在这种庞大的市场需求下,就出现了一些小医院,甚至正规医院违反规定,使用来路不明的心脏支架。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胡大一教授告诉《北京科技报》,“实际上,支架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血管内壁,而且现在大多是药物涂层支架,这种支架在降低狭窄复发率的同时,也会延迟破损血管内壁的自我修复过程,因此也可能导致血栓的形成,反过来引发急性心梗。”
专家透露,“无证”支架就好像一枚植入人体心脏里的“定时炸弹”,随时有爆炸的危险,致使血管发生梗塞,造成患者死亡。
其实,心脏支架滥用目前已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该国现在近半数不该放支架的人被放了支架。在新加坡,医保部门已出台规定,如果病人安放的心脏支架数目超过3个,就需要几科医生会诊,并向专门委员会陈述理由方可。
“无证”支架就好像一枚植入人体心脏里的“定时炸弹”,随时有爆炸的危险,致使血管发生梗塞,造成患者死亡。
心脏支架手术到底是种怎样的手术?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徐浩给《北京科技报》介绍,心脏支架手术治疗就是通过穿刺血管,将一根导管刺入血管中,把一截圆柱形的中空金属网管放到需要安放的部位,撑开被阻塞的血管,使血液重新流通。手术过程其实并不复杂,病人在局部麻醉下接受手术,一般几天后就能出院。
我国针对医疗器械实行的是注册管理制度,任何医院器械,须在各级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获得注册证后,方允许上市。由于心脏支架属于植入性医疗器械,更是严格规定必须由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获得唯一的“条形码”后,才能进入临床使用,否则视为“非法”产品。
那么,“水货”心脏支架是如何走进医院的呢?记者以一个患者家属的名义咨询北京某区一家二甲医院,医院心内科门诊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医院虽然离市区远,但是住院费用低,手术医生是从市内三甲医院请来的,完全有能力做心脏支架手术,患者可以放心。
可就是这家医院和一位患者段先生就使用“非法”心脏支架一事对簿公堂,至今官司还未完全了结。段先生在该医院做心脏支架手术,植入的3个支架中,有两个发生断裂。庭审中,段先生又意外地发现,心脏支架的经销商提供的支架条形码竟与生产厂家的不符,而就在他准备将经销商追加为被告时,经销商却突然注销,不知去向。由于医院未能提供这3个支架来源的合法证明,2009年年底,法院认定该医院未尽到医疗器械使用的审查义务,判决赔偿段先生13万余元。这是全国首例因植入的心脏支架存在质量问题,医院被判赔偿的案件。今年1月8日,段先生怀疑支架假冒,已经向公安机关报警追查来源。
对此,北京301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北京科技报》,在业内使用“无证”支架的现象不是什么秘密,一方面和医院的经济利益相关,一些医生只顾回扣,盲目使用支架。另一方面,有的患者医学知识缺乏,对支架过于信赖,认为既然是血管堵塞,多放几个支架疏通效果肯定更好,因此宁愿多花钱要求医生照办。在这种庞大的市场需求下,就出现了一些小医院,甚至正规医院违反规定,使用来路不明的心脏支架。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胡大一教授告诉《北京科技报》,“实际上,支架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血管内壁,而且现在大多是药物涂层支架,这种支架在降低狭窄复发率的同时,也会延迟破损血管内壁的自我修复过程,因此也可能导致血栓的形成,反过来引发急性心梗。”
专家透露,“无证”支架就好像一枚植入人体心脏里的“定时炸弹”,随时有爆炸的危险,致使血管发生梗塞,造成患者死亡。
其实,心脏支架滥用目前已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该国现在近半数不该放支架的人被放了支架。在新加坡,医保部门已出台规定,如果病人安放的心脏支架数目超过3个,就需要几科医生会诊,并向专门委员会陈述理由方可。
“无证”支架就好像一枚植入人体心脏里的“定时炸弹”,随时有爆炸的危险,致使血管发生梗塞,造成患者死亡。